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确定因素笼罩A股
摘要:股市在进一步的恢复当中,1849点可以说是整轮熊市的极限低点。下半年的经济稳定预期增加、过高的短期利率的持续性较低、IPO进一步的延缓等,都属于市场的好消息。
券商 关注8月份经济数据结构性机会和风险并存
英大证券研究所所长 李大霄
股市在进一步的恢复当中,1849点可以说是整轮熊市的极限低点。下半年的经济稳定预期增加、过高的短期利率的持续性较低、IPO进一步的延缓等,都属于市场的好消息。从周期来看,6年的调整已经是A股历史上最长的调整了,世界上还没有只跌不涨的股市。从蓝筹股来看,估值已经较低,破净的大股票出现了,应该说拐点来了;从小股票来看,股价的上涨繁荣了市场的做多气氛,而且率先走出低点。从指数来看,除了上证还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底部,别的指数如深证、流通股指数等都表现出了大型复合底部。总之,总体见底,局部已经走强,结构性的机会和风险并存,看好接下来的走势。如果三季度经济数据和业绩能体现出进一步回升,则资产价格回暖也会获得支撑。
东北证券财富管理部副总经理 郭峰
上周,周期股上扬但没有持续,大盘正常调整。周五的暴涨行情也被证实为光大证券的错误操作,只是惊鸿一瞥。如果8月份的经济数据比较稳定,则接下来的行情会获得基本面的支撑。但市场上的不确定性因素也较多,如IPO重启的进程、QE退出的节奏、三季度末资金的紧张情况等,仍需进一步观察。在操作上,规避涨高了的股票。受国家政策推动的乳制品行业、信息、消费等板块值得留意。
信达证券研究所副总经理 刘景德
股指表现出先抑后扬,中间行情异动并没有确定的说法,但从基本面来看,后续调整在所难免。如果异动没有持续性利好,那么股指还是要下探2050点。股市上周大部分时间表现不强,主要是基本面的很多指标不能呈现出稳定预期,例如如果出口每月增长,连续三个月后股市必然不同;规模企业的盈利、大宗商品的价格等都是如此,不能持续性地呈现出确定向好的预期。事实上,市场个股还是比较活跃的,例如信息电子、通信、软件、节能等热门板块的小股票还会反复活跃。
基金 经济进入补库存周期警惕成长股调整风险
诺安新动力基金经理 赵苏
(截至8月15日,偏股混基过去一个月业绩排名第一)
展望下半年,宏观经济进一步走弱,新一届政府陷入调结构还是保增长的两难境地,在“保底”的前提下如何进行预调微调,如何对原有经济增长方式进行改革,在三季度召开的三中全会上应该会有答案。而在这之前,政策转向预期、改革红利预期都会出现,不排除市场无畏QE退出、通胀抬头和资金利率上行等流动性风险,出现反弹行情。但结构上对于成长股的选择需要更加谨慎,因此主题投资和板块轮动时点已经过去,三季度重点挖掘有市场潜力的个股。
板块选择方面,侧重于代表未来发展动力的行业,如科技、医药和高端装备制造等行业。
建信恒稳价值基金经理 许杰
(截至8月15日,偏股混基过去一个月排名第十位)
近期宏观、微观和政策层面都出现了积极的变化。7月份工业增加值和PMI超市场预期,而CPI低于市场预期;发电量和汽车销量高于预期,水泥价格淡季涨价,钢材价格和一些化工产品的价格出现上行。宏观数据和微观现象表现吻合,显示经济有可能已经进入一轮小的补库存周期。而从政策角度来看,政府稳经济托底的意图非常强烈。
然而由于各种因素的制约,经济很难进入持续的大规模上行的阶段,周期类股票上行的空间有限。
目前成长类股票整体估值过高,需要时间来消化。从更长的时间周期来看,成长性行业有望持续跑赢大盘。
银河蓝筹基金经理 徐小勇
(截至8月15日,股基过去六个月业绩排名第十五)
今年一季报和中报预告,大多数龙头成长股业绩增长符合或超出市场预期,因此强化了这些股票的上涨。但股票价格上涨可能已经超过基本面提高的速度,价值挖掘阶段已经过去,高股价带来的高预期可能越来越难以满足,需要警惕成长股的调整风险。
短期市场可能保持震荡态势,缩小大盘股与成长股的差距,并通过中报继续检验个股业绩与预期的不同,调整股票价格关系。中期看,影响市场发展的风险因素释放得还不充分,需要保持警惕。成长股的分化将成为市场的主要特征之一。
(郑桂兰 付刚 采访整理)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