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华基金周毅:打造量化投资业务链
摘要:分级基金仅是银华量化投资本土化的一个切入点,并已取得初步成效。
提及量化投资,熟悉资本市场的人可能会想到投资界奇人詹姆斯·西蒙斯用公式打败市场的传奇故事,或者会联想起被誉为“量化投资鼻祖”的BGI(巴克莱全球投资)在10年间跃居全球最大资产管理公司之一的成长奇迹。不过,面对量化投资这个舶来品引入A股后,银华基金在寻觅中国式量化投资的路上以分级基金为突破口,成功树立银华“分级基金专家”的品牌形象。目前,他们又开始尝试将对冲策略引入专户投资,运作一年以来,取得了阶段性的成功。
在银华基金副总经理兼量化投资总监周毅看来,分级基金仅是银华量化投资本土化的一个切入点,并已取得初步成效。未来,银华将进一步扩大量化投资的应用范围,丰富产品类型,并努力打造一支国内领先的专业化、综合性的旗舰量化投资团队。
首战告捷
分级基金为突破口
拥有10余年海外资本市场丰富职业经验的周毅,带着他的海外跨行背景和对量化投资本土化的见解,回国加盟了量化投资几乎还是一片空白的银华基金,选择将金融工具创新作为突破口。
周毅认为,相比于其他的量化投资领域,金融工具与市场地域性特征关联度最低,因此移植性最强,成功概率就较高,同时在中国市场相对比较欠缺。回到中国后,周毅将量化投资本地化的主要精力放在了产品研发上。
周毅首战试水分级基金是在当时法规允许范围内,可实现的融资性结构化产品,其A类份额具有类固定收益特征,B类份额具有杠杆特征,满足三类投资者的需求。
2010年5月,银华推出了旗下首只分级产品——银华深100指数分级基金。截至目前,银华共推出了3只指数分级基金和一只股票型分级基金,包括银华深100(首只深100分级指基)、银华中证等权重90(首只等权重分级指基)、银华中证内地资源(首只投资主题指数的分级基金)和银华消费主题(首只主动管理的主题类分级基金)。据金牛理财网的数据,这4只分级占据目前市场上分级基金规模的绝对优势。并且创造了多个第一:银华深100是上市首日出现双溢价的分级基金,也是目前市场内规模最大的基金,约为150亿元左右;银华中证等权重90指数分级基金是第一个触阀值折算的分级基金,为所有分级产品的发展完善和风险控制提供了可借鉴的宝贵经验。
“目前来看,以金融工具作为突破口,以分级基金作为切入点的策略是成功的。”周毅说。回忆起当初的第一步,周毅感慨,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在天时、地利、人和的环境下,首战告捷的分级基金不仅为银华分级赢得了投资者的信任,也为量化投资赢得了中国市场的信任。“市场和投资者以自己的方式证明了分级基金这种金融创新符合A股现阶段的运行特点,满足了国内投资者对杠杆和借贷收益的需求,更坚定了我们在工具型产品的研发和量化投资策略推广上的信心。”
“钱”景光明
量化投资国内发力
有了充足的空间来开拓量化投资在中国的天地后,周毅没有停止对量化投资的思考和实践。谈话中,能感受到他“凡事看远一步”的性格。
2011年是分级基金大扩容的一年,各种投资机会吸引了投资者和同行的目光,对于分级基金的讨论也如火如荼。而作为其中先行者的周毅,则开始着眼“寻找下一个工具”。“分级基金只是整个量化投资应用中金融工具设计的一部分,其发展的背景是目前国内衍生品缺乏的现状。”周毅说。“我们想做全方位的量化投资,包含量化投资的各个领域。”
周毅已经再次先人一步地进军量化投资本土化的新领域。2012年,银华量化投资团队先后建立了侧重统计α策略和套利策略的研究小组,目标是做绝对收益。
今年以来,银华的多只专户产品已成功在A股中综合应用了以上两项策略。在银华专户产品中,表现最好的账户年化收益(扣除各种费率后)大幅超越同期沪深300指数。波动率仅约为沪深300波动率的1/3。尽管受现有法规和交易平台限制,在美国应用的量化策略大多数无法在A股实现,尽管有高频交易限制、数据库不完善、集中交易制度、佣金费率等多方面的约束,但银华在专户对冲产品上的成功尝试,证明了在国内利用量化投资方法可以获得绝对收益,而且随着各种限制的宽松化以及杠杆机制的引入,量化绝对收益产品可以拥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量化投资的主要使用者是对冲基金。周毅对中国公募基金中发展对冲基金的未来充满信心。周毅认为,不论市场向上还是向下,对冲基金均有利可图。因为它是市场中立的策略,且目前参与的人较少,具备良好的发展机会。
循序渐进
打造旗舰量化团队
想要给客户一瓶水,首先自己得有一桶水。
