近日收购数家资产端机构 有利网志于“信贷工厂”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cc)记者 张夏楠 北京报道
从2012年成立,有利网凭借与小贷公司的合作实现快速扩张,“有利网模式”也因其在行业中的代表性而被称道。2015年,有利网在资产端的布局也不断显现。
1月27日,有利网CEO吴逸然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有利网近日刚刚完成对数家线下资产端机构的收购,这些机构的资产类型包含了消费金融、小额信贷等多种资产类别,均以“小额分散”特性为主。
按照规划,加大对资产端的投入,有利网想打造的是“信贷工厂”。1月8日,有利网交易额破200亿,2月份又将迎来上线3周年,此时的有利网对战略升级是怎样考虑的呢?
资产端整合完毕
“自2015年明确了深挖资产端的战略方向,我们就不断加大在资产端的收购、整合和布局。资产端整合完毕后,有利网将用‘信贷工厂’的模式来打造以小额分散的消费金融和小额信贷业务为核心的互联网金融平台,规模与实力都将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和增强。”吴逸然这样解释新战略。
他透露,目前已经完成收购程序的资产方有两家。其中“深圳利信快捷金融服务有限公司”主打小额贷款业务,另一家“深圳普惠快信金融服务有限公司”则主打消费分期业务,两家公司的业务均具有明显的小额分散特征,借款人单笔借款金额甚至不足2万元。
收购资产端公司,吴逸然将其看作是从轻资产向重资产模式转变迈出的重要一步。他表示,此次收购主要基于两个方面的考虑:一是此次收购的对象与有利网都有过长期的合作,有利网对其业务模式、团队情况、市场地位,特别是在相关贷款市场上的营销获客能力等关键方面有深入了解;二是其业务的小额分散特性,以及海量的服务对象,无论是与有利网自身的一贯定位,还是与监管细则中“小额分散”的要求,都十分契合。
“本次收购线下资产端,有利网最看重的是其在相关贷款市场领域的营销及获客能力,但是风险控制无论是在合作中还是在收购后,一定是牢牢掌控在自己手中。”吴逸然说,“核心就是要打造出我们自己的信贷工厂。”
在他看来,如果与小贷公司合作、资产外包是有利网1.0版本的模式,那么现在2.0版本的有利网已经逐渐清晰,关键词就是“信贷工厂”。
所谓信贷工厂,一般是指金融机构像现代化工厂标准化、流水线制造产品一样,对借款项目进行批量处理,快速筛选出优质的借款项目,再推荐给投资人。这样的模式在银行的信贷业务中已经有较为广泛的应用。
吴逸然表示,有利网的“信贷工厂”模式采用的是矩阵式管理方式,把开发资产和风控管理的职能进行层层分隔,进一步加强资产质量的监管力度。
具体而言,有利网将比照银行信贷工厂的模式,让市场营销和业务团队作为前锋,负责在全国范围内开发资产,快速拓展市场;风险政策制定、贷款审批、贷后管理的团队则集中在总部,担任“守门人”的角色。借款人和借款项目需要在经过分阶段、分层级的严格审批之后上线,到达投资人。
至于今后与其它资产端的合作,吴逸然表示,不管是合资、参股、控股、全资收购,都会是有利网愿意采取的深度合作的模式。
立足“小额分散”
选择“信贷工厂”作为未来的发展方向,吴逸然表示,除了这一模式本身的优越性之外,更重要的是它与有利网的业务模式、商业模式高度契合。
一直坚持“小额分散”、为小微企业和个人提供借贷服务的有利网,从2014年下半年开始切入消费金融市场,主要针对蓝领工人、上班族,提供几千元额度的分期购买手机、电动车等消费品的分期借贷。
有利网金融数据分析部提供的数据显示,有利网2014年8月消费金融相关业务占比已超过40%,此后呈现逐月增长,2015年下半年占比已超过90%。
目前其消费金融业务主要集中在3C(计算机、通讯、消费电子产品)消费、电动车等类型,也正在向旅游、美容等方向拓展。其资产端的借款金额为人均1.3万元,借款人平均年龄仅26岁。
吴逸然认为,有利网面对的客户是小微企业和个人,这些借款人的诉求是短、平、快,希望能尽量简单、快速地借到钱,这与信贷工厂十分契合,“信贷工厂模式,恰恰是最符合有利网的模式”。
他解释,一方面,信贷工厂大大提高了放贷效率,能尽快剔除掉不合格的借款人、识别出平台需要的客户,快速放款;另一方面,又能用标准化、信息化的流程,最大程度地控制住资产质量,将审批权收回总部,防止线下业务员随意放贷、按人情关系放贷。排除了很多人为变量的影响,资产更为安全。
除此之外,他认为,在建立信贷工厂的过程中,积累起来的大数据又能建立成统一的数据库,帮助有利网进一步改善放贷模型,提高用户体验、有效降低成本,提高平台对资本的定价能力,以及找客户、选客户的能力。
截至2015年底,有利网累计为超过90万借款人及借款机构实现借贷,平均借款金额从2013年的5.3万降至1.3万,借款项目分布在31个省的328个城市。而在借款人中,超过98%的借款人只有一笔贷款记录,只有1%左右的借款人可以同时借贷两笔以上。这是吴逸然给出业务“小额分散”的证明。
目前有利网的交易规模累计已突破200亿,而从100亿做到200亿的过程只用了7个月的时间。在吴逸然眼中,这个速度“很正常”,不仅是因为品牌与口碑已经形成规模效应,更在于大半年来在资产端布局的成果显现。
在2016年,消费金融依旧会是有利网的“主攻”方向。在谈到看好哪些业务领域时,吴逸然回应,除消费金融外,农村金融、供应链金融也都是他所看好的方向。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