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市调查数据消费者是否买账?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翟亚男
如果说中国本土的汽车市场不太成熟,汽车媒体也不太成熟,所以各类评选现在还难分良莠的话,那些在国外已经有几十年成功经验,被口碑相传当做行业典范的名牌调查机构进入中国市场后,是否就能树立起行业的标准呢?
也不然,比如拥有近40年历史,在美国尽人皆知,在汽车报道中被奉为铁尺,同时成为汽车企业追求目标的J.D.Power用户满意度调查,一进入中国也陷入了尴尬境地。结果一公布,业界反映强烈,厂商、专家、媒体的质疑和批判劈头而来,一夜间成了变味的调查。
其实按照常理分析,我们都会知道,调查机构与媒体在公信力和独立性方面有着相近的属性。媒体有广告客户,而发表的报道则要求代表客观公正;调研机构既有定制调研的大客户,又自己花钱做公开性调研,前者是盈利的来源,后者是影响力和立命之本——而这中间的屏蔽做得好不好,只有当事者自己清楚。
J.D.Power中国总经理约翰·韩夫利说:“我们自己出钱做调研,而不只是用客户的钱。因为对媒体公开的信息其影响力是最大的。这时独立性就显得非常重要,必须保证道德的完整性与独立性不受到任何其他的影响,不会受到来自制造商的压力。如果40年来的独立性放弃了,对我们来说是最不可弥补的损失,我们有非常严格的质量控制体系保证不能发生这样的事情。”
他同时认为:“中国的市场一方面在迅速增长,另一方面仍是发展中市场,这时的信息是最重要的资产,但中国企业面对信息却总是不踏实,不信任。”
北京新华信市场研究公司客户总监王冠珠表示,汽车作为耐用消费品,其购买的决策过程需要非常慎重,但同时又很难做到纯粹的理性,因此“满意度调查”就显得非常重要。
“国内的汽车市场调查很多,但规模做得大的、结果做得客观准确的并不多。”清华大学汽车工程系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夏群生表示,满意度调查是否公正、客观,是企业和消费者都关心的问题,这也是消费者作为今后购车参考的前提。
一位沈阳汽车经销商向记者透露,目前国内很多厂家对经销商的考核都委托J.D.Power来做,厂家根据报告决定年底给经销商的利润返点。在业内专家看来,权威调查结论完全可以左右消费者和潜在消费者的购买行为,进而对厂商的生产和售后服务产生极大影响。因此,厂商对调查重视程度正不断提高。
有影响力的调查和测评必须是客观、公正的,而只有客观、公正的调查和测评才有影响力。这句“绕口令”应是第三方调查机构的生存准则吧。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