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商系异军突起
摘要: 经过数月的翘首以盼,国内期货业首批资产管理牌照终于获得了监管部门批复。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叶青 北京报道
经过数月的翘首以盼,国内期货业首批资产管理牌照终于获得了监管部门批复。到目前为止,国内已有18家期货公司获准进入资管市场,这同时也意味着全领域资产管理市场群雄逐鹿的时代即将来临。
据了解,鉴于今年9月初永安期货、中证期货、国泰君安期货等期货公司率先递交业务试点资料,因此,证监会共受理了20家期货公司的CTA试点资格申请,最终确定18家期货公司获得资管牌照。另外,瑞达期货、中信建投期货等期货公司也已陆续提交申请,预计不久也将拿到牌照。
据业内人士透露,未来在争夺期货资管这块蛋糕的过程中,券商系期货公司或许会异军突起成为期货市场的黑马,券商系期货公司可能会与其体系内的券商合作,积极开拓IB(机构或者个人接受期货经纪商的委托,介绍客户给期货经纪商并收取一定佣金的业务模式)客户,而非券商公司则可能与期货私募、基金或信托公司合作。因此,期货资产管理业务会促成券商系与非券商系不同的合作模式。
短期难改通道角色
在业内人士看来,虽然资产管理业务对于基金、证券公司来说并不陌生,但对中国内地期货公司来说,依旧是一块“没有切过的蛋糕”。
根据中国建设银行和波士顿咨询此前发布的《中国财富管理市场》报告显示,截至2011年底,中国高净值家庭,即可投资资产高于600万元的家庭投资资产规模预计为27万亿元。面对27万亿潜在的市场,又恰逢股市屡创新低、债市震荡,因商品期货市场与其他资本市场相关性较低,容易出现套利机会,期货资管业务的跨市场套利模式正在逐渐被市场所接受。
面对如此庞大的市场,已获得牌照的期货公司正积极备战,不过也有业内人士认为,虽然已有18家期货公司获得资管牌照,但是困扰期货公司的核心盈利能力问题依然没有解决。虽然每个公司都有相应的方案,但依然是局限于外聘投资顾问,或者直接把业务外包给投资公司来做,期货公司主体依然不能摆脱扮演通道的角色。
然而,对于期货公司未能组建自己的交易团队,其部分原因是由于经过20年的严格监管,一些相对有能力做单的人,经受不住制度的束缚相继流失于民间。虽然随着资管业务逐步推广,相应的监管制度也会相对放开,即使现在进行内部培养,大多数也是小资金操作或者局限于模拟盘的操作,这与动辄上千万的资产配置来说,无论从心态、操作技巧方面都有质的区别。
不过东方汇金期货公司屈晓宁认为,资管业务对期货行业来说有很大的进步,也是必须要走的一步,只有这样才能从散户时代进入到真正的机构时代,才能真正地发挥期货市场在国民经济中的服务作用和对企业的套期保值功能。获得审批的18家机构都是在行业内名列前茅的公司,都是拥有较高水平和行业认可度的公司,这就保证了在资管开立阶段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券商系异军突起
随着期货资管业务的开闸,期货公司积极组建资管团队的同时,也亦开始寻求合作共赢的机会,以此来迎接全资管时代的到来。现在,无论是银行、基金公司或者保险机构都在积极寻求在期货领域的战略合作伙伴。
为此,广发期货总经理肖成认为,从目前来看,券商资管与期货资管还是存在差异的。由于券商资管的规模已近万亿元,而期货资管的规模暂时不会赶上券商资管的规模。其次,券商资管实行集合理财产品,而期货资管实行一对一的模式,要通过一段时间的运作、经验和效果提高后,再发展到一对多的模式。因此,期望实现全面的期货理财还需要一个过程。
据记者了解,由于期货资管业务范围覆盖了券商、基金、银行等金融机构的部分业务,而基金公司已获准参与股指期货、商品期货的套保业务,证券公司又掌控了多家期货公司,期货公司在资管业务开闸后首先要面对与其他机构展开合作。
近日,国泰君安证券携手重阳投资对外发行的对冲类资管产品,认购起点为100万元。
