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宜伦:未来就像一颗磁石
■翟亚男
一场新品发布会被上海博泰昉达的CEO应宜伦演绎的就像一场精彩的脱口秀。整整90分钟里,没有主持人、没有演员,保利剧院偌大的舞台上,只有应宜伦一个人在聚光灯下滔滔不绝地讲述着他的“小公司、小梦想”,并整场充当着他的小产品“iVokaMINI X”的代言人。
有人说,应宜伦天生就是一个演说家,其实,他更像一个天生的“创客”——天马行空、拒绝循规蹈矩。熟悉应宜伦的人都知道,这个颇具乔布斯风范、众多中国车联网纪录的创造者,至今手里捏着的仍只有一纸高中文凭,而他两次迈出大学校门的理由只有一个“害怕看得见自己的未来”。
好多人都梦想着自己能成为先知,预知未来,可应宜伦偏偏喜欢上了对未来的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就像一颗强大的磁石,吸引着他不断去探索未知。
也许连应宜伦自己都没想到,最初靠6万元创业的小公司在14年后会成为国内车联网行业首屈一指的公司。因为在14年里,应宜伦只顾着忙一件事,那就是“解决汽车的问题”,以至于其间险些倾家荡产。
不妨看看应宜伦到底为此做了什么:2010年,上海博泰推出了全球第一辆3G网络互联轿车(搭载于MG),早于BMW两年;2010年,开发出全球第一辆Android智能系统互联轿车,早于Google4年;2014年,已经在线升级OTA 5次,早于苹果2年、早于特斯拉4年;开发出的iVoka1全球第一辆自然语言的车内系统,比苹果SIRI中文版早8个月;开发出的iVoka2是中国第一个动态避开拥堵导航产品,比百度、高德早1年。如果乔布斯还活着,也会为他鼓掌吧!
在应宜伦650人的车联网团队中,成员都来自各个行业的领先企业。如汽车电子行业的哈曼、德尔福、大陆、博世、伟世通,互联网行业的Google、新浪、百度、搜狐、阿里,通讯及手机领域的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三星、联想、华为,整车企业中的上海通用、宝马、一汽-大众、PSA等等。这个团队不仅在中国,也许在全球都算是车联网领域中最强的团队了。也正是这么一个跨界、高效的团队,成就了那些行业寡头都未曾做到的事。
如果博泰之前的竞争对手是博世、哈曼等零部件巨头,现在谷歌、苹果甚至华为、小米都将出现在其竞争者名单中。目前,博泰服务运营的车联网平台上的车主已近20万,据其官方预测,未来5年这个数字将达到300万。当然,应宜伦的目标远不止于此,他的理想是让中国一亿辆汽车都实现移动互联并成为智能汽车。“众车平等”是应宜伦在发布会上反复强调的一个重点。
目前,能真正称得上智能汽车的只有特斯拉,但特斯拉高昂的售价让很多人望而却步。而应宜伦推出的新产品iVokaMINI X则可以通过一个类似于小米盒子的,售价仅为299元的小物件,让汽车智能起来。iVokaMINI X只有iphone的1/3大小,其使用也较为便捷,即插即用,算是汽车的“可穿戴设备”。将iVokaMINI X插入汽车相应接口后,手机上的iVokaMINI X APP就会与它连接,实现汽车与iVokaMINI X背后数据终端的互联。互联后,车主就可以通过手机实现汽车碰撞报警通知、精准位置监控、历次行程全记录、车况即时提醒、专业故障检测和车况远程读取等贴心服务。
应宜伦反复强调的是,iVokaMINI X的技术是开放的,任何车企或者组织机构,甚至一个发烧友都可以通过他们的平台研发应用。或许有一天,除了熟悉的Android、ios外,他的智能汽车平台会成为开发者的摇篮,届时,赶超BAT也不是没有可能的事。
因为“害怕看得见未来”,应宜伦又在开始琢磨他的“擎感”汽车。没错,或许到了2018年,一款名为“擎感”的全新智能车将会走到公众面前。“擎感汽车包括14个技术架构,它不再是四个轮子上的沙发,而是四个轮子上的超级电脑;它不是车联网,而是联网车。而且它只有一款,不会在擎感的平台上再发展SUV、Cross等车型。”应宜伦如此解读。
“其实照抄西方一百年的发展历程的汽车产业是走不下去的。因为你无限接近,但也永远跟不上。就像外国人跟我们玩乒乓球肯定是玩不过我们一样。事实证明,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中国人可以做得比外国人更好,至少在中国市场是这样。作为21世纪最大、最贵、最复杂、最精益、感应器最多的移动终端竟然不联网,那它是反动的。”应宜伦的话像是自言自语,但在国内整车企业听来是不是另有一番滋味?
不用急,3年后一部拥有着如科幻般智能人机交互功能的“擎感”汽车定会如约而来。所谓“英雄不问出处”,历史总在无意间被小人物、小公司所改变,只要这个小人物、小公司的野心够强大、够坚定。(作者为本报汽车周刊记者)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