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首页证券正文

新股发行改革的目标是什么

作者:金水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3-06-21 23:29:00

摘要:6月21日是证监会新股发行制度征求意见稿最后截止时间。让投资者有些失望的是,新股发行制度改了很多次一直没有触及问题的本质。
金水
    6月21日是证监会新股发行制度征求意见稿最后截止时间。让投资者有些失望的是,新股发行制度改了很多次一直没有触及问题的本质。新股发行制度总原则是要进行市场化和法制化改革,但这次新股发行制度加强了行政管制和审批,与国务院简政放权,发挥市场主体作用的改革思路有些不一致。
    新股发行改革的目标是什么?我们无法从征求意见稿中看到一个清晰的目标,只是把维护股价稳定的任务交给了发行人,实际上是纵容发行人和机构炒作中小板和创业板留下了一个口子。今年以来,创业板的飙升也许就是和这一政策有关系。
    实际上,是政府指导价格发行,还是市场化定价发行,这都不是最核心内容。新股发行制度改革的目标是要建立一个能够保证定价公平合理的新股发行制度。
    长期以来,新股发行的标准和门槛由证券监管部门制定,具体到新股发行的批准也是证券监管部门来核准,也就是说管理层制定选秀标准,并负责选秀,在新股发行定价环节却不管了,实行市场化定价。过去,新股发行有政府指导价,是不会出现“三高”发行的,仅在定价环节搞市场化结果导致创业板的“三高”问题,所以说,市场化改革是有前提条件的。
    新股发行三高问题还不是最棘手的,在这样一种新股发行制度下,造假上市更是一个普遍现象。发行人从自己利益最大化的角度考虑把主要精力放在如何以最低成本和最优的策略通过监管部门审批,并卖出一个很好的价格。中介机构和发行人利益是一致的,中介机构有动力帮助发行人来实现这个目标。在这场猫和老鼠的游戏中,发行人和中介机构投其所好,按照上市的各种条件反向制作公司的财务信息,采用各种看起来合法的路径包装公司业绩,结果是老鼠打败了猫。
    为何老鼠能够通过猫的防线并打败猫呢?因为造假的成本很低,惩罚力度不够大,监管部门没用自身利益机制来抓老鼠,它们只是执行文本格式审查,不是实质性审查。
    发行监管部门把过多的经历放在了审批上,监管的力度反而减小了。在新股发行审批上证监会需要大胆简政放权,交给市场主体来发挥作用,既然要让券商和中介机构承担责任就应该赋予他们相应权力,中介机构觉得哪些企业符合标准能够发行股票,投资者也愿意买,就让他们发行新股,交易所觉得这家公众公司符合挂牌上市条件,就可以接纳它挂牌上市。
    证监会需要把大量人力投入到发行的监管上,对造假上市、操纵发行价格和损害投资者利益的行为进行查处,甚至可以允许类似浑水的市场监督力量来协助监管,万福生科造假案开创中介机构先赔付机制需要制度确认,给予造假的中介机构和发行人重罚,严重的追究刑事责任,允许投资者集体诉讼获取巨额损害赔偿,解决了监督者的利益机制问题,猫打败老鼠是一件很轻而易举的事。
    新股发行制度改革的核心是加强和改善监督,放手发行审批和上市的权力,创造一种公平合理的定价制度。市场买卖双方决定价格,长期资本自愿长期锁定的资金还可以获得一个折扣价,采用竞拍的方式定价,也可以协议定价,网上竞价参考网下协议认购价或竞拍价。新股发行公布一个各方认可的定价依据,难以定价的公司也可以采用政府指导价。定价环节是新股发行的核心,定价是否公平合理需要接受公开透明的监督,取消参与报价的身份限制,任何机构和个人都可以参与报价和认购。
    监管部门需要查处定价过程中的人为操纵和损害投资者的行为,为防止发行人追求短期利益,还可以将发行人的定价规范与变现、再融资等联系起来,并明确欺诈上市造成投资者损失的具体赔偿、股票回购和惩罚的相关办法,通过严厉的奖惩制度提高造假上市的成本,保证制度的约束力。新股发行制度需要明确鼓励优先股融资,制约发行人滥用股权融资圈钱,树立投资回报意识,丰富融资结构,为长期资本获得可投资标的。(作者为本报编委)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