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汽车正文

新飞度占位“85后” 瞄准“粉丝经济”

作者:翟亚男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4-06-07 00:18:00

摘要:距离新POLO上市不过5天,新飞度便直抵其大本营——上海,上演了一场同样迎合“85后”口味的上市秀。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翟亚男 北京报道
    距离新POLO上市不过5天,新飞度便直抵其大本营——上海,上演了一场同样迎合“85后”口味的上市秀。
    很明显,打着“新生”、“进击”旗帜的第三代飞度,不仅在宣传语上直接挑明了目标客户群,同时7.38万至11.28万元的价格和营销手段的与时俱进,也表明了其在“85后”市场占位的决心。
    可以说,借由新飞度,广汽本田已拉开了年轻化变革的序幕。
营销“触电”
    本田向来都因为保守而备受诟病,但是广州人活络的经商头脑有效地填补了这一块短板。在看到其他品牌纷纷进驻互联网并取得不错的业绩之后,广汽本田也不甘人后地成功“触电”。而新飞度就是广汽本田试水电商平台的第一款产品。
    5月8日,广汽本田天猫旗舰店正式上线,此后短短20天内,新飞度的订单超过1000个,创造了汽车电商的新纪录。据了解,新飞度在经销商店头的预售销量也不过5300辆。广汽本田副总经理兼销售本部本部长合先庆认为,像天猫这样的电商平台浏览量和交易量都非常大,是很好的第三方平台,可以承载很多宣传和营销的活动。“电商平台是现有渠道的补充方式,我们会根据车型卖点、时间节点推出更多营销活动,充分利用这个平台,未来还会延伸到包括大数据等更加深层次的应用。未来2至3年的时间,我们会逐步推进这些项目。”合先庆表示。
    2013年是汽车传统营销向网络营销转型的分水岭,而新飞度运用网络电商渠道,也是符合“85后”、“90后”年轻人网络化、娱乐化的大趋势。“这次只是在天猫旗舰店进行了新飞度的预售,未来还会根据产品定位和目标客户来确定是否在这个平台上销售。如果是面向‘85后’的车型,可以在天猫上做更多的营销。”合先庆补充道。
“粉丝经济”
    在《粉丝力量大》一书中,作者张蔷对“粉丝经济”如此定义:“粉丝经济以消费者为主角,由消费者主导营销手段,从消费者的情感出发,企业借力使力,达到为品牌与偶像增值情绪资本的目的。”对于这样的定义,不少合资品牌都深有感触。北京现代请出“都教授”、东风悦达起亚请李敏镐站台、新POLO借韩寒演绎“新青年”、致炫用“七彩代言人”渲染造势……不管效果如何,借助偶像的力量,的确非常直接地触到了目标人群的“痛点”。当然,主攻“85后”人群的新飞度,自然也不能错过这一场好戏。
    作为年度娱乐节目的重头戏,在今年《中国好声音》的镜头中,新飞度将以其官方唯一指定用车的角色露出。而随着《中国好声音》的开播,新飞度会和节目一起打造一个精准面向目标客户的娱乐营销平台。不过,已经进行到第三届的《中国好声音》究竟能吸引来多少眼球,是否还有新鲜度也是新飞度需要承担的风险。
    值得注意的是,“85后”不同于“70后”、“80后”,这一群体没有明显的共性特征,更加强调个性。也就是说,要想在这一群体挖掘“粉丝经济”,必须得对其口味,但在众口难调的客观现实下,车企只有对这一群体再次细分,才可能获得机会。
    不得不说,上海大众是做细分市场的高手,从新POLO“新青年”的定位和韩寒独具个性的代言人的出场,可以说瞬间秒杀了一大批略带“小愤青”特质的粉丝,目标群体非常鲜明。而致炫也一样,请出的7位代言人毕竟也是当年选秀节目里大浪淘沙出来的实力派。这对新飞度来说,都是很好的参考。赞助《中国好声音》可谓是大手笔,而如何让这一大手笔花得值,值得广本仔细琢磨。
产品为本
    可以看出,广汽本田的营销模式正在变得更加年轻。然而,正在发生年轻化变革的并不只是营销模式,广汽本田从内到外都在进行着同样的改变。
    “营销的核心首先是产品,离开产品谈营销是无意义的。面对现在年轻的客户群体,所有品牌都要转型,在产品开发、设计理念上都要改变,营销的理念也要改变,这是目前所有企业都在做的事情。”合先庆表示,新飞度的上市是广汽本田在面向年轻消费者创新改变的开始,后面还会有更大的改变。
    虽然“新生”是第三代飞度的广告用语,但是这个词语用在广汽本田整个企业身上也同样适合。合先庆表示:“面对现在的‘85后’、‘90后’客户,广汽本田已经制订了面向2020年的中长期战略规划,今后我们会不断丰富产品线,在营销方面也会继续进行转型。”作为最直接定位这部分群体的新飞度,广汽本田的期望值并不低。广汽本田销售本部副本部长森山克英表示:“我们希望新飞度一开始就能实现月销量5000至6000辆,但是预售期内的订单已经达到6300辆,所以这个起点目标已经达成。未来,新飞度将向月销量7000至8000辆发起挑战。”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