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评论正文

湖北统计局副局长:央企腐败已经到了高峰期

作者:佚名

来源:南方都市报

发布时间:2014-06-24 14:49:00

摘要:几乎所有大型央企,只要一“巡视”一审计,都是“污点”累累,无一清白,完全经不起查。

湖北统计局副局长:央企腐败已经到了高峰期


  审计在反腐败斗争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而关键性的作用,每年6月份,都是中国的审计季,原因是6月底的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的重点是讨论预算审计及其他审计结果的内容。今年的6月份更是如此。在常委会会议召开之前的十天,就陆续公布了一批审计结果,这些结果往往是让“小伙伴们惊呆了”。我个人的感觉是,现在的“审计飓风”已经超过了以前的“审计风暴”。

  确实!当严格执行“八项规定”、中央地方巡视组加快出动频率、苍蝇老虎一起打、处理“裸官”、鼓励网站举报等力量与审计的力量结合在一起的时候,贪官的日子就难过了。因此,审计人员成为出色的“看门狗”、称职的“啄木鸟”。他们离乡背井的超负荷工作给我们带来了经济的安全,社会的和谐。早在20年前我刚当特约审计员时,我就尽我民主党派成员的力量呼吁:机构无论怎么改革,审计力量不仅不能削弱,而且还要增加。一个社会最离不开的是审计人员与警务人员。要让我们的经济、政治、社会肌体安全,就要加强审计力量,我最近的建议是,审计特派员办事处能不能从17个增加到每个省一个?这样可以降低审计人员的劳动强度,完成审计“全覆盖”的神圣使命。多抓几个“蛀虫”所减少的损失,绝对会大大超过增强审计力量的成本。

  由于我是特约审计员,国家审计署最近公布了审计案件之后,总会有媒体打来电话问这问那。我的感觉是,目前央企的腐败已经到了高峰期,综合性、广泛性、代表性、危害性都很大。综合性是指在一个案件中,集中了几乎所有违法行为,无一遗漏。广泛性是指在央企内部,存在严重的上下一同腐败的问题。我曾经对一个媒体说,一个民营企业的董事长,应该不会存在知道总经理、部门经理有违法行为却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的,因为这种现象的存在会损害到他的经济利益。然而,在有的国有企业中,居然存在从董事长、总经理、部门经理到采购员上下一同腐败的现象。代表性是指社会上存在的所有腐败违法行为,在国企中都有“杰出代表人士”。危害性是指国企腐败不仅仅表现在经济方面,还有对现行政治体制的伤害。

  “西电东送21项目”审计出的一个个违法违规数字就可以说明以上这些问题的严重性。2013年4月至7月,审计署组织400多人对西电东送工程宁东至山东±660千伏直流输电示范工程等21个输变电项目的投资建设、运营管理等情况进行审计。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一是工程建设中存在违反招投标规定的问题,电网公司未经招标将部分电网工程直接发包给关联企业,招标中存在大幅压缩招投标时间、评标不合规等问题,涉及金额34.39亿元,占审计抽查金额的16%。二是设备材料采购、招标代理等业务中存在未按规定招标问题,电网公司直接指定关联企业承担部分设备材料采购、招标代理等业务,并借机多支付相关费用,由此向关联企业输送利益8.19亿元。三是工程投资控制不严,电网公司工程初步设计概算偏高,约束力不强,存在多支付工程价款、挤占工程建设成本等问题,导致多计投资10.44亿元。四是套取建设资金私设“小金库”问题,电网公司所属部分施工单位编造虚假合同、使用虚假发票等套取电网工程建设资金13.81亿元,私设巨额“小金库”,主要用于发放奖金、列支各种费用。

  更让人痛心的是,几乎所有大型央企,只要一“巡视”一审计,都是“污点”累累,无一清白,完全经不起查。21日,审计署公布了11家央企2012年财务收支审计结果,截至5月31日,经整改挽回和避免损失32.96亿元,对190名相关责任人进行了严肃处理,其中厅局级干部32人。这不亚于一个省在一个“巡视季”的反腐败成果。这11家公司为中国烟草、中国核建、中国航天科技、中国航天科工、中国船舶、中国兵器、中国石油、中国大唐、中国海运、华润(集团)和中国冶金。按理说,这些央企应该比民企更健康,因为他们拥有强大的内审力量、有强大的纪委、有强大的党委等,但是,这些似乎在关键的时候都成为摆设和拿高薪的岗位。

  对国企必须严加管束,审计之后要有一套完整的纠偏机制,否则各种问题会“屡审屡在”。国企的党委书记、纪委书记也要承担相应责任,不能成为摆设。(作者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湖北省统计局副局长)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