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查违规减持与信息披露违法案件 证监会“亮剑”执法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王兆寰 北京报道
在严查恶意做空和程序化操作后,7月31日下午,证监会再亮剑,严查上市公司违规减持与信息披露违法案件。
证监会新闻发言人张晓军表示,为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近期集中处理了一批今年上半年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和持股5%以上股东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违反规定和承诺减持本公司股份的行为。
目前,证监会已对涉嫌超比例减持未披露、短线交易以及窗口期减持、违反承诺减持等违法违规行为立案52起、采取行政监管措施77项;证券交易所对上述行为采取自律监管措施91项,采取限制交易措施34项。
同时,今年证监会对信息披露违法案件继续保持高压态势,坚持从严打击,依法快速对上海超日、皖江物流、青鸟华光、大元股份、承德大路等26件信息披露违法案件作出行政处罚,对18家上市公司进行处罚,罚没款共计2259.23万元,并依法对上海超日、青鸟华光的7名相关责任人员采取市场禁入措施,其中2人被采取终身市场禁入措施。
博元投资由于涉嫌违规披露、不披露重要信息等重大违法行为已被移送公安机关,并被暂停上市。除此之外,还有15件案件正在履行事先告知程序。
严查违规
7月末,A股市场暴跌的一周,作为监管层的证监会又是忙碌的一周,严查各类违规操作,为市场正本清源,进一步维护市场的秩序,维护市场的平稳。
7月31日,早盘开盘前,证监会第一时间披露了沪深证券交易所近日对疑似程序化交易的账户进行了监管问询,并对其中具有异常交易行为特征的账户采取了限制交易措施。
张晓军指出,程序化交易具有频繁申报等特征,产生助涨助跌作用,特别是在近期股市大幅波动期间对市场的影响更为明显。为此,证监会相关派出机构、沪深交易所正在对部分具有程序化交易特征的机构和个人进行核查,了解其账户实名制情况、资金来源和交易策略,分析其对市场波动的影响,并将根据核查情况有针对性地完善规则,加强监管。
同时,沪深交易所根据《交易规则》,对频繁申报或频繁撤销申报,涉嫌影响证券交易价格或其他投资者的投资决定的24个账户采取了限制交易措施。
然而,市场并未有所好转,7月31日的尾盘又一次跳水,市场的恐慌性加重,成交量持续萎缩,前期担当救市主力的中国石油、中国平安等大盘股价持续走低。
张晓军表示,维护资本市场稳定是中国证监会履行监管职能的应有之义,在出现市场大幅波动和异常情况时,为维护市场稳定而采取减少或暂缓新股发行的措施是必要的。应急管理中采取的一些措施具有短期性质,但市场化改革的发展方向没有变,也不会变。推进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是资本市场改革的重大举措,有利于进一步夯实市场基础,健全市场机制,稳定市场预期。注册制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循序渐进,稳步实施。
国都证券研究员肖世俊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证监会进行了一些查处,特别是违规的查处,旨在加强监管,维护市场的秩序与公平,但是对于直接提振市场作用并不明显。目前而言,决定市场的根本因素是市场的基本面。宏观经济并未好转,市场在前期快速下跌后,投资者信心已经大幅缺失和极度脆弱,观望情绪加重,在违规配资与持续降低杠杆的背景下,增量资金有限,市场短期仍是股指修复的行情。
持续筑底
市场的二次探底成功了么?在严查恶意做空及违规减持后,市场会不会再现反弹?
肖世俊表示,市场目前仍需要震荡筑底,等投资者的心理真正平复后,观望的资金才会真正入场,而且市场仍需找到新一轮的增长动力,诸如前期的互联网等。
西南证券分析师朱斌发布报告则认为,短期内市场可能继续反弹,但市场反弹的力度很可能越来越弱,市场可能进一步探底。第一,目前市场的顶部比较明显。除了一个4500点的“机构顶”,前期又构筑一个4300点的市场顶,目前的这次反弹在4000点前遇到了一个比较大的阻力。第二,引领前期反弹的领军板块军工、传媒消费、农业养殖等都出现了见顶回落迹象。第三,救市资金前期积累了较多的筹码,需要适当释放以再次积蓄救市力量。
在朱斌看来,新低未必值得恐慌。从短期来看,市场下跌也许很险恶,但是从长期来看,适当的去泡沫,能够为未来奠定更持久的发展基础。市场流动性已经复苏,未来需要更多地让市场力量来决定底部区间。
朱斌分析,在前后不同的救市区间里,A股的成交量显著缩小,以上证指数为例,在7月6日至13日,日均成交约7600亿,而在7月27日至30日,日均成交约6400亿,显然更少的资金就能让市场恢复流动性。
此外,两市融资余额已经较最高点时下降约9000亿,为1.37万亿左右,市场强行去杠杆的压力已经有很大程度的缓解。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