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金融正文

国华人寿“借壳”天茂曲线上市 刘益谦7天赚了逾50亿

作者:胡金华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5-01-23 22:15:00

摘要:凭借定增募资98.5亿元收购国华人寿43.86%股权的天茂集团,在停牌两个月后,于1月16日复牌,截至23日,7个一字涨停板令控股股东新理益集团、实际控制人刘益谦及其配偶王薇的财富暴涨,刘益谦再造A股投资神话。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胡金华 上海报道
    凭借定增募资98.5亿元收购国华人寿43.86%股权的天茂集团,在停牌两个月后,于1月16日复牌,截至23日,7个一字涨停板令控股股东新理益集团、实际控制人刘益谦及其配偶王薇的财富暴涨,刘益谦再造A股投资神话。
    本报记者了解到,天茂集团定向增发不超过29.05亿股,用于收购上海日兴康、上海合邦投资和上海汉晟信持有的国华人寿股权和偿还银行贷款及补充公司流动资金,其中,刘益谦认购8.5亿股,王薇认购5.55亿股,出资高达47.63亿元,认购价格为3.39元,至23日,天茂集团股价为7.27元,仅7个交易日,刘益谦夫妇新增持的天茂集团股票便获得了54.5亿元的浮盈。
国华人寿只是“配角”
    “刘益谦总是以出其不意的方式,在资本市场上获得让常人难以想象的收益。他将资本运用到极致,即使在市场出现剧烈动荡的时候,他还是能掌控一切。从最初将安盛天平的股权出售给法国人,到现在把国华人寿注入到天茂集团中。他当初成立的两家保险公司,为他带来了天文数字的盈利,所以他才能有精力去艺术品市场大肆投资。”1月20日,一位熟悉刘益谦投资风格的匿名人士接受采访时表示。
    1月16日,天茂集团公告上述定增事宜,复牌后直接涨停。不过,市场对刘益谦的举动很是不解。因为2014年初,刘益谦还曾准备以不到2元的价格清空国华人寿股权,并且连国华人寿后续的增资计划都不愿意参与。此外,国华人寿已经连续数年亏损,但在2014年却出现了高达14亿的净利润增长,这是为何?
    有分析人士认为,刘益谦当初要清空国华人寿股权,是因为市场大环境不如意,天茂集团沽售国华人寿股权,是为天茂集团2013年的业绩转好做准备。但是2014年9月后,市场转好,为国华人寿积累了不少盈利,这样刘益谦又舍不得卖掉国华人寿的股权,却反过来大比例增资国华人寿,成为它的控股股东,此举还能让天茂集团业绩大幅增长,一箭双雕之举,刘益谦“食言”情理之中,他的资本运作可以说是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
    “保险资金的投资渠道越来越放开,身为国华人寿董事长的刘益谦在资本市场浸淫几十年,从不失手,由他来掌控国华人寿的险资投资应该不成问题。而且国华人寿去年的业绩也不会有虚假,国华的投资风格向来区别于其它保险公司,大量的参与定增、股权收购等行为已经给其带来丰厚的收益。更为关键的是,天茂集团这几年的主业经营一直不善,通过收购国华人寿,无论对哪方都有利。天茂集团变身成为类金融企业,国华人寿由此实现曲线上市,确保其后续资本来源无虞。而身为两家公司实际控制人的刘益谦,更可以通过这两家公司谋得数十亿乃至百亿级的利润。”1月21日,上海一位资深私募人士丁凌分析。
再演暴利“神话”
    精准的判断,耐心的等待,加上从不失手的投资,让刘益谦成为横跨金融和艺术品投资的资本大鳄。这一次的收购,毫无疑问又将是其投资生涯中大书特书的一笔。
    “我的感觉是,A股启动行情的时间窗口已经开启,但是到目前还迟迟不动,让人有些费解。毕竟市场已经横盘了将近7年,无论从哪方面来讲都已经到时间了。”这是在2014年8月,刘益谦在上海浦西龙美术馆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对资本市场的看法。
    2014年10月,A股行情启动印证了他的判断。本报记者粗略统计,刘益谦夫妇认购天茂集团14.05亿股的定增股票耗资47.6亿元,截至2015年1月23日,天茂集团股价7涨停后攀至7.27元,7个交易日就已经为刘益谦夫妇带来54.5亿元的浮盈。
    “想想看,天茂集团变身为类金融上市公司,它的股价应该会到什么样的合理价位。”21日,上海资深投资人李建(化名)告诉记者。在他看来,作为大股东的刘益谦夫妇持有的天茂集团虽然有禁售期,无论是1年还是3年,天茂集团的股价已经永远不可能再回到4元以下的价位,到时候可以参照的对象就是目前保险股的价格,而在过了禁售期后,刘益谦夫妇对这部分手中股权的任何处理,都只会让他们夫妻赚得盆满钵满。
    可以预测,对于天茂集团和国华人寿,刘益谦后续的动作不会少,而这次重大资产重组只是开启了刘益谦在对自己控股公司资本运作的第一步。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