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首页证券正文

深耕西部大开发 东屹集团向高科技转型

作者:刘思希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6-01-08 23:25:24

摘要:选择从素有‘建筑之乡’的浙江东阳到被称为‘林城’的贵阳创业,传统施工企业东屹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东屹集团)正在积极向智能型施工企业转型。

深耕西部大开发 东屹集团向高科技转型

见习记者 刘思希 北京报道


“选择从素有‘建筑之乡’的浙江东阳到被称为‘林城’的贵阳创业,传统施工企业东屹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东屹集团)正在积极向智能型施工企业转型。”近日,东屹集团董事长厉刚在接受记者专访时如是说。

东屹集团始创于2010年5月,经过快速发展,形成了一家以技术、资本为纽带,以施工总承包、装饰、贸易、投资为主的企业集团。目前,集团总资产2.2亿元,员工1000余人,其中工程、技术、经济和专业管理人员500余人。公司于2013年11月在上海股交所成功挂牌上市。旗下拥有:东屹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贵州东建行建筑装饰有限公司、贵州达三江商贸有限公司、贵州东矗劳务有限公司等数家全资控股公司。

扎根西部创业

    2006年12月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西部大开发“十一五”规划》。目的是“把东部沿海地区的剩余经济发展能力,用以提高西部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等”。

    回望过去,厉刚表示,在认识到浙江当时的市场已经相对饱和、沿海城市建筑成本逐步攀升、企业发展空间有限,而西部很多地方还处于待开发的状态时,公司从2006年就开始组织团队到贵州进行项目考察,并最终于2010年选择了贵阳作为创业的地方。

    从2006年到贵阳开始,厉刚见证了整个西部地区的蓬勃发展。他指出,贵州非常适合成立之初的企业发展。公司成立以来,始终坚持“团结拼搏,开拓创新”的企业精神,秉承“以质量求生存,以管理出效益,以信誉求发展”的经营理念,精心打造“东屹”品牌,获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同。在西部大开发这片热土上深耕细作,创造出了不少精品工程。

    展望未来,厉刚直言,东屹集团将全力打造极具竞争力的企业集团,为中国民营经济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事实上,随着整个互联网经济的发展,传统企业将会受到很大的挑战,二次创业也成为可能,东屹集团未来不排除到北京、上海去发展。

借力资本发展

    我国能够真正称为“企业家”的人数并不多,真正懂得资本运作的人更是少之又少。因此,很多企业根本体会不到资本运作带来的甜头。资本加实业的结合才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直接融资和产业升级都将助推传统建筑业向智能建筑业转变。降低用工能耗,劳动密集型行业向智能化迈进已是传统行业在新经济形态下的必由之路。

    从2013年至今,经过在资本市场2年多的摸索实践,东屹集团对资本市场的理解更为深刻,公司运作更加规范透明。为进一步提升企业融资能力,2014年底,公司产生了从上海股交中心向全国股转系统转板的想法,用传统企业的优势加上产业链的转型互补,产生催化效果,给投资者带来丰厚的回报。

    相关数据显示,东屹集团2014年营业额增长300%,2015年预计比2013年增长5倍。

    厉刚表示,传统的施工企业通常都会面临收款太难、劳动力成本增加、效率不高、产业结构单一和安全隐患突出等诸多难题。无论是哪一条,都可能严重制约企业的发展乃至生存。要想在资本市场得到发展,整个公司的业务和财务体系都必须严格按照资本市场的体系运作,强化资本和实业相结合,实现以实业为基础和资本市场并购并行的方向发展。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乔治·斯蒂格勒曾说过:“纵观著名大企业,几乎没有一家不是以某种方式、在某种程度上进行兼并收购而发展起来的。”

向高科技转型

    东屹集团深刻认识到家族企业发展的弊端,近几年通过吸收国企、央企的管理人才,通过技术人才的示范带动作用,在管理能力和技术储备上得到了很好的加强。厉刚说:“要想在市场上大有作为,公司的管理理念和技术创新就必须时刻走在前列。”

    作为贵州首家在上海股交中心E板挂牌上市的企业,从2013年11月8日挂牌开始,就走上了自我规范之路。而随着资本市场空间的逐步拓展,其产业升级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

    记者了解到,公司把打造成一个智能型的施工企业作为奋斗目标,深度融合智能制造理念,把“机器人”概念融入到传统的施工当中。通过引进先进设备,运用高科技产品,把一些人去不了的地方或者是遗漏的地方交给机器人来处理,提高了工作效率,彻底解决了施工行业里的难题。公司2015年开始试水智能建筑机器人行业,积极开发生产智能粉墙机和视觉导航无人驾驶安全巡检小车等产品。这些产品经过一次次实验日渐成熟,目前已进入生产阶段。据介绍,视觉导航无人驾驶安全巡航小车,可以在施工现场,通过处理传感器信号开展安全警卫以及安全预警,代替工人完成损害性工作,促进整个行业进行变革。

    在采访中厉刚告诉记者,未来工业4.0是一个发展趋势,整个行业都需要提升和变革,在供给侧改革上做文章,真正实现高科技的突破性革新,实现降低人耗的目的。

    作为集团的带头人,厉刚立志把集团发展成为高端的智能型服务企业。他表示,公司成立到现在,始终坚持自我革新,杜绝业务挂靠行为;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即使是在当下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公司也没有裁员。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