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首页证券正文

日本巨量宽松祸福

作者:叶青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3-05-15 22:40:00

摘要:自日本央行公布大宽松政策以来,日本本国投资者正在改变以往的操作策略,逐渐加入卖出日元资产的行列。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叶青 北京报道
    自日本央行公布大宽松政策以来,日本本国投资者正在改变以往的操作策略,逐渐加入卖出日元资产的行列,正是这种扭转的势头令日元进一步贬值。5月10日,美元兑日元汇率突破了1美元兑100日元这个重要的心理价位。截至5月14日记者发稿时,隔夜美元兑日元外盘最高已经升至1美元兑103日元,这是雷曼倒闭以来的最高水平。
    据日本财务省发表的数据显示,日本投资者在4月27日结束的那周净买入2040亿日元的外国债券,而接下来的一周又净买入3100亿日元外国债券。在此之前,日本投资者一直利用日元最近的贬值,作为出售外国资产的机会,这与预期相反。如果日本的散户大举做空日元,日元可能进一步走弱,这样保守预计美元兑日元年底以前可能达到110。
巨量放水
资金出逃仅是序曲
    记者发现,日本央行准备启动印钞机前,已于今年3月突然掀起了一股买进黄金的热潮。由于自日元于去年10月初踏上贬值之路起计,“以日元计价的黄金”震荡走强,日元汇率跟金价曾经一起下跌,但前者幅度远大于后者,市场预计日后“以日元计价的黄金”仍会走强。因此,日本人开始买黄金不足为奇。
    同时,今年4月4日,日本央行宣布提前实行每月购买资产7万亿日元的开放式QE。数据显示,日本4月M2货币供应同比增加3.3%至844.5万亿日元,同期M3货币供应同比增加2.6%,正是安倍强力宽松和大量财政支出的结果不断促使日元贬值。
    随着安倍经济学效应逐渐显现出来,美元兑日元已突破100大关,这为日元进一步下跌奠定了基础。对此,金顶集团研究中心经理聂鼎认为,这轮日元下跌的推手是对冲基金,今年年初抛售数十亿日元的交易也是他们所为,而日本本国投资者当时还不是日元的主要卖家。
    日本资金外流和日元兑美元创新低并非偶然的巧合。虽然现在仅有两周的数据显示部分日本资金正在外流,但这可能预示着日本资金大举出逃海外的开始,接下来将有保险公司和养老金等大型机构紧随其后。尽管在日本央行行长黑田东彦的新政策之下,日本股市上涨,房地产价格提升,国内经济似乎正在渐渐复苏。
    日元的大幅贬值,遭到不少人诟病。很多新兴市场担忧,对发达国家过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可能会造成负面影响,尤其是日本在“安倍经济学”下推出的激进货币政策。日元贬值会加剧“货币战争”,日元贬值是1997年亚洲货币危机和亚洲后续经济衰退的直接诱因之一。日本央行如果失控于大规模货币宽松政策,就会出现通胀恶化和愈发不可持续的债务危机。
    事实上,日本的巨量宽松对中国影响巨大。对此,广东中矿财富贵金属经营有限公司首席风控官李欣认为,日本的量化宽松政策显著地压低了日元汇率,造成人民币汇率继续较快升值。从历史数据看,人民币汇率与中国出口具有很强的相关性,人民币汇率升值将会显著地遏制中国出口增长。
    另外,大量的套利资本可能改变中国短期资本流动的方向。统计显示,中国一季度外汇流入导致中国金融机构新增外汇占款高达1.2万亿元。由于市场流动性的大幅增加终于促使央行公开市场重启央票这一回笼工具,这初步暗示出中国政府对当前经济复苏疲弱格局的容忍。
    尽管央行公开市场上周四重启三个月央票发行量仅100亿元人民币,规模不大,且远低于公开市场当日370亿元的28天期正回购量,但这彰显央行决意回笼流动性的政策不放松的倾向。这对中国下半年的实体经济可能会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
    据天一金行分析师肖磊介绍,日本贸易逆差连续三个月收窄,在国内消费波动不够明显的情况下,贸易逆差的收窄很大程度上说明日元的贬值促进了出口,对日本经济有一定的作用。当然,名义上来说日元的宽松主要是应对通缩,通缩归根结底还是发展问题,出口增多,企业利润上升,民众收入增多,消费开始启动,通缩自然就会得到遏制。
两倍于美国QE 福祸双行
    众所周知,通货紧缩就像一个紧箍咒,数年间一直困扰日本经济前行。同时,由于通货紧缩对经济造成的损害远远大于通货膨胀,一旦通缩和庞大的负债结合起来,必然造成严重的财政问题。庞大的财政问题则又加剧通货紧缩,从而令经济复苏罩上阴影。
    另外,过去20年日本国内的投资机会非常少,这一点很可能在年龄结构显著改变之前维持不变。不过有市场人士认为,日本的新政策跳过了需求,而直接扑向流动性问题上是舍本逐末。在全球经济日益一体化的今天,依靠单边货币贬值,注定只能获得短暂的出口繁荣。
    过多货币留存国内,不仅助长了资产价格泡沫和通货膨胀,而且还延缓了经济结构性问题解决的时机。日本产品出口地主要集中在欧洲和美洲,而两地经济增长前景惨淡,汇率贬值很难达到目的。日本在推出量化宽松政策之后,如果经济依然停滞,可能会陷入严重滞胀困境。
    也正因如此,自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至去年底,日本就进行了11轮量化宽松,但效果却着实有限。日本的核心通胀率已有20年低于2%。为了终止这漫长的通缩,实现2%的通胀目标,黑田东彦一上任就宣布执行每月购买资产超过7万亿日元的开放式量化宽松,并表示基础货币余额在2014年底前将几乎翻倍至2.9万亿美元。
    对此,聂鼎认为,如果按调整过的GDP计算,日本央行此番资产购买量相当于美联储当下所推量化宽松的2.2倍。作为全球经济火车头的美国,经济一直复苏不力,这对依赖美国经济带动的日本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面对日本庞大的宽松计划,肖磊认为,虽然所有的量化宽松资金都会进入到实体经济,但进入的比例是各不相同的。就目前情况来看,实体经济已经无法从经营环境和预期利润方面吸引资金,更多的资金其实直接进入了资本市场,包括日本股指的持续升温也是资金流产生变化的结果。
    聂鼎也指出,从当前看未来日本经济的风险要素主要包括:欧债危机继续加深、日中关系持续恶化、美国跌下“财政悬崖”、地缘风险等导致的原油价格上升和日元汇率持续高企。日本政府对日本央行施加更大压力,试图通过货币政策帮助日本经济摆脱困境,但这容易引发日本国债信用被大幅下调等风险。一旦长期国债收益率快速上升,日本版债务危机可能不期而至,这将给日本经济和金融市场带来灭顶之灾。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