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首页证券正文

*ST北生6年查不动

作者:张学光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3-08-14 22:51:00

摘要:8月9日,零七股份因涉及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证监会立案调查。

*ST北生6年查不动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张学光 北京报道
    8月9日,零七股份(000007)因涉及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证监会立案调查。而在此之前,从7月下旬以来的一个月时间内,已经先后有6家A股上市公司收到了证监会的立案调查通知书,这样的密度在此前极为少有。
    一家目前正在接受证监会立案调查的上市公司董秘向记者表示,按照一般程序,证监会在正式做出对一家上市公司的立案调查之前,其实已经进行了为期数月的前期调查核实,对于所调查公司的违规违纪事项基本确凿。
    但是,这些立案调查的处理结果会怎样呢?
    2007年7月30日,广西的北生药业(600556)因涉嫌证券违法违规被证监会广西证监局立案调查,然而时隔6年之久,直到公司在今年编写2012年年报时,仍旧只能陈述为“直到2012年12月31日,这起案件仍未结案”。而此时的*ST北生,早已连续5年资不抵债,处于退市的边缘。
    除北生药业之外,目前已经被证监会立案调查超过3年还未做出结论的,还有紫金矿业(601899)和莲花味精(600186),此外,证监会对国恒铁路(000594)、紫鑫药业(002118)和汉王科技(002362)三家上市公司的立案调查,也已经持续将近2年,至今均尚未得出结论。
    不少上市公司的调查最终不了了之,一些上市公司的调查可能长达数年之久,甚至有些调查的上市公司已经退市了,证监会的行政处罚还没有做出来。按照目前的投资者维权途径,如果没有证监会的行政处罚,投资者又很难直接通过民事诉讼获得赔偿。
监管的秘密
    8月初,在最新一期的《求是》杂志上,证监会主席肖钢撰文直指目前证券监管体系的不足和障碍,肖钢甚至直接拿出了证监会的办案数据,“近年来证监会每年立案调查110件左右,能够顺利作出行政处罚的平均不超过60件。每年平均移送涉刑案件30多件,最终不了了之的超过一半。”
    对于这其中的原因,肖钢认为,有“地方保护主义”,也有“人情世故”。
    根据记者通过对上市公司公告统计,从今年年初以来,总计有19家上市公司对外披露公告称接到了证监会的立案调查通知,不过截至目前还尚未有一家公司完成调查。
    事实上,证监会对于上市公司的调查时间,基本都在一年以上,而这其中也不乏个别调查,长达数年以上仍未结案。
    莲花味精的证券部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当初的调查是由河南证监局方面负责的,而对于公司的调查取证也早已经结束,至于为什么到现在还没有结论,他们也不太清楚。
    除了莲花味精之外,记者致电其他几家被调查上市公司,其均表示目前证监会对他们的调查取证工作已经结束,至于为什么没有结案,他们同样也不得而知。
    “这个事情涉及到一个信息披露的问题,在上市公司没有正式发布公告之前,包括证监局也不能以任何形式泄露相关的调查情况。”河南省证监局相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而据此前一家被调查上市公司的董秘向记者透露,一般来说证监会在调查完成之后都会和公司的领导做一个沟通,但是至于沟通的内容,外界不得而知。
    “即便是私下沟通,他们也不会明确地说将来会受到什么样的处罚,有些时候这个事情会很大程度上受到外界舆论的影响。”上述董秘告诉记者。
    这些所谓的内部沟通,对于外界投资者而言仅仅是猜测,但是从绿大地(002200)等一些已经处理完结的上市公司违规案件来看,确实存在舆论压力影响办案效率的因素。
滞后的调查结论
    上市公司一旦被证监会立案调查,公司股票价格会出现剧烈波动,这其中,上市公司将会受到什么样的处罚将是决定性因素,而作为投资者,所能够获得的有效信息,只有通过上市公司的公告。
    “事实上这对投资者是很不公平的。”北京盈科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律师臧小丽认为,很多上市公司的违规违纪问题,在证监会启动调查到最终做出处罚决定期间,作为投资者始终处于一个信息不对称的境地。
    按照目前实施的最高院司法解释,投资者要向上市公司起诉赔偿,必须要等到监管机构对上市公司做出行政处罚之后,投资者才能向上市公司所在地法院提出法律诉讼,而这个时间持续往往长达数年之久,投资者在维权期间的时间成本过高。
    此前,绿大地在2009年被曝出财务造假,证监会启动立案调查是在2010年3月份,而等到证监会正式作出处罚决定,已经是2013年的5月30日,但是据记者向相关代理律师求证,到目前为止,云南地方法院仍旧尚未受理投资者对绿大地的索赔诉讼。
    而在长达4年多的时间里,绿大地已经变身为*ST大地,公司的股价也已经距离事发时跌去了70%多。
    “比如像万福生科(300268)这样的案子,人家上市公司自己都已经承认了,同时对于所涉案的细节也已经被证实了,可是在证监会做出正式的处罚之前,按照现在的行政处罚前置的诉讼要求,投资者就无法及时启动法律诉讼要求赔偿。”臧小丽表示。
    5月23日,万福生科对外发布公告称,公司在日前收到了证监会的处罚事先告知书,此时距离2012年证监会启动对万福生科的立案调查已经过去8个月时间。由于受到舆论压力以及证监会内部改革等因素的影响,能够在8个多月的时间就做出行政处罚,已经是少有的了。
    “这种事情从调查的过程来说并不复杂,一般都是很快的,但是我们只是在会里人手不够的时候协助调查,至于最终的处罚决定都是在会里,我们地方上是没有这个权力的。”一位地方证监局负责上市公司监管的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最近会里已经决定将一些案件的处罚权下放到地方证监局了,具体什么时候公布消息,可能等出了细则应该就可以推行了。”上述证监局负责人告诉记者。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