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材节能:屡屡斩获大单彰显实力 受益国家政策转型可期
摘要:中材节能股份有限公司是中材集团旗下从事余热、余压利用的专业化公司,是其核心成员单位之一,注册资本4.07亿元,是业内领先的余热发电全方位服务商。
中材节能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材节能)是中材集团旗下从事余热、余压利用的专业化公司,是其核心成员单位之一,注册资本4.07亿元,是业内领先的余热发电全方位服务商。中材节能在国内起步最早、规模最大、业绩最多、实力最强,已为国内外近300条水泥窑配套了低温余热发电系统,并在钢铁、化工、有色金属、玻璃及其他建材等行业余热利用方面取得很大成功。
临近岁末,中材节能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603126,以下简称中材节能)签署大单的节奏也在提速。自11月14日以来,公司已相继公告了与华新水泥签署1.23亿元人民币的合同、与阿联酋NATIONAL签署800万美元的合同,以及收到来自沙特阿拉伯YANBU水泥公司的中标通知书,其合同金额高达6180万美元。
在国家“走出去”战略指引下,中材节能坚持国际化发展方向,成为国内同行业企业中最早进入国际市场的首批企业之一。中材节能屡屡斩获大单,无疑彰显了公司不俗的实力。海外市场为公司2013年的营业收入带来了近30%的贡献度,在国家新提出的“一带一路”战略的推动下,中材节能作为有央企背景的余热利用行业龙头,今年这一比重有望继续提升。
可以说,中材节能作为国内余热发电领域知名的全方位服务公司和投资商,其受益于国家大力倡导的“节能减排”政策和“一带一路”战略推动,公司业绩也在经历了过去两年的低迷期后重整旗鼓,其华丽转型值得期待。
屡屡斩获海外大单
通过“走出去”战略,中材节能已成功完成国际市场产业布局。成为国内同行业企业中在境外拥有较高知名度的专业化节能服务公司,具有其他竞争对手不可比拟的品牌影响力和国际市场先行者优势。
目前,中材节能在中国、东南亚及西亚等地拥有20余家分、子公司,服务的客户遍布国内30多个省(市、自治区)及全球10多个国家,先后与Lafarge(拉法基)、Holcim(豪西蒙)、Heildelberg(海德堡)、UCC(阿联酋联合水泥)、Najran(沙特阿拉伯)、华新水泥、华润集团、金隅集团等国内外水泥巨头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
近期中材节能相继签署多个海外大单合同,为明年业绩打下坚实基础。
中材节能12月11日公告称,公司与 NATIONAL CEMENT COMPANY(P.S.C)签订了阿联酋NATIONAL水泥余热发电项目合同,合同金额达800万美元。
据了解,NATIONAL CEMENT COMPANY(P.S.C)是根据迪拜最高法令于1968年4月10日成立的阿联酋最大水泥制造和销售公司之一。本次合同范围为工程设计、设备供货及工程监理和调试服务;合同工期16个月。
仅隔一天之后,中材节能再传捷报。公司收到Kingdom of Saudi Arabia YANBU CEMENT COMPANY(沙特阿拉伯YANBU水泥公司)发来的《中标通知书》,在其组织的装机规模为22MW+15MW的水泥窑余热发电工程总承包项目中,确定公司为中标单位。该中标项目合同金额为6180万美元,由于中标金额较大,将对中材节能未来的经营业绩产生非常积极的影响。
据记者了解,中材节能海外拓展已取得可观成效。除上述公告的大单外,今年10月公司还与巴基斯坦Nishat集团下属的DG KHAN水泥厂成功签约了1×30MW烯煤自备电站EP总承包合同。
巴基斯坦Nishat集团是巴基斯坦最大的综合性商业集团,其业务范围覆盖了银行、保险、水泥、电力、纺织等多个领域。作为巴基斯坦各行业中的领军人物,Nishat集团对其项目承包商的甄别和选择均十分严格。特别是水泥板块作为其主营业务的主要发展方向,技术实力雄厚,管理团队专业,项目经验丰富,招标控制严密。中材节能从分别来自日本、韩国、中国等近十家投标单位中脱颖而出,最终凭借着优秀的设计方案、严谨的工作作风、吃苦耐劳的工作态度以及合理的报价得到了业主的充分认可,从而成功签约。
该项目的成功签约是中材节能在海外市场上的又一次突破,延续了中材节能在国际市场的良好口碑,是对中材节能综合实力、技术水平和公司团队精神的又一次肯定,为进一步开发国际市场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拿单力强彰显龙头实力
除海外市场上公司屡屡斩获大单外,国内市场上公司也显露出行业龙头的实力。11月13日,中材节能与华新水泥签订了华新水泥胡占德3000T/D水泥熟料生产线25MW自备电厂工程合同,合同金额1.23亿元人民币。该工程项目所在地位于塔吉克斯坦胡占德市,该项目包括上述水泥生产线余热资源综合利用。
