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首页证券正文

华恒生物现千元交易价格 专家呼吁协议转让不公开 新三板股价坐火箭遇“红灯”

作者:王兆寰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5-04-01 22:04:00

摘要:全国中小企业股转系统3月31日召开紧急会议,全国股转系统副总经理隋强表示,对于违规行为,全国股转系统态度坚决、明确,即坚持“零容忍”,坚决亮剑、坚决处理、决不姑息、决不手软。

华恒生物现千元交易价格 专家呼吁协议转让不公开 新三板股价坐火箭遇“红灯”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王兆寰 北京报道

  新三板火得不亦乐乎,股价甚至坐上了火箭。

  3月27日,华恒生物(831088)出现每股1058元的交易价格,一时间震惊市场。该公司3月初的价格为88元,2月的价格才21元。

  近期,股价异常波动的公司并非华恒生物一家。记者从全国股转系统了解到,在2015年3月23日至27日,全国股转公司交易监察系统显示,共有40笔交易以超高价格成交,涉及协议转让股票包括华恒生物、中科软、冰洋科技、新网程、联宇技术、昌信农贷、富机达能、同辉佳视等8只。

  为此,全国中小企业股转系统3月31日召开紧急会议,全国股转系统副总经理隋强表示,对于违规行为,全国股转系统态度坚决、明确,即坚持“零容忍”,坚决亮剑、坚决处理、决不姑息、决不手软。全国股转公司已经启动调查程序,相关处理结果将及时向市场通报。

  目前,参与新三板产品发行多以私募、基金子公司和专户理财产品为主。据股转公司机构部人士介绍,证监会的相关部门已经在制定针对公募基金的相关指引,就产品的发行、产品的形式、估值方法、投资者适当性等进行明确规定,该细则出台后,公募将会很快加入到投资新三板的大军当中。

  股价飞涨现隐情

  进入3月份,华恒生物的转让价格以每股88元的价格向百元进军。此前曾以每股1元的价格让投资者捡漏。3月26日,股价一瞬间冲到了758元每股,股价涨幅高达360%。随后3月27日,该股票再现“火箭式”涨幅,股价被一笔1000股的成交拉到了1058元每股的价位。

  纵观华恒生物股价走势,疯狂的价格游戏颇有戏剧性。

  格上理财研究院研究员王萌萌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直言:这是个别投资者出于某种目的的个别交易行为,过高的价格已经明显偏离企业实际价值,不管是机构投资者还是个人投资者,但凡是想通过正常交易分享企业成长价值的,都不会参与这种严重偏离实际价值的交易。

  有意思的是,近期新三板公司的股价异动飙升又何止华恒生物一家。

  记者从全国股转系统了解到,在2015年3月23日至27日,全国股转公司交易监察系统显示,共有40笔交易以超高价格成交。其中,华恒生物成交6笔,成交价格110元至1058元不等;昌信农贷成交24笔,成交价格118元至520元不等;联宇技术成交4笔,成交价格均为120元;新网程2笔,成交价格分别为150元和198元;富机达能、同辉佳视、冰洋科技各成交1笔,成交价格分别为120元、120元和288.88元。

  上述成交的交易双方主要为托管于中信证券中山市中山四路证券营业部的“中山市广安居企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账户、“中山市八通街商务服务有限公司”账户、“中山市三宝股权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账户和“谭均豪”账户等4个账户。

  在上述期间,超高价格申报合计263笔,涉及九鼎投资、华恒生物、中科软、车头制药等61只协议转让股票,涉及投资者合计90名,其中机构投资者8名,自然人投资者82名。

  对此,隋强表示,上述交易行为涉嫌违反《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股票转让细则(试行)》第113条第(二)项、第(三)项、第(九)项等规定。其中,参与华恒生物股票交易的账户在交易报价中出现了千元,甚至99999.99元/股的买卖报单。这类交易行为严重干扰了市场正常的交易秩序和正常的价格形成机制。

  隋强指出,对协议转让股票出现的异常转让行为,全国股转公司一直密切监控。每日收市后在网站公布买卖双方账户名称、成交价格、数量等信息,利用阳光化的信息披露机制,提示投资者注意异常交易风险。

  “这是典型的坐庄行为,对于盘子较小的股票确实可以这样。”一位华南新三板研究人士如是说,“中山帮只是冰山一角。”

  中山市广安居企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法人代表陈六华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近期,股转公司及主办券商已经开始向公司询问操作事宜。公司对于华恒生物的股价操作确实存在违规,公司也愿意承担相应的后果,但是有其不得已的苦衷。

  陈六华直言:2014年12月,因华恒生物操作失误使得1元买入公司股票的“乌龙指”事件没有结束。本应2月27日开庭审判,但是华恒生物以达成和解为由,进行了撤诉。事实上,公司与其并未达成协议。

  陈六华称,华恒生物在增发的时候非法剥夺了公司依法享有的增资优先认缴权,而公司从未出具放弃增资优先认缴权的声明与承诺,已经向华恒生物寄出律师函。“公司曾向证监会、股转系统多次反映问题未果,由此出此下策通过拉抬股价,引起市场关注,寻求一份解决之道。”

  《华夏时报》记者致电华恒生物董秘余礼成,办公室人士称在外办公,不便接受采访。

  优化交易方式

  一些市场人士认为,协议交易有其特殊性,毕竟是双方达成协议后确定的交易价格。对于超出正常的非理性报价,确实扰乱了市场秩序,但对于新三板公司而言却无法进行监管和预防。此前有“乌龙指”事件,现在股价异常转让的事件又频出。

  隋强表示,三板市场出现“乌龙指”事件很正常,很难避免,包括A股主板在内的公司也会出现类似事件,可以认定,因为操作失误造成的交易属于有效交易。当然,对于其中出现的中介机构的责任、内部控制失效等问题,股转系统将会启动追究其责任。

  “当然,这和股价异常的违规操作是两回事。” 隋强强调,对于持续扰乱市场秩序和价格信号的账户,全国股转公司一经调查核实,将视情形采取出具警示函、限制证券账户交易、向中国证监会报告有关违法违规行为等监管措施。

  协议转让存在一系列的问题,未来会不会被淘汰?为此,隋强坦言:做市商转让方式确实可以有效避免不必要的异常交易,股转系统也会大力推动做市商的转让方式。但是,协议转让方式市场有需求,并不会取消,未来将会对协议方式进一步改善和优化,这也是今年的重点工作。

  新三板学院院长、太平洋证券副总裁程晓明表示,超高的转让价格并不值得大惊小怪。协议转让本不是交易所应采用的成交方式,它不是交易,很容易作假。同时,对协议成交,其转让价格应不允许公开披露,不给其误导市场、欺诈投资者的机会,即使允许披露,也要以特别醒目的方式提示市场。“让一些人自娱自乐可以,招摇过市不行。”

  程晓明直言:与其调查、处罚,不如完善制度,协议转让方式可以保留,但最好不披露转让价格,至少应特别标注。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