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首页证券正文

美股向左走,A股向右走?

作者:李叶

来源:

发布时间:2009-03-14 21:22:00

摘要:美股向左走,A股向右走?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李 叶 北京报道

   此跌彼涨、此涨彼跌。A股与美股似乎再也没有了“同呼吸共命运”的旅程,虽然偶有交集,但大方向上还是各自演绎分道扬镳的行情。
    连日来,当美股持续暴跌时、A股便保持活跃上涨,而当美股连续上涨时,A股似乎为表现出与美股差异,偏偏要下跌。本报记者观察盘面发现,截至3月12日晚,美股连续第三个交易日走高,道指恢复7000点之上,收于7170.06点,10日晚美股创近期最大日涨幅,大涨5.8%,而A股却连续两天震荡向下。
    国信证券海外市场策略分析师崔嵘认为,A股本轮没有立即跟随美股上涨,一部分原因是前期A股在海外大跌的时期相对表现平稳。而安邦咨询公司宏观经济资深分析师端宏斌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A股就不该跟着美股走,股市是反映经济的晴雨表,很显然中美两国的经济基本面是有很大的差异的。”
分手 形同陌路
    虽然没有公开宣布,“分道扬镳”却早已是事实。据记者观察,自2008年上半年起,A股与美股就表现出不和的迹象。
    进入2008年,尽管美国次贷危机在2007年就已经发生,中国的投资者还没有从连续两年涨幅翻倍的大牛市迷梦中走出来,不过市场已经提前预警,年初就进入了下降通道。然而,美股市场已经处于危机之中,前期的下跌已经结束,2008年初跌破13000点之后在12000点关口徘徊了半年之久。而A股却在这半年中全速下跌,近50%的跌幅居全球之首。
    步入2009年以后,A股与美股仍然没有“和好”的迹象。随着美国金融海啸的加剧,美国资本市场的问题逐渐凸显,加之雷曼兄弟等金融机构破产的刺激,2009年初,道指屡创新低,即便是奥巴马大声疾呼,市场并不买账;而据记者粗略计算,截至目前,A股市场已经上涨了约14%。
    不过,本轮行情中,A股市场在创造了2月17日的2470点高位之后,一直在震荡徘徊。3月12日,上证指数收于2133.88点,跌0.24%,而美股市场却在本周二创造了单日最大涨幅,除中国大陆不为所动之外,亚洲其他市场如中国香港恒生指数、日本东京股市等都出现较大涨幅。
    端宏斌对于A股与美股的分手持支持态度。他向记者解释说:“A股根本就不应该追随美股而动。从长期看,两者并无瓜葛。长期来说股市反映出是经济基本面,很明显中国和美国的基本面并不相同。之所以会形成A股受牵制的格局主要是因为市场一些人认为A股会跟随着美股,并且照此进行操作,人为造成A股和美股的联动,这就是证券市场复杂性的根源。索罗斯说的金融市场‘反射性’正是对此的指代。”
    为强调A股与美股性质的不同,端宏斌举例解释,中国是快速发展的新兴市场,美国是日渐迟暮的老牌强国。道指已经跌破十多年来的低点,而A股相对于998点的世纪低点还有一倍有余的涨幅。
    宏源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房四海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也表示:“美股主要是受欧元的制衡,跟A股没有直接联系,只是通过港股传导到A股,很多国际大盘股都是A+H的模式,所以美股在影响到H股的同时会间接对A股产生一些影响。”
暧昧 藕断丝连
    然而永远你向左走、我向右走,似乎并不容易做到,美股与A股也曾经有过交集,至于以后是否能够真正“复合”也成为业内人士关注的焦点。
    2008年10月份左右,美国市场迎来了大规模霜降。雷曼兄弟倒闭、美林被收购、高盛要求转为商业银行、美国5大投行已经消失,以及全球最大的保险公司AIG乞求政府救助。人们终于意识到美国的次贷危机已经演变为全球金融危机。
    受此不利因素影响,全球股市出现大规模的暴跌。危机源起地美国股市创下多年来的最大月跌幅,时光倒转回到10年前的水平,道琼斯指数从破万到破九直至破八,一路来到7000点。而此时的A股也选择急剧下跌与之“共患难”,上证指数去年10月份探至1664.93点的阶段性底部,当月跌幅创14年来新低,高达24.63%。
    这也足以看出A股与美股之间的暧昧关系。因此,端宏斌也承认,短期来看,A股可能和美股还是有一定联系的。但他坚持认为,美国股市对中国股市的控制纯粹是心理学意义上的。
    长江证券资深宏观经济分析师钟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表示:“美股与A股看似脱离了关系,实际上还存在一定的关联。在全球化越来越迫切的时代,美国作为中国最重要的出口国,对于中国市场的流动性有一定的影响。”
    他还进一步解释说,目前两者之所以各自独立,是因为美国的金融危机已经对实体经济造成一定的打压,金融体系的修复需要一定的时间,而中国的金融体系没有任何大问题。这也是中国市场本轮反弹的主要原因。而美国市场近期有反弹的迹象也是因为其金融体系在逐渐恢复。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