国内市场上,中材节能通过新的模式开拓新地域备受市场关注。今年9月,公司拟以BOOT模式为新疆天山水泥股份有限公司五个全资子公司配套建设总装机容量为36MW、预计投资总额不超过3.06011亿元的余热发电项目,五个项目合同工期均为11个月,合作期均为10年。
有分析人士指出,此次投资无论从模式还是从地域来说,对公司都是一个新的里程碑。此前,公司项目大多以EPC模式为主,经营范围也大多是在华东、华北等地,此次投资扩大了公司的地域范围,并且增加了公司BOOT的项目数量,显示了公司大力拓展EMC/BOOT模式的决心。
在此之前,公司已经签署了14个BOOT项目合同和2个EMC项目合同,已经有12个项目网发电并实现收入,电费收入逐年递增。公司的BOOT和EMC等投资项目不断增多,已成为传统的EPC和EP模式的重要补充。
模式的多元化有助于企业和业主共同分享节能减排所带来的收益,这不仅可以给节能服务公司带来稳定的现金流,而且会提升公司的毛利、净利水平。此外,随着未来市场秩序的逐步规范、无序竞争的减少,会增强行业内企业的整体议价能力。
行业受益国家政策
作为中材集团精心培育、重点支持的节能减排产业化发展平台,中材节能是国内最具实力的专业从事水泥余热、余压综合利用、资源综合利用等节能减排业务的专业化节能服务公司。
虽然中材节能服务的对象都是传统高耗能行业,但其提供的节能服务确是能够高效解决高耗能企业的能耗高、污染大等问题的主要手段,这样的业务从目前看仍处在增长期,同时也是国家“十二五”规划和“十二五”节能环保产业规划的重点发展方向,是全球工业领域节能减排最主要、最有效的措施之一,发展前景广阔。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以互通互联为先导的交通建设,将掀起沿线海外水泥投资的浪潮,水泥工程及其附带的余热发电市场需求反弹趋势明显。
目前,我国的余热发电行业已进入快速成长期,以水泥行业余热发电市场为例,预计到2015年国内水泥行业需加装余热电站的生产线将达到720条左右,整个市场规模近285亿元。此外,全球年均新增水泥产能(除中国外)与国内年均新增产能基本持平,且主要来自余热发电普及率低的发展中国家及新兴经济体,国际水泥余热发电市场发展潜力巨大。同时,除水泥行业外,国内仅玻璃、钢铁行业合计共有4200兆瓦以上的市场容量,预计有250亿元以上的市场空间。考虑到冶金、碳素等其他行业的市场容量尚未纳入统计,余热发电在其他行业同样蕴藏着巨大的发展空间。
余热发电行业属于技术含量较高的新兴行业,有着较高的准入门槛,需要长期的经验积累和技术创新来确立在行业中的竞争地位。中材节能自成立至今,已为国内外近300条水泥生产线设计和配套了低温余热发电系统,资产规模和企业综合实力不断增强,成为行业的领先企业,并将余热发电技术成功应用于钢铁、化工、冶金、玻璃及其他建材等行业。在国家政策的扶助下,对于中材节能这样有丰富项目实施经验的公司,其前景非常光明。
业绩有望实现反转
中材节能上市后受到资本市场的热捧,股价收获10个一字涨停板。目前股价已较3.46元的发行价上涨了逾三倍。
根据中材节能的招股说明书显示,2012年,受我国宏观经济增长放缓、全球经济周期性波动等因素影响,公司的下游行业出现不景气,同时竞争加剧导致利润空间压缩,使公司2012年度经营业绩下滑。经审计,2012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20395.74万元,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13702.43万元,分别较2011年度下降9.22%和38.92%。
2013年以来,随着宏观经济形势好转,特别是我国新型工业化、城镇化等发展战略带来的良好发展预期与新的发展机遇,余热发电下游行业正在逐步恢复景气;同时,公司积极应对挑战,采取了多项切实有效的措施来开拓市场,取得一定成效,2013年度公司签署余热发电EPC、EP合同102151.46万元,相比2012年度增长52.55%,但合同转化为收入尚需一段时间,201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5977.43万元,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9096.68万元,分别较2012年度下滑11.98%和33.61%。
值得注意的是,在经历了前两年业绩低谷后,中材节能有望迎来业绩反转。根据公司余热发电EPC、EP合同的执行周期特点,2013年新签署的合同特别是2013年下半年签署的合同将主要在2014年执行并形成收入。
从中材节能2014年三季报的财务数据来看,公司营业收入实现同比增长,实现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略降,其降幅已经收窄。有分析人士指出,公司所处的节能市场依然值得期待,公司已在钢铁、有色金属等行业的余热利用市场成功拓展,在海外水泥余热利用市场占据了重要地位,公司未来业绩有望扭转下滑的趋势,前景值得看好。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