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金融正文

阳光保险2.3亿美元购纽约顶级酒店 险资海外买楼前赴后继

作者:叶琪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5-02-11 22:12:00

摘要:伦敦、悉尼、纽约,中国保险公司出海买楼的步伐根本停不住。

阳光保险2.3亿美元购纽约顶级酒店  险资海外买楼前赴后继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叶琪 北京报道
    伦敦、悉尼、纽约,中国保险公司出海买楼的步伐根本停不住。
    记者从阳光保险获悉,2月10日前后,阳光保险集团已同意以2.3亿美元,平均每个房间约200万美元的价格,购买喜达屋资本新打造的位于纽约曼哈顿中心的Baccarat(水晶宫)酒店。
    全球性房地产咨询公司莱坊的数据显示,保费收入在11亿美元以上的15家保险公司中,安邦保险、中国人寿、中国平安、阳光保险均已在海外进行房地产投资,还有8家保险公司表示对海外投资有兴趣。业内预计,中国利率中长期下行趋势将推动保险资金国际化配置,未来保险公司投资海外地产将保持较高活跃度,有望出现更多投资案例。

险资的出海冲动
    在安邦保险收购纽约地标建筑华尔道夫酒店之后,外界对保险资金出海越发有了“不差钱”的印象。据市场人士估算,按照每个房间的售价,这次并购将持平或刷新2012年印度Sahara集团以一间房204万美元收购Plaza酒店的交易纪录。
    除了价格,此次投资另一个令人瞩目的原因是,Baccarat酒店也是美国市场罕见的开张之前就转手的酒店。据了解,Baccarat是喜达屋资本新打造的品牌旗舰店,计划下月开门营业,将成为曼哈顿唯一一家顶级六星级酒店。设施豪华的Baccarat有114间客房、超过1/3的高级套房、1.5万只从法国Baccarat工厂运来的顶级水晶器皿,以及多间每晚收费1.8万美元的豪华套房。
    “这是至今为止唯一一家与海外知名酒店管理公司通过达成战略协议合作的中国公司,也是喜达屋资本集团拟首次与中国企业的战略合作,对嫁接中美两个市场意义重大。”阳光保险相关负责人表示。
    有业内人士指出,对于保险公司海外投资,初期项目的成败将决定企业未来投资的胆量。阳光保险似乎正好印证了这一点。2014年11月,阳光保险集团以4.63亿澳元收购澳大利亚悉尼喜来登公园酒店。据悉,该酒店经营业绩让人望尘莫及,2014年全澳五星酒店排名第一,2015年1月入住率更是高达难以企及的98.4%,创造了该酒店的历史之最,高出同业10个百分点。
    尽管保险资金从2004年就开始有境外投资,但直到2013年,随着保险另类投资的比例不断攀升,以及国内资产价格尤其不动产价格处于下降阶段,保险公司对海外不动产的投资才大大提速。保监会统计显示,2014年末,保险资金境外投资共计239.55亿美元,占保险业总资产的1.44%,从投资的区域看主要以投资中国香港市场为主,品种上则以股票和债券为主,境外不动产的占比大约在20%左右。
    2013年7月,中国平安从德国卖家手中购得伦敦金融城的标志性建筑劳合社大楼,成交价为2.6亿英镑;去年6月23日,中国人寿和卡塔尔控股共同获得英国金丝雀码头集团母公司歌鸟地产位于金丝雀码头附近的Upper Bank Street大楼股权,交易金额高达7.95亿英镑,其中中国人寿获70%股权,卡塔尔控股获20%股权;去年10月,安邦保险斥资19.5亿美元收购了纽约地标建筑华尔道夫酒店;今年1月,泰康人寿也完成首个海外房地产项目的收购,其竞购伦敦金融城Milton Gate办公楼的交易已经顺利完成合同交换,交易金额为1.98亿英镑;今年1月22日,中国平安又成功以4.19亿欧元的价格收购了伦敦市中心一栋地标性建筑Tower Place。
    根据莱坊的最新报告,在正在推进的中国海外房地产投资第三轮浪潮中,主导者正是保险公司,以其积极寻求核心及高回报的物业投资机会为特点。此前第一轮浪潮的主导者是国家的主权基金,背后有国家政策助推的因素,第二轮的主导者是开发商,动机即为出海寻求新市场。
全球化配置需求
    不过,在外界对中国保险商“买楼土豪”的印象背后,业内还是普遍认为保险公司境外投资其实比较审慎。
    “现在有几十家保险公司都具备境外投资资格,但真正有行动的也就那么几个,多数都还在做功课。”一位保险资管公司风控合规部人士对记者表示,因为要注重风险和回报平衡,保险公司对海外房地产标的的选择并没有想象得那么容易,必须要进行全面的尽职调查。
    近日安邦保险董事长吴小晖在哈佛大学校园招聘会上透露,为了对全球众多项目进行分析和判断,安邦国际团队在全球的累计飞行里程数大概可以来回月球两趟。
    “在政策空间已经充分打开的情况下,保险资金投资境外不动产能否获得成功,关键制约因素在于投资能力。”人保资产保险与投资研究所研究员张众称,从目前的几个项目来看,情景似乎比较乐观,如2013年劳合社大楼的整体租金约为每年2400万英镑,整体租金收益率约为9%,净租金收益率约为6%,同时劳合社大楼的资产价格也已经出现了相当的涨幅。
    对于安邦收购华尔道夫酒店,吴小晖这样算账:“这个酒店共1400多个房间,16.3万平方米的面积,19.5亿美元的投资约合每个平方米7.3万元,与中国北京金融街拍卖地价每平方米10万块且40年使用权相比,这个项目获得的是终身产权,每平米只有7万多元,我们觉得有很大的盈利空间。”
    在张众看来,2014年以来,随着经济增长速度下台阶,以及央行实施“定向宽松”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在中国利率的中长期下行趋势较为确定的情况下,尽管当前国内固定收益类资产的投资价值仍然高于境外资产,保险资产国际化配置的紧迫性并不高,但在更长的时间视角下看,中国国内资产收益率的相对优势将逐步缩小,保险资金国际化配置的相对价值将逐渐显现。
    此外,记者注意到,尽管近来中国企业大手笔投资海外地产的案例常与日本上世纪80年代相提并论,以提示其中潜在风险,但就保险业而言,多数业内观点还是认为二者不可同日而语。“出发点就不一样。目前国内经济放缓,从分散风险的角度看,保险资金对境外资产配置本身就有很大需求,并且买的也都是回报稳定又保值的标志性建筑,风险不大。”上述保险资管公司风控合规部人士表示。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