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首页证券正文

饥渴的亚盛集团

作者:张学光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2-12-19 23:33:00

摘要: 只注重资产规模而忽视股东权益,作为甘肃省国资委下属企业,亚盛集团成为A股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当中的一个典型。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张学光 北京报道
    12月14日,亚盛集团(600108)发布公告称,公司大股东甘肃农垦集团于12月12日再次增持公司56万股股票,从去年12月16日起至目前,甘肃农垦集团一年时间已经累计增持了亚盛集团总计2423.5万股股票,将持股比例提升到16.44%。
    加上一致行动人的二股东甘肃亚盛盐化工业集团所持的9.99%股权,目前甘肃农垦集团总计已经持有亚盛集团26.43%的股权。
    而另一方面,和所有股东一样,甘肃农垦集团已经9年没有收到上市公司的现金分红了。
    相反,作为大股东的甘肃农垦集团不但要拿出2亿元现金借给上市公司作为募投项目的前期工程款,还要拿出1.6亿元的资金增持上市公司股票,以稳定股价确保增发成功。
    只注重资产规模而忽视股东权益,作为甘肃省国资委下属企业,亚盛集团成为A股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当中的一个典型。
    由于大股东甘肃农垦集团对于上市公司只输血不索取,因此,上市公司的其他中小股东也只能跟着大股东一起,连续数年见不到现金分红。
    有利润没现金
    甘肃农垦集团旗下除亚盛集团之外,还有另外一家上市公司莫高股份(600543),而这家公司也已经连续5年没有对投资者进行现金分红了,上一次现金分红还是在2006年的时候,当时每股只分了6分钱。
    在每年营收上几乎四倍于莫高股份的亚盛集团,在现金分红上要更加吝啬,上一次现金分红已经是2002年的事情了,当时每股只分红了5分钱。
    “公司之前已经修改了分红方案,这个方案也是按照证监会的要求做的。”亚盛集团董秘办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今年8月23日,亚盛集团在今年的第三次临时股东大会上对《公司章程》进行了修改,修改之后,公司将实行新的股东回报规划。
    不过,记者注意到这份股东回报规划相对于其他上市公司而言,仍旧偏于保守,不仅在当年所得利润以及公司的资产负债率上设定了严格的分红条件,同时在分红金额占当年可分配利润比例上也仅为“三年不少于30%”,并没有明确平均每年不少于10%。
    而平均每年10%的标准,几乎是在今年4月份证监会出台上市公司分红新政之后,大部分上市公司所采取的最低标准。
    “具体的分红金额也不是越多越好,这个要看公司的实际情况,我们是做农业的,生产周期比较长,资金投入之后的回笼比较慢。”对于公司目前账面上是否有足够的资金支撑公司明年的现金分红,上述负责人并没有直接回复记者。
    然而记者注意到,尽管公司账面上的每股可分配利润从公司1997年上市以来一直都是正值,但是,实际的每股现金流量净额却少得可怜。
    记者在查阅公司最近三年的财报时发现,2009年至2011年每股可分配利润分别为0.25元、0.32元和0.38元,几乎保持连年增长的态势,但实际上公司账面上的每股现金流量同期只有0.05元、0.03元和0.06元。
    而公司这期间披露的信息显示,亚盛药业从2009年完成与大股东的资产转向现代农业之后,不断筹措资金购买大股东以及相关资产充实公司的经营实力。去年8月份,公司从关联公司莫高股份手中收购了甘肃中农草业科技有限公司,该公司的净资产为417.53万元;去年10月份,公司又斥资1437万元收购了下属子公司天润薯业剩余47.91%的股权;今年2月,公司又从关联公司甘肃条山农工商(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手中收购了甘肃农垦良种有限公司,该公司净资产为4507.24万元。
    尽管亚盛集团几乎每年都能保持业绩上的盈利,但是,大量的资产收购消耗了公司每年积攒下来的现金。到今年一季度公司定向增发之前,公司账面上的货币资金只有2.34亿元,这其中还包括公司刚刚在今年2月份伸手向大股东借的2亿元现金。
    不惜巨资保增发
    除了收购资产,亚盛集团从2011年4月份开始启动了10亿元定向增发计划。
    2011年4月19日,当时亚盛集团发布公告称公司计划以每股6.5元的价格定向增发,用于建设滴水灌溉农业项目,按照公司的估算,未来定增的三个项目完成之后,公司的主营业务收入将增加近9亿元,而主营利润将增加2.5亿元。
    然而市场对此似乎并不认同,在方案发布之后随之而来的则是公司股价的一路下跌,等到9月份等来当地国资委的批准时,公司的股价已经跌破了每股6元的价格,为此,公司不得不在召开股东大会前将定增价格下调至每股5.48元,同时增发数量也由此前的1.77亿股增加到2.1亿股。
    怎知这份新的定向增发方案还是没有获得市场的认可,等到10月11日证监会审核通过公司定增方案的时候,公司的股价再次跌破5.48元的发行价。
    为了稳定股价,大股东农垦集团在12月16日拿出4000万元增持了公司209万股股票,可是这笔钱对于连续下挫的股价仍旧是杯水车薪,至今年1月6日时,公司的股价已经跌至4.19元的低位。此后,农垦集团再次拿出近9000万元增持了公司1754万股,但公司股价还是未能回到5.48元的发行价上方。
    3月13日,亚盛集团忽然发布公告称公司投资3000万元注册成立了一家鱼儿红矿业公司,计划开发公司所属土地下的钨矿。消息一出,公司股价连续暴涨。事后,当投资者冷静下来之后才发现,公司目前手中除了一份上世纪80年代的资源储量勘察报告,没有取得任何勘探权和采矿权,更别说实际开采了,这一涉矿消息对于公司目前的业绩不过是镜中月水中花。
    但是,3000万元的注册资金还是换来了公司股价回到每股6元的价位上。
    然而到5月份公司开始实施定向增发的时候,由于此时的股价距离定向增发的价格溢价还不到20%,因此,机构捧场者寥寥。公司计划定增20992万股,最终实际的申购量不过23000万股,这其中,两家神秘机构起到了决定性作用,这两家神秘机构总计斥资近6亿元申购了公司的11000万股新股。经查证,这两家公司都是在4月份刚刚成立的,注册地址也位于同一栋大楼内。
    尽管曲折,但是最终公司还是成功募得了10.9亿元的资金。
    可是募投项目进展得似乎也并不顺利,从今年2月份向大股东借款2亿元开始先行启动募投项目建设以来,截止到9月底,公司的在建工程只新增了5445万元,随着隆冬的到来,公司不得不把剩余的部分募投资金转成银行定期存款。
    “由于一些滴灌项目要等到当地农民把地里的庄稼收割了以后才能施工,所以公司在今年年底到明年开春的时候还会继续投入一部分募投资金。”上述公司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至于整个工程的竣工时间,其表示由于涉及到一些土地问题需要和地方政府协调,所以目前还无法准确判断时间。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