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首页财讯正文

第一届中国互联网文化产业论坛顺利召开

作者:刘欢一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5-01-16 11:07:00

摘要:互联网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在迫使传统产业转型,同时也影响着文化产业的发展格局。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刘欢一 北京报道

  移动互联网、互联网思维、跨界、众筹等热词在最近两年占据了各大媒体头版头条,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正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影响着各行各业的发展,大到国际反恐,小到淘宝购物,无不受其影响。而互联网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在迫使传统产业转型,同时也影响着文化产业的发展格局。

  互联网时代是挑战也是机遇

  有人这么形容互联网:“未来世界上可能只有两种公司,一种是互联网公司,另一种是使用互联网的公司。”暂且不说这种预测能否成真,但从目前来看,互联网的影响已经深入到包括文化产业在内的各行各业,一些传统的文化行业受到了很大冲击。但是在带来冲击的同时,互联网也为文化产业创造了新的发展机遇。如何借助互联网的发展助推文化产业发展是我国经济新常态下必须面对的问题。

  最近,由中国互联网文化产业论坛组委会、大理钜融文化城投资有限公司、深圳市新媒体文化传播协会、北京大学哲学系和观众网共同主办的第一届中国互联网文化产业论坛又挑起一次互联网文化盛宴。

  本次论坛以“互联网文化产业(企业)趋势、商机与商业模式”为主题,以产学研结合的方式深入研讨未来互联网文化产业的发展趋势、企业战略、技术解决方案和商业模式创新的重要议题,努力为相关领域研究与实践的各界人士和从业人员提供学术支持与智慧引领。中国移动通信联合会移动应用平台工委会理事长王鸿冀、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陈少峰教授、海淀区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牛爱忠、中国文化产业投资基金副总经理张元林、中关村互联网文化产业园董事长韩新国、南昌大学文化资源与产业研究院副院长徐曼、深圳市航都文化产业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晓婷、观众网CEO张拓等政界、学界、商界二十余位代表发表了精彩演讲,深圳市新媒体文化传播协会会长陈素平等近五百位代表出席了本次论坛。

  本届论坛主要包括上午的主论坛和下午的分论坛。上午主论坛由北大文化投资控股公司总裁许晓峰主持,主要围绕互联网文化产业机遇、创新与商业模式;互联网文化产业基地、平台与内容产业,包括网络文学、影视、游戏、广告、娱乐粉丝经济等领域开展演讲讨论。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哲学系教授陈少峰对互联网文化产业模式创新做了具体阐释。第一,娱乐无边界、平台无边界,互联网思维是文化产业创新的主要思路;第二,注意抢占大规模互动优势,扩大消费群体范围;第三,商业模式要更关注面向未来的市场定位。第四,舰队式企业集团将会产生无限可能的市值。玉渊潭农工商总公司董事长刘凤英为到会的各界人士介绍了中关村互联网文化创意产业园的理念和定位。该园区依托中关村玉渊潭科技商务区,旨在通过玉渊潭恩济西园原永安机械厂老厂房的改造提升,抢占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制高点,促进海淀区文化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园区通过两到三年的建设和发展,将形成以新媒体文化产业为主导,互联网广告与创意设计产业为支撑,科技、金融、文化融合发展,多层次、多类别的产业格局。下午的分论坛主要关注互联网文化产业融资与资本运作、新媒体与智慧旅游、艺术品营销等重要领域展开讨论。

  融合、跨界新常态下的新机遇

  “融合”无疑是2014年文化产业的关键词之一。2014年年初国务院印发《关于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是我国就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出台的第一个系统性文件;8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鼓励新旧媒体融合;再到10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促进文体产业融合,“融合”成了文化产业的发展方向。

  在谈到跨界融合时,陈少峰对记者说,在互联网时代,“跨界融合”已成为文化产业向前发展和变革的铁律,包括国有文化企业在内的任何文化企业都要努力适应互联网技术的变化,应对互联网带来的挑战,在找寻新技术作为支撑的同时,努力在行业融合中进行相应的技术与文化创新、内容和运营管理方式创新、传播渠道与用人考核机制创新。

  2014年被称为媒体融合年,传媒行业迎来新一轮的改革。陈少峰预计,到2016年底互联网文化产业将占70%;传统媒体占10%;艺术品与工艺美术、娱乐设备等占10%;体验(电影、演出、曲艺、卡拉OK)娱乐和主题公园、设计占另一个10%。

  此次论坛上,陈少峰表示,互联网文化产业和其他产业之间的变动正在加速,产业集中度加强。2014年最显著的一个事件就是并购,地产、餐饮、互联网行业都在争相并购文化产业,文化产业在衰落,互联网在上升。到今年2015年上半年移动互联网上发生的文化产值的收入将代替传统的互联网。而移动互联网对于传统媒体的最大区别在于平台无边际,他们之间的一体化关系,有竞争关系,甚至有互相替代的关系。移动互联网是对传统互联网的复制、延伸和变革,现在门户网在衰落,包括视频的门户网都会衰落,因为移动互联网有更大的规模。关于产业变动加速,陈少峰说,去年共有1600亿元资金涌向文化产业,“最显著的一件事就是并购,平均每6天就会出现一起并购案,做餐饮的、做地产的、做互联网的等等都在并购文化产业。”

  2013年是文化产业迅猛生长的一年,来自各个行业的资本汹涌进入文化产业,逐渐托出整个行业的庞大产业蓝图。2014年,文化产业在顶层设计上不断完善。2015年新常态经济形势下,互联网做为经济的工具之一,也是发展水平的佐证之一。同时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立足之本,将不可小视。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通过优秀的人群、先进的生产力、健康的出发点,通过互联网,我们的文化能够传播到世界各地。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