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国家竞争力研究院正式成立
2014年6月25日,北京大学国家竞争力研究院暨北京大学国家竞争力基金成立仪式在北京大学芍园隆重举行。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名誉主席邵华泽,全国政协常委、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会长、工信部原部长李毅中,中央对外联络部原常务副部长李北海,中纪委原副部级巡视专员、中国行为法学会廉政行为研究会会长戴俭明,国务院国有资产监事会主席寻寰中,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少将黄齐国,中科院院士、全国人大常委,北京大学原校长周其凤,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刘伟等中外嘉宾二百余人参加了揭幕仪式。
据了解,北京大学国家竞争力研究院具有独立招生资格的实体机构,聘请校内外资深学者、专家领导组成理事会,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致力于国家竞争力、产业竞争力、区域竞争力、企业竞争力、市场竞争力、大数据竞争情报等领域的研究,为政府决策、社会经济发展、繁荣竞争力科学、高级竞争力人才培养提供智力支持和服务。
全国政协常委、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会长、工信部原部长李毅中在致辞中指出,在全球经济逐步走出金融危机,缓慢复苏而又存在不确定不稳定因素的大趋势下,在全球经济一体化不断深化、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大背景下,在世界各国都面临如何调整改革、提升和增强国家竞争力的新形势下,北京大学成立国家竞争力研究院,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建设富强、文明、民主、和谐社会主义强国的一项重要决策,需要汇集各个领域的优秀人才开展专业研究、跨界研究、综合研究,需要充分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建立与国家竞争力研究和评价相匹配的大数据平台,需要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长远和现状紧密结合,建设服务于政府、社会和企业的一流智库。
中科院院士、全国人大常委,北京大学原校长周其凤在致辞中指出,国家竞争力研究,不仅仅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前途和命运,也关系到国际资本的流向,更关系到优秀人才和微观家庭的目标国家选择。成立北京大学国家竞争力研究院,建设一支高水平的研究队伍,对不同国家竞争力的战略实践开展研究,发现国家相对繁荣的原因,识别分析国家在竞争力方面的优势和劣势,提出增强我国国家竞争力的方案和对策,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国家竞争力研究是一项十分艰巨的工程,不仅仅需要人才和智力的汇集,更需要大数据和大资金的支持,成立了北京大学国家竞争力基金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吸收社会捐助,用好社会捐助,并对社会各界对北京大学国家竞争力基金的支持表示感谢。
揭幕仪式后,北京大学国家竞争力研究院召开第一届第一次理事会暨研究院发展规划座谈会,会议选举了理事会秘书长、研究院院长和基金会主席。座谈会上,与会理事认为,作为在国内外享有盛名的综合性大学,北京大学学科门类齐全,具有良好的学术气氛和学术传统,为跨学科的国家竞争力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加上北京大学国家竞争力研究院采取了相对开放的组织、人才、研究机制设计,本身就具有一定的竞争力,相信完全可以早出成果、多出成果和出大成果。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