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金炒家兴风而败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肖君秀 深圳报道
6月20日,去年钱荒时刻令市场铭刻在心。今年该时点前后,资金市场局部掀起狂浪,一场看不见硝烟的资金战在某个角落悄然上演。
6月18日,上海银行间拆借利率出现不同程度上扬,其中14天期(跨月末资金)利率跳升100个基点;上交所国债回购隔夜利率在尾盘突然拉升飙至30%!然而,6月19日,当更多的资金涌入抢筹如此畸高利率时,该利率应声暴跌,尾盘最低打至1%!该利率的暴涨暴跌,使那些欲趁机大赚的资金炒家落空。“说明打新股的资金需求量很大,但市场整体流动性没有大问题。” 广东一位不愿具名的策略研究员对本报记者表示,市场担心利率持续高企,如今石头落地。
每年年中考核时点,市场资金都会紧张,今年应对钱荒早有准备,但打新出现的5000亿元资金需求再次搅动市场,“今年钱荒可能性不大,不可能重蹈覆辙。”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对本报记者称,由于央行和银行的诸多准备和措施,今年6月资金仅会相对紧张。
利率疯狂“过山车”
局部钱紧来得如此突然,这是许多机构没能料到的。
6月18日上午,开市之后各市场利率都较平稳,银行间拆借隔夜利率仅为2.639%;上交所国债回购隔夜利率稍有上升,更多时间在6%上下纠缠,然而收盘前半小时突然拉升,最终以15.36%收盘,盘中最高飙升至30%!而去年钱荒时该利率也只是处于30%上下,这令市场陷入紧张,难道钱荒又会再次卷土重来?
“打新股的资金量需求很大,资金冻结量数千亿!”上述券商策略研究员对本报记者称,上交所国债利率攀升是打新搅动。6月18日至6月23日,此轮新股申购登场,9家拟IPO公司开始吸金,“此次新规机构需全额缴纳申购款,所需资金很大。”
此轮IPO对市场资金抽血明显,据申银万国测算,6月18日累计冻结资金量约为1200亿元,之后逐渐增加,至6月23日达到顶点预计约5000亿元。
6月本身资金就需求量大,通常都会出现资金紧张。6月末半年报时点到了,各家上市公司报表都需要大量现金回表,同时银行本身业绩报表资金需求巨大。“银行业务主要是贷款目标,银行要放贷要有资金,就要拉存款,所以短期对资金需求大些。” 连平认为银行要吸存以达成考核目标。此外20日之前要上缴财政存款,几个时点赶在一起,市场资金需求一下子推高,而机构的头寸调拨未到位,造成了上述利率突然蹿升。
6月19日,上交所国债回购隔夜利率依然表现了旺盛的需求,开盘后利率一直高擎在15%左右,但到收盘后的半小时情势突然逆转,利率一直俯冲向下,截至收盘暴跌至2.5%,跌幅超过80%!而盘中交易最高见18%,最低甚至低至1%。“大量资金涌入之后,冲击了这个市场,很快将高利率打了下来。”一位银行业人士称,当时银行间的拆借利率隔夜不到3%,这么大的套利空间不可能看不到,但看到之后大量的资金去争夺高利率,瞬间便将之打落下来。
强流动性浇灭
机构打新出现的6000亿元资金需求,引发了局部资金短缺,在市场整体强大的流动性面前被很快填充。
“有一个传导时间,上交所国债回购出现高利率,因为那时机构资金头寸没准备好,拆入需求暂时得不到满足,但到了第二天,更多的资金发现后涌进来满足了流动性,所以利率就下来了。”上述银行业人士认为整体流动性相对宽松,很多资金调动过来争食高利率,而突然大增的流动性“浇灭”了高利率。由此上交所国债回购隔夜利率暴涨暴跌,从6月18日盘中最高30%摔跌至6月19日盘中最低1%。
经历了去年的钱荒,今年市场在应对方面早就出手。为满足6月大量的资金需求,央行近期已两次定向降准,市场估计定向降准和再贷款将释放资金总计2000亿元左右。去年钱荒之后,今年银行吸取教训,头寸方面早有所准备。
在连平看来,各家商业银行不会像去年一样再走老路,都不会做得太激进,“今年对同业业务也有规范,商业银行不会在这段时间在市场中掀起很大风浪。”
在承受高利率之痛的同时,机构还选择卖出手中的股票来筹集打新资金,紧接着A股出现了跳水。6月19日,A股出现俯冲,上证指数从开盘时的2054点,冲至收盘时的2023点,大盘如此低位跌幅仍高达1.55%。
西部证券研究员王璐认为,“IPO对资金面的分流,对市场形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6月19日,申银万国在给投资者的建议中称,“在大盘蓝筹股形成合力上涨之前,保持低仓位参与打新,仍是较为稳健的策略。”
上述券商策略研究员认为,无论是上交所国债回购利率上升,还是A股抛盘大跌,都是因为打新所需资金巨大而引发。
钱紧常态
上交所国债回购隔夜利率冲至30%掀起了大浪,但钱荒魅影仅虚晃了一枪,6月资金面回归至钱紧的“常规”之中。
6月年中时点,各种资金需求量特别大,资金相对平时还是出现了紧张状态。其中资金需求最大的是银行,银行必须在此期间大量吸存,并以此为考核目标在下半年再进行贷款,“整体6月份存款增长在一两万亿,大家担心月末借不到钱,今年时点提前来,所以这个月都有点紧,从6月份开始利率就往上了。” 上海某券商银行业研究员对本报记者称,这个月银行、股市对资金需求量都很大,但银行早早做好了准备,只是打新机构资金调配显得仓促。
从上海银行间拆借利率来看,各期限利率最近几天都出现了不同程度上涨,6月18日,隔夜、7天、14天期分别上涨3.90基点、4.30基点、94.30基点,其中跨半年时点的资金最为抢手,14天涨幅近百个基点至4.5%。截至6月20日,上海银行间拆借利率14天、1月期都分别迈上了4%、5%的区间,而6月之前分别徘徊在3%、4%区间。央行今年实行“利率走廊”机制,一切都处于正常可控之内。
此外,上交所国债回购14天、深交所国债回购14天也冲高至5%-6%上下。这在往年来看均属于正常的时点性钱紧。
“去年钱荒主要是银行做非标,包括大行都囤积流动性,今年这个现象消除了,今年做得没那么猛了,银行本身流动性不缺。”一大型券商银行业研究员称。
与去年钱荒时相比,今年6月市场利率仍算正常,如上海银行间拆借利率隔夜仍处于3%之内,而去年钱荒时曾狂涨超10%,当时 5%上下都属于“常态”水平。
在连平看来,相对其他时间每年6月资金都会相对紧张,但今年不会过于紧张,因为央行和银行都早已有了充分的准备。“如果接下来偏紧,央行还会有一些措施,所以说不可能重蹈覆辙。”
今年,央行对流动性管理也更加积极和主动,开始实行利率走廊机制,通过SLF、SLO和公开市场操作等组合工具来有序地维持银行间流动性和控制好利率水平。
“央行管理手段更加多样化,从市场利率来看,今年一直都处于较低水平。”在招商银行金融市场部高级分析师刘东亮看来,6月资金较紧正常,但不会出现类似去年的钱荒情况。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