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首页证券正文

曲线IPO PK明星公司效应 新三板转板利益博弈

作者:王兆寰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5-03-11 21:32:00

摘要:新三板在成交额连续三日创新高、成功突破10亿大关后,3月9日,市场总成交额更是飙升至13.2亿,再次刷新历史纪录。

曲线IPO PK明星公司效应 新三板转板利益博弈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王兆寰 北京报道

  新三板红红火火,转板机制又来添柴。

  近日,中国证监会主席肖钢在两会期间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多层次市场间转板机制是个较复杂的问题,今年将进行调研和试点。目前考虑先从新三板跟创业板之间的转板机制进行试点,制定该转板方案是今年改革的重要工作之一。

  一时间,该消息引爆整个市场。

  新三板在成交额连续三日创新高、成功突破10亿大关后,3月9日,市场总成交额更是飙升至13.2亿,再次刷新历史纪录。

  在业内人士看来,新三板市场近期火爆的背后或与新三板指数即将发布,以及近期新三板私募产品的发行加快,新三板券商做市业务加速等因素叠加有关。但是,最为重要的一点是,两会中关于新三板的制度推进超出预期。

  不过,转板制度的推出或许不是件易事。有市场人士认为,在新三板快速扩容、分层管理、竞价制度推出日益完善之时,已经可以建立属于中国的纳斯达克,转板并不是必须之举。

  力推转板试点

  自2014 年12月以来,关于新三板竞价交易、分层管理、新三板和创业板之间转板试点不断见诸报端,态度明确、进度清晰,而肖钢在两会的明确表态,无疑将转板列为板上钉钉之事。

  安信证券策略分析师诸海滨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推出转板对资本市场是件好事,是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市场打通的必然要求。国际上,多层次市场中各个板之间互联互通,有升降板的先例。

  在诸海滨看来,对于新三板而言,首先要解决的重大问题是流动性问题。通过测算,2014年,新三板的换手率为25%,主板的换手率为30%至40%,创业板则更高些,为50%至60%,转板的推出,更好地解决了新三板流动性问题。

  诸海滨指出,新三板中有一些新业务模式的公司,可以先上新三板,等发展到一定阶段,可转入创业板。

  同时,通过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可以使主板的上市企业品种更加丰富,主板目前特别缺乏纯粹意义上的互联网公司。对于互联网精英公司而言,开始时不够上创业板条件,可以通过新三板进行一年的预备挂牌期后登陆主板。

  2014 年年底,证监会发布的《关于支持深圳资本市场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明确表示,将推动在创业板设立专门的层次,允许符合一定条件尚未盈利的互联网和科技创新企业在新三板挂牌满12 个月后到创业板发行上市。

  在诸海滨看来,这无疑点燃了投资者和机构对互联网行业的热情。可以预见在2015 年,行情已然十分火热的互联网又将迎来一波热潮。

  据安信证券统计,截至3 月8 日,挂牌新三板的互联网相关企业超过600 家,做市转让共64 家,2015年至今有成交的企业共182 家。

  格上理财研究院研究员王萌萌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直言:转板对新三板非常必要,创业板与新三板的定位不同,而且目前很多机构发行的新三板基金主要是基于新三板转板的预期。他们充分挖掘优质的企业,参与挂牌或者设计产品参与定增,一旦转板出来,好公司转板的机会更多。

  王萌萌表示,机构们主要看好转板后公司的估值溢价。目前而言,布局新三板可谓是最好的时机,从估值上看,新三板的平均市盈率在10至20倍,创业板则是50至60倍,差距很大。如果等新三板逐渐完善,竞价交易等制度出台,新三板与创业板的估值水平趋于一致,投资获利的空间就变小了。

  利益博弈临考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对于新三板转板制度的设立存在较大分歧,有业内人士认为,新三板在逐渐发展壮大,尤其是竞价交易出来后,流动性明显提高,根本无须转创业板,何况注册制改革后,区别就更小了。

  在诸海滨看来,对于转板出现的分歧,主要是利益诉求不同,从目前看,转板推行的试点数量不会很多,样板意义更大些,不会出现所谓的转板狂潮。

  太平洋证券副总裁程晓明则认为,对于新三板来说,如果只转一两家,转板的意义不大。

  华南一位从事新三板业务的人士向记者直言:转板确实提供了一个很好的退出途径,但是转板是个选择权问题,至于转不转板肯定是企业根据自身利益最终做出选择。“主板和新三板各有优劣,新三板融资便利,主板交易则更加活跃。”

  “对于新三板的明星公司来说,确实没有必要转板去主板,市场关注度高,交易活跃,融资也便利。”上述人士如是说,但是有些企业有其他利益诉求的,转板也不失为一个良策。比如有些企业排队IPO后又转来挂牌新三板,不做市也不融资,就一心想转板。

  全国人大代表、深交所总经理宋丽萍在近期进行的媒体见面会上表示,转板问题已经研究几年了,不是最近才提出来的。对于转板的标准、IPO标准、退市以后重新上市的标准,这三个标准应该是一致的,防止政策套利。

  宋丽萍直言:通过研究讨论转板发现,如果保证不了前面三套标准一致性就会遇到难点。

  对于拟上市公司选择哪个板,宋丽萍表示,企业是聪明的,只要你把市场规则定下来,用制度保障,剩下的让企业自己去决定,不同的时机,不同的发展阶段,不同的市场环境,它的选择是不一样的。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