为了能够提供给客户全方位的量化投资服务,周毅更看重的是如何打造一支专业、综合性的量化投资团队。他将银华目前在量化投资领域所取得的诸多成就都归功于其全业务线的量化团队打造。周毅回忆道,银华在业内属于较早开展专门的量化投资研究的公司之一。从一开始,他就将团队建设、流程设计和制度完善放在首位。目前量化投资团队已经达到16人,职责涵盖了金融工具、α策略、套利及实时风控等量化投资的各个业务链。“量化投资成员所搭建的系统平台,形成了稳定的流水线,为量化产品的运作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除了团队人员的准备,周毅更看重整个投研流程的设定。他将量化投资工作流程比喻为工厂的流水线: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沪深300权重对冲,就需要有三组人马在三个不同的岗位发挥自己的作用。比如定性和定量分析师,他们所分析出的最佳股票池就是原料,原料质量不好,加工的机器再好,最后做出的成品也有问题;而中间负责量化模型对冲的人员,就是负责将原料加工为半成品的工人,他们要保证组合风险真正被对冲掉;而最后一步做实时风控优化的成员,对于做组合收益也非常关键。同一个池子里,可能各个元素有负相关性或正相关性,两个都是好的东西放在一起并不一定结果就是好的。周毅指出,实时风控在量化投资中的作用至关重要,“主动型基金的基金经理更擅长于定性的分析,通过多种信息和数据综合,来判断一只股票的投资价值。但是,一只好股票与组合内已有股票是正相关,还是负相关,通过定性的方法无法解决,但是可以用量化方法来进行实时风控和优化管理。”
周毅表示,要保证量化投资所有环节的顺利运行,需要多个岗位的协同配合,更需要一个覆盖量化投资各个领域的业务链条。更确切地说,量化投资需要的是“完备”生产线,一个覆盖业务链上所有领域的完备团队。一旦搭建好了这个业务链,可以适应低管理成本的大规模的资金运作。
周毅也非常看好量化投资与现有公募基金的融合。他认为,一个完善的量化团队,也应该充分利用公募基金定性投研平台的优势和支持。周毅认为,定性对于定量并非矛与盾,相反完全可以锦上添花。举例而言,基本面量化中,定性分析是前期管理好股票池的关键,可以把定性选股的结果作为量化模型的输入,再由量化模型去决定怎么控制风险和优化组合,将两者优势结合,使得量化投资更具前瞻性和预测性。而前者正是目前公募基金投研平台所具有的优势。
“我们的最终目标是在银华打造国内最优秀的量化团队,然后把量化投资在此平台上做大做强,做成国内领先的旗舰型数量化投资团队。”(曹乘瑜)
在银华基金副总经理兼量化投资总监周毅看来,分级基金仅是银华量化投资本土化的一个切入点,并已取得初步成效。未来,银华将进一步扩大量化投资的应用范围,丰富产品类型,并努力打造一支国内领先的专业化、综合性的旗舰量化投资团队。
首战告捷
分级基金为突破口
拥有10余年海外资本市场丰富职业经验的周毅,带着他的海外跨行背景和对量化投资本土化的见解,回国加盟了量化投资几乎还是一片空白的银华基金,选择将金融工具创新作为突破口。
周毅认为,相比于其他的量化投资领域,金融工具与市场地域性特征关联度最低,因此移植性最强,成功概率就较高,同时在中国市场相对比较欠缺。回到中国后,周毅将量化投资本地化的主要精力放在了产品研发上。
周毅首战试水分级基金是在当时法规允许范围内,可实现的融资性结构化产品,其A类份额具有类固定收益特征,B类份额具有杠杆特征,满足三类投资者的需求。
2010年5月,银华推出了旗下首只分级产品——银华深100指数分级基金。截至目前,银华共推出了3只指数分级基金和一只股票型分级基金,包括银华深100(首只深100分级指基)、银华中证等权重90(首只等权重分级指基)、银华中证内地资源(首只投资主题指数的分级基金)和银华消费主题(首只主动管理的主题类分级基金)。据金牛理财网的数据,这4只分级占据目前市场上分级基金规模的绝对优势。并且创造了多个第一:银华深100是上市首日出现双溢价的分级基金,也是目前市场内规模最大的基金,约为150亿元左右;银华中证等权重90指数分级基金是第一个触阀值折算的分级基金,为所有分级产品的发展完善和风险控制提供了可借鉴的宝贵经验。
“目前来看,以金融工具作为突破口,以分级基金作为切入点的策略是成功的。”周毅说。回忆起当初的第一步,周毅感慨,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在天时、地利、人和的环境下,首战告捷的分级基金不仅为银华分级赢得了投资者的信任,也为量化投资赢得了中国市场的信任。“市场和投资者以自己的方式证明了分级基金这种金融创新符合A股现阶段的运行特点,满足了国内投资者对杠杆和借贷收益的需求,更坚定了我们在工具型产品的研发和量化投资策略推广上的信心。”
