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银美林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陆挺:经济复苏 继续看好A股
摘要:尽管3月5日金融股又带动大盘逆转,但投资者仍然困惑牛市是否从此改变。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金水 北京报道
正在召开的两会《政府工作报告》将2013年中国经济增长设定为7.5%,通胀控制在3.5%。但是,“国五条”启动的新一轮房地产调控成为中国经济最大的不确定性,一出台就引发股市和大宗商品暴跌,尽管3月5日金融股又带动大盘逆转,但投资者仍然困惑牛市是否从此改变。记者采访了美银美林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陆挺。
《华夏时报》:最近,日本和英国要搞大规模宽松,货币战争一触即发,美国又忙于财政悬崖,欧元区意大利选举悬案,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明显增多。你们对2013年全球经济走势的基本判断是什么?
陆挺:全球经济对中国影响很大,中国对全球经济影响也很大,中国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实际上很多方面都是第一,尤其是大宗商品方面,是全球第一大消费国,也是第一大生产国。我们对全球经济的总体判断是今年全球经济增长会低于它应该达到的速度。我们预测美国经济增长1.5%,低于去年的2.2%,美国经济到明年才会反弹。我们看到欧洲意大利选举出现动荡,大家又开始担心风险,避险投资又回到了美元上,美元开始走强,黄金和大宗商品下跌。我们预测欧洲经济今年和去年一样是负增长,日本经济比欧洲好一点。
《华夏时报》:债务悬崖和QE退出是今年美国经济最大不确定性,但是,道琼斯指数已经创下金融危机以来的新高,美元走势也很强,为何金融市场并没有看到这样的负面影响?
陆挺:美国经济主要问题是政府财政悬崖这一块,财政悬崖的问题从去年底以来并没有解决,但它不会影响美国经济增长,对投资者信心会有影响。实际上,从2009年以来,美国家庭负债水平一直在下降,美国家庭总负债与收入比从金融危机前的130%,下降到110%多一点。主要原因是美联储量化宽松降低了美国家庭偿付的利率,美国家庭月支付的各种债务支出占收入比例从金融危机前的14%下降到目前的10.5%左右。美国家庭负债改善带动了房地产行业的复苏。2012年美国房价上升了6.5%,超过中国统计局公布的中国房价上涨速度,美国30年住房抵押利率只有3.3%,只有中国的一半左右,美国新房和二手房库存量很低,只够销售4个月,大家对美国经济都比较乐观。现在大家对美国QE退出也有担心,但我们认为,由于美国失业率仍高达7.9%,通胀压力也不大,因此美联储不会很快退出QE。当然长端利率可能有所上升,但这是经济复苏的正常表现,并将推动资金从债市向股市流动。
《华夏时报》:美欧日三大经济体都不是太乐观,你们如何判断今年中国经济增长?
陆挺:我们对今年中国经济的判断是前高后低,具体说,我们认为一二季度经济增速将反弹至8.3%,下半年则下降到8%左右。去年中国经济增长一路下滑,从一季度8.1%下降到三季度的7.4%,四季度反弹到7.9%。经济增长速度下滑伴随着大宗商品需求的担心,有时候甚至是恐慌。对于今年中国经济增长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是前低后高,高点会出现在三四季度;而我们认为今年中国经济增长是前高后低。作出这一判断的理由是今年全国工业企业盈利的增长是上半年见底,下半年放缓。去年中国股市表现很糟糕,不仅因为经济增长速度下来了,除去银行之外,非银行的一些企业盈利下降了16%。去年四季度中国企业盈利回升,出现20%的增长,A股12月份也涨上了。而今年经济增长上半年可能达到峰值,下半年会下来;通胀水平刚好相反,前低后高,上半年通胀水平在3%以下,下半年会超过3%。今年经济增长速度还是全球最快的国家之一。但今后十年中国经济不可能再维持高增长,从2011年到2020年,中国经济增长速度可能下降到百分之五六这样的水平。中国在2000年的时候消耗了世界上15%的钢铁、铝和铜。去年,中国消耗了世界50%的钢铁、铝和铜。如果今年全国性投资冲动一下就不得了,各种大宗商品价格上升比较快,环境破坏和资源瓶颈就会显现出来,中国现在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了。中国经济从去年9月份开始恢复增长才几个月,铁矿石价格就上涨了70%。
《华夏时报》:去年,企业盈利水平出现比较大的起伏,今年,中国企业的盈利状况是否会得到持续改善?
