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特瑞进一步巩固锂电负极材料行业龙头地位
摘要:8月14日,中国宝安发布公告。公告称中国宝安拟通过发行股份的方式合计购买控股子公司贝特瑞32.1457%的股份。
8月14日,中国宝安发布公告。公告称中国宝安拟通过发行股份的方式合计购买控股子公司贝特瑞32.1457%的股份。交易完成后,中国宝安将持有贝特瑞89.93%的股份,贝特瑞少数股东中的外部财务投资者将不再持有贝特瑞的股份,贝特瑞少数股东中的员工股东合计将持有贝特瑞10.07%的股份。
据了解,本次交易前,中国宝安已持有贝特瑞57.78%的股份。本次交易的标的资产为交易对方合计持有的贝特瑞32.1457%股份。其中,向贝特瑞的13名外部财务投资者购买其持有的贝特瑞股份的100%(占贝特瑞总股本的28.24%),向贝特瑞的28名未担任董事、监事以及高级管理人员的员工股东(含已离职员工股东)购买其持有的贝特瑞股份的50%(占贝特瑞总股本的0.82%),向贝特瑞的8名担任董事、监事以及高级管理人员的员工股东购买其持有的贝特瑞股份的25%(占贝特瑞总股本的3.0857%)。
早在2011年5月5日,中国宝安曾经发布公告称旗下控股子公司贝特瑞已启动创业板上市的准备工作。但是鉴于目前上市公司将控股子公司分拆至境内创业板上市的问题尚未有明确的法律法规规定,贝特瑞的分拆上市之路一度搁置。2010年贝特瑞曾经进行了增资扩股以缓解资金需求的压力,当时还吸引了一些创投机构奔着贝特瑞分拆上市来投资。因此,此次交易对当时投资贝特瑞的创投机构而言,意味着拥有了退出的渠道。
近年来,中国宝安以高新技术产业作为优先发展的重点产业,打造特色鲜明的新材料、新能源等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在今年3月29日,中国宝安曾经公告称出资2.5亿元参与了贝特瑞的定向增资。短短几个月之后再次增持贝特瑞,充分显示出中国宝安对贝特瑞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也意在加快战略调整的步伐。
本次交易标的公司贝特瑞的主营业务为研发、生产和销售锂离子二次电池用材料,主要产品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正极材料以及包括石墨烯在内的石墨制品加工等。贝特瑞为全球最大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供应商之一,据韩国SNE公司统计,2012年贝特瑞负极材料出货量占全球市场份额的35%。贝特瑞是一家专注于新能源材料开发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是国内第一家将天然石墨深加工产品用于锂离子电池的企业,同时为拥有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完整价值产业链的企业,是锂离子电池石墨类负极材料国家标准的主起草者。
贝特瑞在市场竞争中打破了日本企业对锂电池负极材料的垄断,全球最优秀的锂离子电池制造商包括韩国的三星、LG,日本的松下、三洋以及中国的比亚迪、力神、万向、光宇等均是贝特瑞的客户。贝特瑞的产品广泛应用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电动工具等消费电子领域,同时也已在比亚迪、万向、五洲龙、宇通等知名品牌电动汽车上应用,并在国外多家著名汽车公司的电动汽车上进行测试。
贝特瑞的技术研发能力行业领先。公司累计申请国内外专利176项,国内授权专利77项,国际授权专利7项,国家重点新产品5项,获准设立了“企业博士后工作站”、“广东省新能源材料院士工作站”、“广东省锂离子动力电池正负极材料工程实验室”、“广东省绿色动力电池负极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深圳聚合物微粒子合成及应用工程实验室”、“深圳市企业技术中心”等多个研究实验室和研发平台。贝特瑞拥有国际一流的新能源技术研究院,研究院研制的硅基复合材料、钛酸锂、磷酸铁锂、层状锰酸锂、软碳、活性炭、石墨烯、纳米导电剂等均具国际先进水平,正在进行产业化。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行业,贝特瑞已引领了该行业的发展方向。
贝特瑞目前正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随着未来市场规模的扩大,其资金需求将会逐步增加。本次交易前,中国宝安已通过股本增资、提供借款担保等方式为贝特瑞缓解资金需求。本次交易后,中国宝安在增强公司对贝特瑞控制力的同时,将更加便于利用自身的资本市场平台为贝特瑞的发展提供更大的支持,以加快锂电池材料业务的发展,从而利于公司高新技术产业规划的实施和在资本运营上实行进一步的产业延伸和扩张。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