“钱”景光明
量化投资国内发力
有了充足的空间来开拓量化投资在中国的天地后,周毅没有停止对量化投资的思考和实践。谈话中,能感受到他“凡事看远一步”的性格。
2011年是分级基金大扩容的一年,各种投资机会吸引了投资者和同行的目光,对于分级基金的讨论也如火如荼。而作为其中先行者的周毅,则开始着眼“寻找下一个工具”。“分级基金只是整个量化投资应用中金融工具设计的一部分,其发展的背景是目前国内衍生品缺乏的现状。”周毅说。“我们想做全方位的量化投资,包含量化投资的各个领域。”
周毅已经再次先人一步地进军量化投资本土化的新领域。2012年,银华量化投资团队先后建立了侧重统计α策略和套利策略的研究小组,目标是做绝对收益。
今年以来,银华的多只专户产品已成功在A股中综合应用了以上两项策略。在银华专户产品中,表现最好的账户年化收益(扣除各种费率后)大幅超越同期沪深300指数。波动率仅约为沪深300波动率的1/3。尽管受现有法规和交易平台限制,在美国应用的量化策略大多数无法在A股实现,尽管有高频交易限制、数据库不完善、集中交易制度、佣金费率等多方面的约束,但银华在专户对冲产品上的成功尝试,证明了在国内利用量化投资方法可以获得绝对收益,而且随着各种限制的宽松化以及杠杆机制的引入,量化绝对收益产品可以拥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量化投资的主要使用者是对冲基金。周毅对中国公募基金中发展对冲基金的未来充满信心。周毅认为,不论市场向上还是向下,对冲基金均有利可图。因为它是市场中立的策略,且目前参与的人较少,具备良好的发展机会。
循序渐进
打造旗舰量化团队
想要给客户一瓶水,首先自己得有一桶水。
为了能够提供给客户全方位的量化投资服务,周毅更看重的是如何打造一支专业、综合性的量化投资团队。他将银华目前在量化投资领域所取得的诸多成就都归功于其全业务线的量化团队打造。周毅回忆道,银华在业内属于较早开展专门的量化投资研究的公司之一。从一开始,他就将团队建设、流程设计和制度完善放在首位。目前量化投资团队已经达到16人,职责涵盖了金融工具、α策略、套利及实时风控等量化投资的各个业务链。“量化投资成员所搭建的系统平台,形成了稳定的流水线,为量化产品的运作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除了团队人员的准备,周毅更看重整个投研流程的设定。他将量化投资工作流程比喻为工厂的流水线: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沪深300权重对冲,就需要有三组人马在三个不同的岗位发挥自己的作用。比如定性和定量分析师,他们所分析出的最佳股票池就是原料,原料质量不好,加工的机器再好,最后做出的成品也有问题;而中间负责量化模型对冲的人员,就是负责将原料加工为半成品的工人,他们要保证组合风险真正被对冲掉;而最后一步做实时风控优化的成员,对于做组合收益也非常关键。同一个池子里,可能各个元素有负相关性或正相关性,两个都是好的东西放在一起并不一定结果就是好的。周毅指出,实时风控在量化投资中的作用至关重要,“主动型基金的基金经理更擅长于定性的分析,通过多种信息和数据综合,来判断一只股票的投资价值。但是,一只好股票与组合内已有股票是正相关,还是负相关,通过定性的方法无法解决,但是可以用量化方法来进行实时风控和优化管理。”
周毅表示,要保证量化投资所有环节的顺利运行,需要多个岗位的协同配合,更需要一个覆盖量化投资各个领域的业务链条。更确切地说,量化投资需要的是“完备”生产线,一个覆盖业务链上所有领域的完备团队。一旦搭建好了这个业务链,可以适应低管理成本的大规模的资金运作。
周毅也非常看好量化投资与现有公募基金的融合。他认为,一个完善的量化团队,也应该充分利用公募基金定性投研平台的优势和支持。周毅认为,定性对于定量并非矛与盾,相反完全可以锦上添花。举例而言,基本面量化中,定性分析是前期管理好股票池的关键,可以把定性选股的结果作为量化模型的输入,再由量化模型去决定怎么控制风险和优化组合,将两者优势结合,使得量化投资更具前瞻性和预测性。而前者正是目前公募基金投研平台所具有的优势。
“我们的最终目标是在银华打造国内最优秀的量化团队,然后把量化投资在此平台上做大做强,做成国内领先的旗舰型数量化投资团队。”(曹乘瑜)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