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行加入伦敦黄金定价机制 话语权增强 报价日趋透明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叶青 北京报道
6月16日伦敦金银市场协会(LBMA)宣布,经洲际交易所(ICE)旗下定价管理机构批准,中国银行将同其他7家西方银行一起,参与LBMA黄金定价。对于这一全球黄金直接定价机制首次迎来非西方成员,中国银行伦敦分行行长孙煜表示,中行的直接参与将有助于中国黄金市场变得更加国际化。
随着中国银行参与伦敦金定价一锤定音,中国在全球黄金定价权方面又迈出了重要一步。
直接参与黄金定价
所谓伦敦黄金定盘价是国际市场普遍接受的价格指标,被广泛应用于生产商、消费者和金融机构间交易结算,同时也是众多黄金衍生交易合约的定价基准。据了解,1919年伦敦黄金市场开始实行日定价制度,最初是由巴克莱银行、德意志银行、汇丰银行、加拿大丰业银行和法国兴业银行5家银行,通过电话互通信息决定基准价格。在过去十年中,其成员被曝通过故意压价谋取私利。
之后在舆论压力下,欧洲最大的投行德意志银行去年已退出定价,伦敦金银市场协会也被迫改革定价机制,吸纳新的成员。今年3月正式推出的伦敦黄金竞价电子平台,取代了自1919年以来运行的伦敦金定价机制,使得黄金定价更加透明。
当LBMA宣布中国银行加入后,该协会主席露丝·克罗韦尔表示,作为LBMA的初始成员之一,中国银行成为中国首家参与直接定价行当之无愧。对此,世元金行分析师王洋认为,中国银行在海外的知名度和国内外客户保有量具有国内其他银行所不可企及的优势。
王洋指出,中国银行本身拥有的品牌价值和金融服务功能,以及在国内的黄金业务是可圈可点的。中国银行的国内贵金属业务不仅涵盖了:纸黄金、双向宝、实物金、个人黄金期权,还有上海黄金交易所的T+D业务等,还是上海黄金交易所的会员单位。
此前,国内贵金属衍生品行业的价格一直以来依赖国际报价(也就是俗称的伦敦金价格作为参考值)。王洋强调,作为国际黄金市场上的超级消费大国和生产国,价格却要被牵着鼻子走的被动局面已经有了几十年的历史。
这次中国银行能够成为第八家黄金竞价机构,直接参与黄金价格定价对中国乃至亚洲黄金业都是一次历史性的改写。
这意味着,在黄金定价方面,中国将从被动的只能单方面接受国际市场价格,到有机会开始竞价发出自己的声音,让黄金价格能够参考中国的消费量和生产量而波动。在未来的上海黄金交易所国际板业务的亚洲交易时间段或兴起一股中国风,让习惯了欧美时间交易的投资者开始关注亚洲时间段的消息。
业内人士认为,未来中国的经济指标以及国内黄金产销数据都将对国际价格传导产生连锁反应,让沉寂多年的亚洲清淡市场活跃起来。世元金行高级研究员肖磊认为,虽然上海的黄金国际板受到汇率问题、资本账户以及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需要时间等影响,目前看上去交易量增长很快,但对整个国际黄金市场的影响还是比较有限的。
肖磊表示,上海黄金交易所目前是全球交易量最大的黄金现货交易市场,这一背景可以保证中国银行等机构在伦敦黄金定价系统当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中国已成为国际市场不可忽视的黄金消费、交割和集散市场,确实需要发出自己的声音,中国银行能够加入伦敦金新的定价系统,无疑会反向推动上海黄金国际板更加国际化。
透明化程度越来越高
近年,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黄金生产国和消费国。根据澳新银行(ANZ)的数据,近几年全球实物黄金的近75%流向中东和亚洲。中国在2013年成为全球最大的黄金消费国和进口国。上海金交所2014年黄金出库量达2000吨,占全球黄金产量60%,占全球消费量近50%。
不过,一直以来,国际黄金市场定价却一直由纽约和伦敦市场决定,中国黄金市场一直是“影子”市场。对此,肖磊认为,长久以来市场一直怀疑五大商业银行存在操纵金价之嫌,具体怀疑在电话询价的过程中联合、默契地压低或抬高价格,但此前证据一直不充分,投资者只能默默承受。
回顾此前国内黄金私募爆仓事件,可以嗅出一丝的血腥味。2008年张卫星等黄金私募基金爆仓,当时张卫星说是遭到国际金价操控者的绞杀,但当时正是次贷危机时期,机构出逃是有一定道理的,中国能够参与国际黄金市场交易的机构并不多,散户投资者就更少。
况且机构一般是以对冲或套保的形式参与,自营盘较少,因此还没有看到有知名金融机构在投资黄金的过程当中出现巨亏的现象。不过记者了解到,身边倒是有不少对冲基金在参与伦敦金和香港黄金市场的过程中遭遇了比较大的挫败,很多时候遇上行情剧烈波动,资金无法及时补仓,导致爆仓。
肖磊认为,中国银行的加入,很有可能让“伦敦金”成为银行柜台业务的一种,有助于国内高风险喜好的投资者参与到国际黄金衍生品市场。另外,对于目前新的定价方式主要是电子竞价,以后参与定价的银行也从原来的5个增加到了8个,这意味着透明化程度越来越高,投资者以后可以不用担心这个问题。
对于中国银行能够成为黄金定盘机构有话语权的参与方,业内人士认为,对中国来说是一种巨大进步。不过,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欧美在黄金定价上依然占垄断地位,西方定出的大宗商品基础价格市场认可度和使用频率依然占据主导地位。
王洋认为,中国银行加入黄金定价组织后,或短期不能爆发对价格的影响,但从中长期而言这种作用会突出。中国黄金产销量都将成为未来国际黄金市场价格走向的风向标,原先以美元报价的黄金单一体系,随着美元地位衰落而出现多极化将成为必然。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