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首页证券正文

逾八成企业净利润增长 金融股拔头筹 新三板业绩整体亮丽

作者:王兆寰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5-05-06 21:42:00

摘要:新三板业绩整体亮丽

逾八成企业净利润增长 金融股拔头筹 新三板业绩整体亮丽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王兆寰 北京报道
  2014年年报收官。备受关注的新三板迎来扩容后的首次年报,整体成绩单相当亮丽。
  来自安信证券的统计显示,2014年新三板净利润净增长企业数为2083家,在披露年报的公司中占比86%。其中,净利润在1亿以上的公司有21家,湘财证券净利润最高为7.90亿元,拔得头筹。九鼎投资、中科招商等金融业绩抢眼。
  同时,估值优势进一步显现,新三板的整体市盈率为49.58,A股的整体市盈率为25.80,其中中小板市盈率为68.61,创业板市盈率为106.28。
  在市场人士看来,新三板的估值较为合理,且重回价值主线。股转系统负责人的频频表态,进一步稳定市场,政策预期稳定,“分层方案”今年有望落地,新三板的投资机会再次跃然纸上。
  估值有提升空间
  值得注意的是,不仅新三板业绩整体亮丽,一些信息和制造业企业的利润更是出现百倍的增幅。
  根据Wind数据统计,在新三板企业净利润排行中,排名前五位的公司业绩同比增速迅猛。其中,恒远利废净利润为289.87万元,同比增长达170倍,位居第一;卓繁信息净利润为496.30万元,同比增长125倍,位居第二;立高科技净利润为602万元,同比增加110倍,位居第三;尚柳园林净利润为95.98万元,同比增长96倍,奔速电梯净利润845万元,同比增长94倍,分别位居第四和第五。
  据安信证券进一步测算,2014年新三板整体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0.85%,是A股的2.10倍,净利润同比增长23.55%,是A股的3.91倍。新三板净利润增速高于中小板(17%)和创业板(16%)。
  安信证券分析师诸海滨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直言:从营收与净利润增长幅度可以看出,新三板中的企业目前正处于高速扩张期,具有较大的成长性。新三板相对于中小板和创业板来说还是一个新兴的市场,尚未成熟。相对而言,新三板估值看起来还是较为理性。
  值得注意的是,新三板市场在经过爆炒后已经开始降温,三板做市指数五一前放量下跌,目前有所企稳。
  “新三板的中小企业都是券商挑选后挂牌的,业绩不会太差。同时,大多数企业在2014年挂牌,一些隐藏的利润在年报中释放出来也会扮亮业绩。”华南某大型券商新三板业务人士向记者直言。在他看来,尽管目前市场缩量站稳,未来仍需政策进一步刺激,多头才会选择进一步上攻。
  齐鲁证券发布最新报告指出,受股转系统对新三板市场的规范与对扰乱市场者惩治的影响而出现的短期市场恐慌,并不会改变新三板长期向上的走势,年报这份最有含金量的“称重表”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
  不过,令人大跌眼镜的是,做市交易企业营业收入与净利润增长率与协议转让企业相差无几,增速放缓明显。
  报告分析认为,一方面是因为去年经济低迷所致,相比A 股公司新三板中小企业对市场环境更加敏感,且众多企业尚处于经营布局初期,资本市场助力效应尚不明显,规模效应未能体现。
  另一方面市场分化效应已经凸显,中钢网、汽牛股份、亿丰洁净等公司保持500%以上高速增长,而做市企业中超过50 家公司营业收入同比2013年有所下降。一铭软件、银丰棉花等公司营收下降达50%。
  对此,有分析人士认为,对于业绩分化明显的新三板,投资者要多做功课选择。
  格上理财研发中心研究员王萌萌认为,新三板最终还是专业投资人参与的市场,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就陆续有很多投向新三板的基金,截至目前,新三板投资基金较大的有募资30亿左右的,而目前新三板日成交体量还不大,所以投资需要一步步来。对投资者而言,目前新三板的投资窗口期还在,但需慎重挑选投资机构。
  金融企业崛起
  Wind数据显示,在净利润排行中,前五名中,有3家是金融企业。其中,湘财证券以7.9亿元净利润位列第一,净利润同比为505.65%;其次为成大生物4.4亿元,同比增长9.5%,位居第二;垦丰种业,净利润为3.66亿元,同比减少9.8%,位居第三;中科招商以净利润3.6亿元,同比增长239%,位列第四名;九鼎投资3.49亿元,同比增长1250%,位列第五。
  一位在北京从事新三板业务的券商人士表示,“金融企业的业绩尤为突出,与整个大环境有很大关系,在牛市中,券商的业绩自然不会差,而九鼎和中科招商等投资公司也是因此前投资的企业登陆新三板和主板而获得更多的利润。”
  不过,客观来讲,湘财证券尽管在新三板业绩拔得头筹,但是整个券商行业排名却一般。而九鼎和中科招商在行业中较大型的创投还存在一些差距。不得不承认,登陆新三板,对于中小企业的发展予以了很大支持,不仅是融资,对于知名度的提升和品牌建设也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诸海滨则认为,金融业未来在新三板市值规模不会小,有可能要到第二甚至第一。纵观美国的纳斯达克市场,市值最大的企业不是苹果公司,而是一家银行。在中国的新三板市场,对于金融企业挂牌上市予以更多的支持,未来会有很多的金融企业登陆新三板市场。
  王萌萌认为,新三板挂牌企业中,目前金融类企业约有30家左右,只占1.3%。像九鼎等PE机构是A股市场上没有的公司,而且近几年资本市场开放的一系列政策也使金融类企业有很好的发展前景。这就充分显示了新三板市场在中国资本市场多层次体系中的作用、创新性及更大的包容性。
  在王萌萌看来,新三板定位是中国的纳斯达克,是中小企业融资的最佳场所之一。目前,做市制度也还在初级阶段,只有12%的挂牌企业采用做市交易,而在成熟市场一家企业有三四十家券商为其做市,新三板市场目前一家企业只有几家券商为其做市。同时,像分层管理体系等还都在规划阶段,未来的制度完善可以期待,新三板的投资机会进一步显现。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