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正文

“厚版”国家账本背后

作者:吴丽华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3-03-16 00:48:00

摘要:在3月13日播出的央视“两会1 1”栏目中,主持人白岩松表示,财政部新闻发言人及预算司副司长就预算报告专门与他进行了沟通,这不仅是对媒体的一种尊重,另外也能够感受到这些年来,“预算报告能不能得到很好的审议”也是对财政部的一种压力。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吴丽华 北京报道
    在3月13日播出的央视“两会1 1”栏目中,主持人白岩松表示,财政部新闻发言人及预算司副司长就预算报告专门与他进行了沟通,这不仅是对媒体的一种尊重,另外也能够感受到这些年来,“预算报告能不能得到很好的审议”也是对财政部的一种压力。
    很快,这一报道被转载到财政部官网的显著位置,而与这形成对比的是,今年预算报告支持率的下降。
    3月6日,政协小组讨论中,全国政协委员、人大预工委副主任黄建初在发言中指出,在2013年提请人大表决的6份报告中,预算报告的赞成票首次跌落到了最后一位,支持率下降到80%以下。
    “我在人大工作了三十年,这种情况是绝无仅有的,不得不说这是一个信号。”黄建初表示。
    信号背后反映出今年预算报告的变化,这份被称为“国家账本”的报告今年最直观的变化就是厚了不少。与去年相比,今年报告正文部分由去年的35页减少到26页,字数从18000字减少到14000字左右,同时报告附表、附图数量比去年增加了11张,总数达到35张。
    而这些细微的变化折射出的是整个国家财政收支情况的变化。
变厚的报告
    “昨天我看到有代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预算报告从18000字减少到14000字,体现了改进文风的要求。”3月7日政协经济组的讨论中,全国政协委员、审计署副审计长董大胜的这句话引起会场内的一阵笑声。
    董大胜指出,实际上预算报告好不好不能用文字的多少衡量,而是应该看是否能够满足人大代表和公众审查预算资金的需要,而且很多国家的财政预算报告都是很厚的一本书。
    从这一点说,今年的报告有了积极的变化,虽然前面的正文部分有所减少,但是报告附表、附图数量比去年有所增加。
    每位人大代表拿到的预算报告材料,除了这本70页的“薄版”报告外,还有一本更详细的“厚版”预算报告草案。今年预算报告特别增加了正文相关内容与草案页码对照的关系表,以便于代表审议时对照查阅。
    不过,在全国政协委员、上海财经大学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院长蒋洪看来,虽然今年财政预算有了一些积极变化,但是更大意义上是形势上的变化,实质变化并不大。
    3月11日,他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增加了一些图表,更加通俗化,但在具体性和公开化上并没有太大进步,线条还是比较粗,按照支出功能分类只到类,没有具体到项,而且缺少经济功能分类。
    事实上,财政部门在编制预算时,会按照两套分类体系对所有的支出进行分类,一套是功能分类,比如教育、卫生、国防、环境、公共安全;另一套是经济分类,比如工资、奖金、福利、差旅、接待、会议、用车、出国等等。
    在我国现有的预算体制下,设有类、款、项、目四级科目,逐步细化财政收支情况,除了按职能分类的粗线条的类、款项目之外,支出功能项级科目还根据预算细化和财政支出统计分析的需要,采用了按职能、活动、分行业和资金用途四种不同的方法进行分类细化。
    在这一体系下,细化到一个小学支出了多少钱、人大会议代表培训支出多少、某个项目的具体支出等都能够看到,只是现在包括两会代表在内的公众还看不到如此细化的预算表。 
    从2010年,两会开始提供预算的细化材料,包括部门预算等,一位每年都能拿到相关材料的业内专家告诉记者,目前这些部门预算只是细化到款,重点支出到项。 
    蒋洪则告诉记者,据他所知即使在详细的材料中也没有按照经济分类的资料。在小组讨论中,现场翻阅详细材料的董大胜也表示,预算报告和相关的材料还需要进一步细化。
全口径预算框架
    今年报告在反映公共财政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三大类预算的同时,首次编报了2013年全国社会保险基金预算,这一变化被认为是中国已初步形成了全口径预算决算的体系框架和审查监督机制。
    “今年四本预算全部出现在预算报告中,第一次实现了我国政府预算体系的完整编报,更加清晰地反映国家财政整个盘子的收支安排情况。”全国政协委员、中央财经大学校长王广谦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不过,蒋洪指出,就预算公开情况来说,大家能不能看懂,能获得多少有效信息就很难说了。例如,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现在编制得还非常笼统。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经济法教研室主任朱大旗则指出,在国家预算的编制中,政府的公共预算编制得相对规范一些,而政府性的基金预算的编制,只是纳入了财政项目的管理,并未纳入严格意义上的预算管理中。
    朱大旗根据公开的财政部预决算报告算了一笔账,如果只计算公共财政收入,我国的宏观税负大致为20%,如果加上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这一比例则达到30.73%,如果再算上今年新增的社保基金预算,宏观税负则会达到36.485%。
    据此他指出,全口径预算或是只搞一部分预算,哪一个更能全面反映出政府到底能够主导花多少钱,其中的差异其实相当大。
支持率下降
    预算报告变化的同时,外界的反馈也在变化。
    2013年3月14日,438票反对、131票弃权的表决结果,使得今年预算报告的支持率首次跌至80%以下,预算报告首次替代“两高”报告成为支持率最低的审议报告,这在全国人大工作三十多年的黄建初看来,是绝无仅有的。
    蒋洪指出,这说明人大代表包括公众对预算报告的认可度在降低,对预算信息公开的重视度越来越高。
    “今年财政部态度变得很好,还主动联系代表委员参加座谈会、说明会等,说明财政部现在很重视这种情况。”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叶青说。
    这能否带来表决中票数的变化还有待观察,不过今年有很多新的代表委员,可能对投票结果也会有一定的影响。
    “减税不够、透明度不足、支出绩效有待提升,这些方面的因素综合在一起,可能是导致人大表决中反对票数增加的原因。”去年投票表决后,全国政协委员、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贾康接受记者采访时曾表示。
    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贺铿认为,“如果财政体制不改革,明年反对票还会更多。”
    许多正在参加两会的全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都注意到,3月5日由财政部提请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的2013年预算报告草案中的一段话,“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和三公经费,加强对会议费、差旅费和公车的管理,努力降低行政成本。”这段话在最近几年的预算报告草案中都会出现。
    但是叶青认为,预算报告中一般性支出并没有减少,看不出压缩一般性支出和三公经费。在中央提出“八项规定”,倡导节约新风的背景下,这一部分支出应该有所减少。
    2013年全国公共财政支出预算安排情况则显示,一般公共服务支出预算数为上年执行数的102.9%。
    叶青指出,税收负担重、财政支出公开、支出效率低、三公经费较多等,都是人们对财政报告满意度降低的原因。
    在预算的经济分类信息当中,三公消费的信息可以展现,但是现在的预算报告中,只看到了功能分类信息。 
    蒋洪解释说,在预算支出的经济分类信息里,有些科目直接反映了三公经费,比如接待费、公务出国(境)费用及车辆购置、维护费用支出,但现实中不是所有的三公经费都放在这三项支出里。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