陆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销售增长2012年的确在下降,盈利在2011年到2012年有一个暴跌的过程,这种暴跌直接影响到大宗商品价格和股市。去年夏天国际上对中国经济判断产生了分歧,主流观点认为,企业盈利负增长是因为中国企业产能过剩,劳动力成本上升,缺乏自主创新,工业企业丧失了全球竞争力。
我们认为,企业盈利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去年上半年大宗商品价格下跌,企业库存使用的原料是大宗商品高价位买入,但产品却在低价位卖出,这就产生了亏损。去年下半年正好反过来,大宗商品价格反弹,但企业使用的原材料却是上半年以较低价位购入的。而且大宗商品价格上升也驱使企业回补库存,提高了需求,加上比较有利的基数效应,这些因素加在一起,去年四季度企业盈利水平就出现了比较大的反弹。
《华夏时报》:最近“国五条”对地产的宏观调控又开始了,货币政策也出现一些收紧的迹象,这是否意味着牛市的结束?
陆挺:中国经济关心两个因素,一个是房地产,一个是货币政策。“国五条”最有力的地方就是针对房产增值所征收的个人所得税。但是,新一届政府搞城市化不可能在各个地方搞限购,而是更多扩大土地供应,现有限购措施不会放松,有的地方会加强,房贷利率会上升,调控并不是收紧,经济复苏对资金需求比较多,放贷条件会上升。最近一段时间银行间利率飙升,大家关心的是货币政策是否转向,我们认为现在谈收紧货币政策还为时尚早。目前,央行回收流动性可能是对一二月份流动性注入的一种调节,如果今年上半年社会融资总量平稳在18%-20%,货币政策总体上还是有利于增长的,如果回到18%以下就是收紧了,那么股市就需要谨慎了。
正在召开的两会《政府工作报告》将2013年中国经济增长设定为7.5%,通胀控制在3.5%。但是,“国五条”启动的新一轮房地产调控成为中国经济最大的不确定性,一出台就引发股市和大宗商品暴跌,尽管3月5日金融股又带动大盘逆转,但投资者仍然困惑牛市是否从此改变。记者采访了美银美林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陆挺。
《华夏时报》:最近,日本和英国要搞大规模宽松,货币战争一触即发,美国又忙于财政悬崖,欧元区意大利选举悬案,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明显增多。你们对2013年全球经济走势的基本判断是什么?
陆挺:全球经济对中国影响很大,中国对全球经济影响也很大,中国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实际上很多方面都是第一,尤其是大宗商品方面,是全球第一大消费国,也是第一大生产国。我们对全球经济的总体判断是今年全球经济增长会低于它应该达到的速度。我们预测美国经济增长1.5%,低于去年的2.2%,美国经济到明年才会反弹。我们看到欧洲意大利选举出现动荡,大家又开始担心风险,避险投资又回到了美元上,美元开始走强,黄金和大宗商品下跌。我们预测欧洲经济今年和去年一样是负增长,日本经济比欧洲好一点。
《华夏时报》:债务悬崖和QE退出是今年美国经济最大不确定性,但是,道琼斯指数已经创下金融危机以来的新高,美元走势也很强,为何金融市场并没有看到这样的负面影响?
