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首页宏观正文

城市不能承受之重 厦门户改“逆行”苦衷

作者:瞿宜同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5-02-27 22:25:00

摘要:一个仓促的落户政策,令许多厦门人或准厦门人措手不及,甚至不得不“半夜娶亲”。原因是截至3月1日,厦门市将取消成年子女投靠父母落户厦门等四类投靠入户政策。这也意味着将来要在厦门落户越来越难了。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瞿宜同 福州报道
    一个仓促的落户政策,令许多厦门人或准厦门人措手不及,甚至不得不“半夜娶亲”。原因是截至3月1日,厦门市将取消成年子女投靠父母落户厦门等四类投靠入户政策。这也意味着将来要在厦门落户越来越难了。
    厦门收紧落户政策背后,则是一个城市人口急剧膨胀,带来的交通、住房、医疗卫生等公共资源及基础设施的不堪重负。
    此次厦门“逆行”户改,也让我们看到了户改从管制到放开、再到自由迁徙居住的大趋势背景下,要打破现有计划经济时代的户籍制度,远非一蹴而就的事情。

收紧落户
    据厦门当地媒体报道,春节后上班第一天,厦门市政务中心和思明区、湖里区婚姻登记处人满为患,许多人凌晨前来排队,要登记结婚并投靠落户厦门。原因是年前的2月13日,厦门市收紧了投靠落户政策。
    而2010年出台的《厦门市户籍管理规定实施细则》,则放宽原有的“三投靠”(指夫妻投靠、子女投靠、父母投靠)的住房限制,该政策直接导致“投靠落户”人口数量的增加。数据显示,2010年厦门投靠亲属落户1.9万人,买房落户1.1万人。
    有分析认为,此次厦门收紧落户政策,是为限制和延缓厦门人口的增长速度。近年,厦门特别是岛内人口增长太快,对交通、教育、卫生、医疗等方面造成很大压力,城市不稳定因素也增多。此时对人口进行适当管理显得很有必要。
    “针对父母投靠子女的,涉及医疗、卫生等公共资源,这部分人群是不创造财富的,对政府来说是一个负担,还加大城市老龄化压力。”厦门均和房产土地评估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崎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
    其实,早在2013年底,厦门就已开始收紧落户政策。一份《关于调整我市购房入户政策的通知》指出,自2013年12月10日起,在厦门出让成交取得土地的商品住房项目,不再享有“购房入户”政策。此外,2016年起购买厦门商品住房也不再享受“购房入户”政策。

成长的烦恼
    收紧落户政策的背后,则是厦门这座国际花园城市“成长”的烦恼。
    过去几年间,厦门火热的楼市备受全国瞩目。从2012年6月份开始直至去年10月份,厦门房价连续28个月不跌,均价同比2010年上涨了近三成。中国指数研究院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2015年1月份厦门住宅均价环比涨幅全国第三,同比涨幅已连续8个月居全国第一,住宅均价21421元/平方米依然保持在全国第四。
    作为福建省社会经济发展“两轮驱动”的城市之一,厦门对省内及周边城市吸引力强,是一个人口净流入的城市。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之前的3年,厦门市常住人口基本保持在250万人上下。2010年厦门常住人口出现爆发式增长,达到353万人;2013年,该数字为398万人。也就是说,后3年厦门常住人口年增长超过15万人。
    厦门人口的急剧膨胀,给交通、住房、医疗卫生等公共资源及基础设施带来巨大压力。近年,厦门市加快岛外开发力度,并通过地铁、BRT等对接推进岛内岛外一体化。“目前岛外房源供应量大,但需求并不大,很多人在岛外买房,又在岛内租房、上班。”王崎表示。
    《厦门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草案显示,到2020年,厦门常住人口规模将达到500万人,其中岛内常驻人口200万人。据悉,厦门本岛面积128平方公里,目前岛内湖里、思明两区人口总数已达到195.9万,占全市总人口的52.5%。
    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部副主任张孝德教授表示:“厦门的人口已经进入临界状态,如果再扩张,就会影响城市发展质量。”

“逆行”苦衷
    2014年7月公布的《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方案,要求放宽户口迁移政策,放松各类城市落户限制。这是户籍改革的大势所趋,但厦门的做法却不得不说是一种“逆行”。
    “特定时期的城市管理需要暂时的管理政策,目前厦门当务之急是缓解人口压力带来的基础公共设施跟不上的矛盾。”厦门大学宏观经济研究中心副教授卢盛荣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
    而厦门的“逆行”苦衷则直指不合理的户籍制度及其背后隐含的社会福利。由于厦门经济发展水平较福建省内其他城市高,这也就意味着每一个厦门户口都具有很高的“含金量”,包括社保、医保、养老、教育等公共资源。近年,厦门周边的泉州等城市人群纷纷拥入厦门,就医、生育、上学,挤占了厦门原本相对拥挤的公共资源空间。
    也由于城市自身禀赋、经济发展水平、公共资源的不平衡,导致了厦漳泉同城化难推进:放开,则厦门基础设施、公共资源不堪重负;关闭,同城化则无从谈起。目前,厦漳泉同城化多集中于交通等基础设施的共享共建。
    至于厦门何时能放开收紧措施,卢盛荣认为难有具体时间表,他表示,地区间收入差距过大不利于户改的推进,厦门需在岛内外一体化、厦漳泉同城化后,公共基础设施和民生工程相对完善后,再逐步考量放开落户限制。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