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首页宏观正文

农民:只要土地还在 农地确权棋至中盘

作者:杨仕省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4-10-25 00:10:00

摘要:近日,中央审议通过《关于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意见》,勾勒出一个渐进式的土地改革思路。

农民:只要土地还在 农地确权棋至中盘

华夏时报记者 杨仕省 北京报道
    农地流转渐进式改革正在全国各地有序推进。
    “启动农地流转,严防改革风险。”近日,中央审议通过《关于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意见》(下称《意见》),勾勒出一个渐进式的土地改革思路。
    对此,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研究员徐远撰文称,该《意见》是要以“发展现代农业,保障农民利益”为两大基本目标,以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以经营权流转为基本思路,以严防风险为保障。 
    “现在土地流转不是试点不试点的问题,而是如何把握的问题。”10月23日,中国土地学会副理事长黄小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各方对土地改革的分歧还很大。
    “土地改革属于认识还不够深入但又必须推进的改革,因此会很谨慎。”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办公室主任陈锡文日前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对于担心失地的农民来说,地是失了,接下来如何保证土地能够带来的收益不会失去才是关键。 
流转经营权  
    记者梳理发现,自7月底以来关于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和户籍改革出了三个重要的文件:除《意见》外,还包括《积极发展农民股份合作赋予集体资产股份权能改革试点方案》和《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
    其中,第一个文件是说土地经营权要流转,第二个文件是说经营权流转之后,要实行股份合作制,为人口流转创造条件,第三个文件是说要推进户籍改革,促进人口流动。“这三个文件要解决的问题是地和人的问题。”地产经济学家顾海波对记者表示。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不论是外出打工的农民工还是在老家坚持耕种的农民,他们谈及土地流转最大的担心就是怕失去土地而收益得不到保证。
    “只要老家的土地还在,就算城市打工混不下去了,还是可以回农村的。”在河北廊坊从事房屋装修的四川人陈强告诉记者,现在房地产不景气了,他准备回老家发展农业。“我们老家的土地开始流转了,可以承包几户老乡的农地搞苗圃种植业。”陈强说,他最近正忙于从当地农办系统办理《农村流转土地经营权证》,只要拿下这个证为以后发展种植业可以提高融资服务。
    据陈强介绍,农村土地流转主要有转包、出租、入股、转让、互换等形式,有专业大户经营、合作经营、集体经营、企业经营四种类型,选择的余地比较大。四川省农业厅一位工作人员向记者证实,一旦农村土地确权后就可以大面积流转,拿了政府颁发的《土地经营权证》,代表着土地流转后的经营权正式获得官方认可,农民自然就放心了。据悉,今年四川省全面启动农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涉及全省183个县,按照部署“年底55个试点县全部完成确权登记。”
    与此同时,农地流转正在全国各地铺开,并且还公布土地确权的时间表,比如江苏省公布农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的时间表显示:今年在16个县、市、区开展试点工作,明年在全省范围内全面推开,至2016年完成这项工作;陕西省公布的权确时间表则显示,“今年全面启动,明年底全部结束”。此外,还有湖南、广西甚至北京也宣布启动农村承包地的确权试点。  
    不过,土地改革的争议也最大。针对这样的担心,《意见》中明确提出,要在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的前提下,促使承包权和经营权分离,形成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经营权流转的格局。《意见》还明确了形成三权分置的一项重要制度安排,就是要在农村逐步、普遍推行农村承包地的确权登记制度,把农户的承包权确权到户、颁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承包地农户流转的只是经营权,承包权不变。”黄小虎说,这是农地流转改革的关键。 
守住底线  
    “有的土地可以确定到农户,有的则不可以,但可以确权到村。”四川成都农业局一工作人员对记者说,尽管农地流转各地正在积极探索,但探索的模式各有不同,一般来说“确权确地,也可以确权确股不确地”。
    记者也注意到,此次出台的《意见》提出土地流转中不容触碰的严格底线,就是不损害农民的利益,不能搞强迫命令,不能搞行政指挥,不能片面追求快和大。“中央的政策非常明确,土地改革必须要谨慎。”黄小虎说。
    据查,最近几年,农业领域中普遍出现了地方政府支持、扶持资本下乡的情况,流转土地面积越大,财政补贴越多。“新增农业补贴主要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倾斜,但其结果就是,这忽视了当前仍然耕种土地的广大农民而遭到争议。”农业部一官员向记者坦言,农业部主要牵头土地流转,但需要细化的工作牵涉诸多部门。公开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底,我国农地的流转面积超过家庭承包经营耕地的四分之一,面积达到3.8亿亩。
    土改牵一发而动全身,农业部对农地流转一直很谨慎。农业部部长韩长赋近日在回答记者提问时强调,农地有序流转就是依法、自愿、有偿。“最主要是要保障农民的权益,因为地是农民的,流转不流转,应该由农民说了算。”韩长赋说,土地流转并非是越快越好。 
    但事实则是,一直备受热议的土地改革从中央到地方,至今没有出台一个完整、统一的方案。按照中央的精神,这轮土改的范围覆盖农地入市、征地制度改革、宅基地制度的完善、国有土地市场化改革等,但因牵涉多方利益的诉求而进度很慢。
    对此,陈锡文也曾提出,土改要遵守的基本要求就是“积极审慎稳妥,谋定而后动”。“若土地流转之后,盖别墅、建高尔夫球场、搞度假村,这样肯定是不行的。所以我们对土地流转还有一条底线,就是不能强迫命令,也不能下指标。”陈锡文称。
    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关于土改部署的表述是,在符合规划和用途管制的前提下,允许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出让、租赁、入股。“最基本的要求是,要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顾海波说。
    北大法学院教授姜明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此次《意见》将经营权和承包权分开,还需要加快修改相关法律法规,做好对农地承包经营权的法律界定。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