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加拉瓜运河的是与非
■赵灵敏
扰攘多时的尼加拉瓜运河即将进入建设阶段。2014年11月20日,尼加拉瓜政府负责运河项目的委员会宣布,该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已经通过,运河建造工程将于2014年12月22日动工。该项目将尼加拉瓜境内的数条天然河流连接起来,2019年竣工之后,将成为继巴拿马运河之后另一条贯通大西洋和太平洋的国际水道。
此前的2013年6月25日,由中国商人王靖控制的香港尼加拉瓜运河开发投资有限公司(HKND)与尼加拉瓜政府达成了规划、设计、运营尼加拉瓜运河的排他性商业协议。HKND将负责建造运河,并获得运河100年的经营权;除了经营运河航道的收益外,HKND还有权运营和管理其它潜在项目(包括港口、自由贸易区、国际机场和其它基础设施开发项目)。在100年的头10年里,运河运营的所有利润将归HKND集团所有,从第11年开始,尼加拉瓜政府将开始获得利润分成。
在尼加拉瓜修建大运河的想法,最早是西班牙国王菲利普二世在1567年提出的。20世纪初,美国打算在中美洲修建运河,在选址时,也曾在巴拿马和尼加拉瓜之间犹豫了很久,最终因为传说尼加拉瓜的火山可能爆发而选择了巴拿马。而巴拿马也正是拜运河所赐,不仅在国际航运界享有特殊的地位,更因为运河可观的通行费而成为中美洲的富裕国家,2013年其人均GDP高达9012美元。这对于贫穷的小国尼加拉瓜来说,几乎是不可抗拒的诱惑。
尼加拉瓜原来是西班牙的殖民地,1821年独立。1912年美国在尼加拉瓜设立军事基地,并从1930年代开始扶持独裁者索摩查,也就是小罗斯福总统所说的“我们的狗娘养的”。在索摩查于1979年被推翻后,尼加拉瓜又陷入了长达8年的内战,造成近5万人丧生。长期的独裁统治和战乱,使得尼加拉瓜至今还是一个贫穷的农业国,47%的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2013年人均GDP只有1800美元。在这种情况下,运河一年37亿美元的通行费和直接间接可能创造的20万个工作机会,就成了尼加拉瓜脱贫的希望。据测算,运河的开凿将使得尼加拉瓜的 GDP增长率在2014年达到10.8%,2015年还可能达到15%。
而对于国际航运业来说,尼加拉瓜运河的开凿是一个划时代的事件。目前全世界85%—90%的货物贸易是通过海运进行的,但世界上最重要的两条运河巴拿马运河和苏伊士运河都面临着运河航道狭窄、可通过货轮吨位有限等问题。巴拿马即使在今年年底完成扩建,所能通行的最大船只也只有15万吨。而尼加拉瓜运河更宽、更深,未来可通过的船只吨位最大可达40万吨;这意味着大量15万吨到40万吨之间的船只不必绕道南美南端,可以节省大量航程和时间。
以纽约至日本的货运航线为例。15万吨以上的大型和超大型货轮由于无法穿越巴拿马运河和苏伊士运河,行驶路线长度超过2.4万公里,耗时36天。如果通过未来的尼加拉瓜运河,其航程将缩短至1.7万公里,并可提前11天到达。而随着美国页岩气革命的成功,大量的页岩油气要运往东亚的中国和日本,尼加拉瓜运河将使得这一运输过程更为便捷。
对于中国来说,由于尼加拉瓜目前并没有和中国建交,中国政府此前并不鼓励企业去这里投资。在2012年底,中国商务部曾对尼加拉瓜运河投资项目公开发表风险提示:“考虑到尼加拉瓜与我国无外交关系,且该项目恐涉及哥斯达黎加与尼加拉瓜两国界河纠纷,潜在风险较大,特此提醒企业切勿以任何形式参与上述项目。”王靖也一直强调,他参与这一项目并没有任何官方背景,是出于纯粹的商业考虑。不过,由于王靖的公司之前并没有从事大型建设项目的经验,且项目所需的400亿建设费用也非他个人所能承担,因此西方一直怀疑王靖的背景。目前,王靖已经和葛洲坝集团、徐工集团等大型国企签署了合作协议,这进一步加深了外界的怀疑。
尽管如此,中资公司能独家参与这一影响世界的重大工程,中国政府肯定是乐见其成的。运河一旦通航,中国和美洲之间贸易的运输成本将大幅下降,美洲、非洲的石油和矿物资源可以通过运河更快更便宜地运往中国。英国《泰晤士报》就称,运河的开辟会加强中国在加勒比海地区的影响力。
近年来,中国企业的海外投资迅速增长。2013年,中国境内投资者共对全球156个国家和地区的5090家境外企业进行了直接投资,累计实现非金融类直接投资901.7亿美元,同比增长16.8%。但中国企业“走出去”的路途并非一帆风顺。早在2005年,中海油预收购美国优尼科石油公司,但在美国政府的阻挠下铩羽而归。2011年9月,中国企业投资36亿美元的缅甸密松水电站项目被突然叫停;2014年11月初,中国企业投标墨西哥高铁工程,也在中标之后被突然取消。整体来看,中国企业“走出去”主要面临两方面的风险:一是政治风险,二是环保风险。而这两个风险,在尼加拉瓜运河项目上同样存在。
从政治上看,尼加拉瓜运河项目迄今为止能比较顺利,关键是总统奥尔特加的支持。奥尔特加和王靖相识多年,本人又是游击队领袖出身,对中国比较友好,再加上振兴经济的考虑,所以青睐HKND。但尼加拉瓜反对派一直批评奥尔特加及其家族通过此项目收受回扣、中饱私囊。此前几个月,因为运河征地问题,尼加拉瓜相关地区的农民已经进行了两次示威,并和警察发生混战。而尼加拉瓜会在2016年进行大选,一旦奥尔特加下台,加上民众的反对,运河项目能否继续就面临变数。
再从环保上看,运河要经过尼加拉瓜湖,该湖的平均深度在 10 米左右,小于大型货轮通航所需的 25 米,这就需要进行湖底加深作业,有可能会对湖泊水质和周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影响,人工贯通太平洋和大西洋也可能会引发物种入侵等生态灾难。此外,运河还会经过一个著名的自然保护区,该保护区是120余种动物的家园。随着工程的全面推进和环保问题的进一步显现,尼加拉瓜政府和民众的态度都可能发生变化。
(作者为资深媒体人)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