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评论正文

水皮:传统媒体供过于求 营收来自多元化经营

作者:水皮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4-11-04 15:22:00

摘要:前几年,媒体是最热门的投资,很多资本进来之后发现不对。这个是很有意思的话题,为什么垄断不代表利润,甚至入不敷出?以我们自己的判断来讲,这个行业供过于求,媒体过多。

水皮:传统媒体供过于求 营收来自多元化经营

  本文根据水皮在“2014CCTV中国上市公司峰会”的发言整理

  中国对网站分类非常规范,有新闻网站和商业网站之分。如果没有新闻网站和商业网站之分,我们讨论就没有意义了。幸亏有新闻网站和商业网站之分,我们才能讨论融合之道。中国媒体特征都是国家主办,都有特许经营的资质,一般的民营资本是不具备办理媒体资质的,换句话讲这个市场没有放开。前几年,媒体是最热门的投资,很多资本进来之后发现不对。这个是很有意思的话题,为什么垄断不代表利润,甚至入不敷出?以我们自己的判断来讲,这个行业供过于求,媒体过多,已经市场化了。你想想美国就知道一个华尔街市场。即便以后中国非常非常强大,通吃全世界,报纸给欧洲留一份,北美留一份,其他三份在我们国内,竞争和淘汰多么惨烈。这一切并没有发生,我们所有的媒体都活得很好。供过于求是我们现在本身传统媒体自身的问题。

  现在互联网时代,特别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用户也好、读者也好、听众也好,特点就是互动参与。今后我们媒体遇到一大挑战,就是内容的生产,一定要更加专业、更加精准、更加精细,但是现在我们做不到。所以我觉得现在在供应量上怎么做出区分,是今天最大的问题。因为仅仅从渠道角度来讲,BAT都是问题。阿里上市营业收入60%到70%收入是归类在广告的。百度不用讲,搜索已经被他灰色化了,搜索就是广告。腾讯更不用说了,它就是巨大的开放平台。如果从渠道角度来讲,传统媒体其实不是说要不要融合,是它根本就没有任何机会。幸亏我们中国会有中国的特色,我们会分新闻网站和商业网站。

  3.8亿左右营收来自多元化经营

  利润是商业机密,我们营收数字会大一点,去年是3.8亿左右,今年我们可能有4.5亿到4.6亿左右,增长还是相当不错的,所以在传统媒体中相对另类一点。我也实话实说我们这部分收入中间,真正来自于平面媒体、报纸杂志本身的广告收入,其实只占我们五分之一都不到,而且广告的收入在今年是大幅度下调,我想作为平媒的从业人员都是深有感触。我们增长主要来自于其他多元化的经营,比如电影广告、展览展示,包括我们开发的新的形态。对于媒体来讲,有受众才有内容。作为一个媒体,现代话语语境下的媒体,不光是个事业单位,更主要是一个公司,我们主要围绕客户广告价值的提升,我们做了一系列相关的多元化的开发。客户跟我传统媒体的客户是一回事,所以这个有效保证我的一致性,媒体特征也比较明确。其实做大新品种,回过头巩固了我们存量资产,至少我把一些常年的客户留住,这样能够帮助传统媒体。

  大多数传统媒体都有渠道的寄生问题

  技术进步导致业态迅猛变化,我们说了门户是传统的网站,他们的广告也在下滑。滑到哪去了?现在新的形态下,新浪搜狐恨不得编辑记者也有三千人。你从今天的角度来讲,新浪搜狐是竞争对手吗?根本不在一个层面上,不在一个时代。门户网站一定意义上也变成传统媒体。这个业态的变化,导致我们传播手段跟传播方式的变化,存在着巨大的不确定性。这是我们转型过程中间看到最大的问题。你不知道你的投入是不是掉进去。如果我们传统媒体在PC端上去做努力的话,现在看来那就是一场噩梦。你在微博上也好,你在微信上转也好,转来转去都是大的平台。除了中央主流媒体之外,大多数的传统媒体都有渠道的寄生问题。你做移动客户端有什么意义呢?你是一家做,它新华网也好,新浪也好,他是几百家都在上面运作。你说有哪个客户忠诚到就你华夏移动客户端,我就看你水皮一个人,其他人不看?

  那么多人跟着你要吃饭。就像经营一个公司一样,去经营这个单位。媒体转型,我们有双重责任。对这个团队,对公司也好,我们自己有经营上的责任。两者结合起来是双重责任。在座都有基本理想信念,没有这么一个前提的话,就没有必要做媒体,好人干受委屈的一个行业,因为它的付出和回报不成正比。

  内容产生不了利润 利润还是源于交易

  传统媒体还没跨出来,就被时代给甩出去了。当你成为市场主体的时候,你有比较周全的投资考量,才有投入产出比的考量。你会有紧跟时代,或者走在时代前面的这么一个追求和冲动。那样的公司,那样的媒体才有可能在新媒体的转型过程中找到出路。我刚才讲技术变革风险非常大,你能不能承受这个风险,看你有没有技术判断能力。现在是应用终端的时代,马上进入视频移动终端之后,做文字终端就没有意义。在这个判断完成之后,做任何决策都有冒险,就看接下来冒的这个险你能不能承受,你的投资能不能规避。

  我们马上做一个项目,叫财神,就是财经类的垂直APP,形态跟今日头条很像,不一样的地方在于我们既保留了媒体的特征,同时我们又把它加入交易的平台。我这里也给大家提个建议,如果媒体可能转型的话,你千万别考虑内容方面的转型,内容在现在这个当下也许能有收入,但是绝对产生不了利润,真正能够产生利润还是来源于交易。单一靠媒体本身要产生利润,我觉得很难很难,或者说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一定要借助其他的产品跟它产生协同效益。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