陆挺:美国经济主要问题是政府财政悬崖这一块,财政悬崖的问题从去年底以来并没有解决,但它不会影响美国经济增长,对投资者信心会有影响。实际上,从2009年以来,美国家庭负债水平一直在下降,美国家庭总负债与收入比从金融危机前的130%,下降到110%多一点。主要原因是美联储量化宽松降低了美国家庭偿付的利率,美国家庭月支付的各种债务支出占收入比例从金融危机前的14%下降到目前的10.5%左右。美国家庭负债改善带动了房地产行业的复苏。2012年美国房价上升了6.5%,超过中国统计局公布的中国房价上涨速度,美国30年住房抵押利率只有3.3%,只有中国的一半左右,美国新房和二手房库存量很低,只够销售4个月,大家对美国经济都比较乐观。现在大家对美国QE退出也有担心,但我们认为,由于美国失业率仍高达7.9%,通胀压力也不大,因此美联储不会很快退出QE。当然长端利率可能有所上升,但这是经济复苏的正常表现,并将推动资金从债市向股市流动。
《华夏时报》:美欧日三大经济体都不是太乐观,你们如何判断今年中国经济增长?
陆挺:我们对今年中国经济的判断是前高后低,具体说,我们认为一二季度经济增速将反弹至8.3%,下半年则下降到8%左右。去年中国经济增长一路下滑,从一季度8.1%下降到三季度的7.4%,四季度反弹到7.9%。经济增长速度下滑伴随着大宗商品需求的担心,有时候甚至是恐慌。对于今年中国经济增长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是前低后高,高点会出现在三四季度;而我们认为今年中国经济增长是前高后低。作出这一判断的理由是今年全国工业企业盈利的增长是上半年见底,下半年放缓。去年中国股市表现很糟糕,不仅因为经济增长速度下来了,除去银行之外,非银行的一些企业盈利下降了16%。去年四季度中国企业盈利回升,出现20%的增长,A股12月份也涨上了。而今年经济增长上半年可能达到峰值,下半年会下来;通胀水平刚好相反,前低后高,上半年通胀水平在3%以下,下半年会超过3%。今年经济增长速度还是全球最快的国家之一。但今后十年中国经济不可能再维持高增长,从2011年到2020年,中国经济增长速度可能下降到百分之五六这样的水平。中国在2000年的时候消耗了世界上15%的钢铁、铝和铜。去年,中国消耗了世界50%的钢铁、铝和铜。如果今年全国性投资冲动一下就不得了,各种大宗商品价格上升比较快,环境破坏和资源瓶颈就会显现出来,中国现在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了。中国经济从去年9月份开始恢复增长才几个月,铁矿石价格就上涨了70%。
《华夏时报》:去年,企业盈利水平出现比较大的起伏,今年,中国企业的盈利状况是否会得到持续改善?
陆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销售增长2012年的确在下降,盈利在2011年到2012年有一个暴跌的过程,这种暴跌直接影响到大宗商品价格和股市。去年夏天国际上对中国经济判断产生了分歧,主流观点认为,企业盈利负增长是因为中国企业产能过剩,劳动力成本上升,缺乏自主创新,工业企业丧失了全球竞争力。
我们认为,企业盈利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去年上半年大宗商品价格下跌,企业库存使用的原料是大宗商品高价位买入,但产品却在低价位卖出,这就产生了亏损。去年下半年正好反过来,大宗商品价格反弹,但企业使用的原材料却是上半年以较低价位购入的。而且大宗商品价格上升也驱使企业回补库存,提高了需求,加上比较有利的基数效应,这些因素加在一起,去年四季度企业盈利水平就出现了比较大的反弹。
《华夏时报》:最近“国五条”对地产的宏观调控又开始了,货币政策也出现一些收紧的迹象,这是否意味着牛市的结束?
陆挺:中国经济关心两个因素,一个是房地产,一个是货币政策。“国五条”最有力的地方就是针对房产增值所征收的个人所得税。但是,新一届政府搞城市化不可能在各个地方搞限购,而是更多扩大土地供应,现有限购措施不会放松,有的地方会加强,房贷利率会上升,调控并不是收紧,经济复苏对资金需求比较多,放贷条件会上升。最近一段时间银行间利率飙升,大家关心的是货币政策是否转向,我们认为现在谈收紧货币政策还为时尚早。目前,央行回收流动性可能是对一二月份流动性注入的一种调节,如果今年上半年社会融资总量平稳在18%-20%,货币政策总体上还是有利于增长的,如果回到18%以下就是收紧了,那么股市就需要谨慎了。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