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加速亚太互连互通 中国版马歇尔计划启航
摘要:2000多年前,从中国向西,一条丝绸之路将沿途各国串联起来,带来了一段繁荣的历史。如今,一段有关新丝绸之路的历史正延续过往。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张智 北京报道
2000多年前,从中国向西,一条丝绸之路将沿途各国串联起来,带来了一段繁荣的历史。如今,一段有关新丝绸之路的历史正延续过往。
11月8日,APEC第26届部长级会议的最后一天,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将出席并主持加强互联互通伙伴关系对话会。由此,“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构想将成为构筑亚洲互联互通的坚实基础。
“今年APEC会议主题之一就是加强全方位基础设施与互联互通建设。”10月29日,外交部长王毅表示,其中,《APEC互联互通蓝图》将发布,公路、铁路、航路全部规划在内。这些规划对接的正是9月底上报国务院的“一带一路规划”。
“一带一路不仅仅是一个主题性机会,而是一个堪比加入WTO性质的普惠式机会、系统性机会。”兴业证券交通运输首席分析师纪云涛表示。而越来越多的观察人士认为,这是中国版马歇尔计划的重要内容。
打通亚太经络
丝绸之路概念尚未落地,嗅觉敏感的地方已经开始布局。
新疆正计划打造西连西安、郑州,东通哈萨克斯坦等中亚国家的“内陆枢纽港”,以青岛港联合新疆联宇、中铁集装箱新疆乌鲁木齐分公司,实现铁水联运。湖南郴州也在联合广州港、湖南兴义物流有限公司、浩通国际货运代理有限公司签署了郴州内陆港建设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在郴州市开展内陆港建设。
今年以来,多家港口运营商均开始布点内陆港建设。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内约有70个城市的内陆港正处于建设或规划的状态。仅新疆计划筹建内陆港的地区就有4个。
兴建内陆港的背后,正是中央对“一带一路”重视的地方效应。近一年来,“一带一路”被高层多次提及。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均明确提出“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
“在WTO红利减弱、TPP和TTIP遇阻的国际背景下,丝绸之路是中国对外开放的新渠道,是经济转型、消化产能的重要载体。实际上,过去几年,美国、日本、俄罗斯都提出了自己的丝绸之路建设计划,中国推进此战略的紧迫性非常强。丝绸之路经济带,广义上包括西北五省和西南四省市,立足推进中国与中亚经贸合作;海上丝绸之路以东南沿海省份为窗口,深化中国与东盟合作。”海通证券研究所策略研究部首席分析师荀玉根称。
更重要的是,一带一路政策不再是一项独立的国内政策,而是着眼于亚太的一项合作政策。在中国实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形势下,中国和中亚乃至向西更多国家的经贸合作也成为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带一路沿线的国家能源储备丰富,但制造业落后,多数处于工业化早期、中期,这与中国形成强烈的互补;因此经济上的合作、互惠性很强。”纪云涛称。
而此次APCE基本覆盖了“路带”上的相关经济体,孟加拉国、老挝、蒙古国、缅甸、塔吉克斯坦、柬埔寨、巴基斯坦七国以及联合国亚太经社会、上海合作组织将应邀与会。
资料显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总人口约44亿,经济总量约21万亿美元,分别约占全球的63%和29%。这些国家普遍处于经济发展的上升期,开展互利合作的前景广阔。同时,由于APEC经济体与一带一路经济带重合度相当高,因此互相辐射效应,要强于以往任何一个机制。
10月28日,中国与阿富汗首脑会谈举行,基础设施建设成为重要议题;本月,巴基斯坦总理谢里夫将访华,预计中巴将签署超过300亿美元基础设施项目合约。据了解,中巴协议主要包括从中国新疆修建一条直达巴基斯坦瓜港的公路,总长将有数千公里,作为“中巴经济走廊”的一部分。
“巴基斯坦、阿富汗以及其他路带上的经济体不但要学习中国基础设施建设的经验,更需要中国的资金。对中国而言,互联互通将带来与亚洲以及欧洲经贸方面更紧密的合作。这是双赢的。”南开大学APEC研究中心主任刘晨阳称。
“走出去”战略加速
从高铁、核电到“一带一路”,中国的国家战略已转变为走出去的负责任大国战略。
中国拥有全球最多的外汇储备,有全球最强的基建能力、装备制造能力,是名副其实的世界工厂;但是,这些相对先进的产能相对于中国的内需基建又是“过剩”的。因此,中国积极推进资本输出战略,推进了亚太、非洲、拉美等新兴市场的基础设施建设。
据兴业证券估算,现在至少有一个近1.12万亿美元并且每年增速都在扩张的大市场展现在“中国制造”、“中国建造”的面前。而根据中国发展自身的经验,要致富先修路,一旦这些新兴市场的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相应的产业转移、中国商品的市场也相应地扩大。
纪云涛分析指出,除卡塔尔、印度、蒙古、越南之外,其他国家固定资本形成占GDP比重仍然不足30%,未来这些国家的固定资本形成无论从绝对规模和比率来看,都有巨大的再推进过程。也就是说,资金的来源主要是中国的外汇储备,并引领其他新兴市场伙伴国的资金;载体是金砖银行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基础设施建设是中国企业积极参与承包、施工,基建设备和建材将采购自中国,整个产业链为中国制造业迎来第二春。
“一带一路规划”正式出台前,一项规模达1000亿元的专项基金将落地。分析人士称,资金将主要投资一带一路相关产业和企业,支持相关规划项目落地。据亚行报告显示,到2020年,亚洲至少需要8万亿美元的基建资金。
“受益于一带一路大战略的系统性行情将可能继续延续3-5年,是慢牛、长牛;此外,资本输出也将促进产业升级。”纪云涛说。
中信金通证券首席分析师钱向劲告诉记者,一带一路将成为中国重大国家战略的载体,作为国家战略层面的长期规划,在事件级别层次上远超自贸区等区域政策。“一带一路规划”的实施和中国走出去战略都要求中国公司在海外建设更多的基础设施,包括港口、铁路、公路、能源通道等。因此,互联互通建设将极大地拓展我国经济发展空间,并将成为又一经济增长极。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