尚银投资彭洁认为,资管业务的推出将逐步解决期货公司之间竞争同质化的问题,也使分类评级的作用体现在业务开展层面,有助于整个期货行业的规范运行和发展。第一批通过试点的18家期货公司将在一个新的舞台上展开团队搭建和优势角逐。
经过数月的翘首以盼,国内期货业首批资产管理牌照终于获得了监管部门批复。到目前为止,国内已有18家期货公司获准进入资管市场,这同时也意味着全领域资产管理市场群雄逐鹿的时代即将来临。
据了解,鉴于今年9月初永安期货、中证期货、国泰君安期货等期货公司率先递交业务试点资料,因此,证监会共受理了20家期货公司的CTA试点资格申请,最终确定18家期货公司获得资管牌照。另外,瑞达期货、中信建投期货等期货公司也已陆续提交申请,预计不久也将拿到牌照。
据业内人士透露,未来在争夺期货资管这块蛋糕的过程中,券商系期货公司或许会异军突起成为期货市场的黑马,券商系期货公司可能会与其体系内的券商合作,积极开拓IB(机构或者个人接受期货经纪商的委托,介绍客户给期货经纪商并收取一定佣金的业务模式)客户,而非券商公司则可能与期货私募、基金或信托公司合作。因此,期货资产管理业务会促成券商系与非券商系不同的合作模式。
短期难改通道角色
在业内人士看来,虽然资产管理业务对于基金、证券公司来说并不陌生,但对中国内地期货公司来说,依旧是一块“没有切过的蛋糕”。
根据中国建设银行和波士顿咨询此前发布的《中国财富管理市场》报告显示,截至2011年底,中国高净值家庭,即可投资资产高于600万元的家庭投资资产规模预计为27万亿元。面对27万亿潜在的市场,又恰逢股市屡创新低、债市震荡,因商品期货市场与其他资本市场相关性较低,容易出现套利机会,期货资管业务的跨市场套利模式正在逐渐被市场所接受。
面对如此庞大的市场,已获得牌照的期货公司正积极备战,不过也有业内人士认为,虽然已有18家期货公司获得资管牌照,但是困扰期货公司的核心盈利能力问题依然没有解决。虽然每个公司都有相应的方案,但依然是局限于外聘投资顾问,或者直接把业务外包给投资公司来做,期货公司主体依然不能摆脱扮演通道的角色。
然而,对于期货公司未能组建自己的交易团队,其部分原因是由于经过20年的严格监管,一些相对有能力做单的人,经受不住制度的束缚相继流失于民间。虽然随着资管业务逐步推广,相应的监管制度也会相对放开,即使现在进行内部培养,大多数也是小资金操作或者局限于模拟盘的操作,这与动辄上千万的资产配置来说,无论从心态、操作技巧方面都有质的区别。
不过东方汇金期货公司屈晓宁认为,资管业务对期货行业来说有很大的进步,也是必须要走的一步,只有这样才能从散户时代进入到真正的机构时代,才能真正地发挥期货市场在国民经济中的服务作用和对企业的套期保值功能。获得审批的18家机构都是在行业内名列前茅的公司,都是拥有较高水平和行业认可度的公司,这就保证了在资管开立阶段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券商系异军突起
随着期货资管业务的开闸,期货公司积极组建资管团队的同时,也亦开始寻求合作共赢的机会,以此来迎接全资管时代的到来。现在,无论是银行、基金公司或者保险机构都在积极寻求在期货领域的战略合作伙伴。
为此,广发期货总经理肖成认为,从目前来看,券商资管与期货资管还是存在差异的。由于券商资管的规模已近万亿元,而期货资管的规模暂时不会赶上券商资管的规模。其次,券商资管实行集合理财产品,而期货资管实行一对一的模式,要通过一段时间的运作、经验和效果提高后,再发展到一对多的模式。因此,期望实现全面的期货理财还需要一个过程。
据记者了解,由于期货资管业务范围覆盖了券商、基金、银行等金融机构的部分业务,而基金公司已获准参与股指期货、商品期货的套保业务,证券公司又掌控了多家期货公司,期货公司在资管业务开闸后首先要面对与其他机构展开合作。
近日,国泰君安证券携手重阳投资对外发行的对冲类资管产品,认购起点为100万元。
尚银投资彭洁认为,资管业务的推出将逐步解决期货公司之间竞争同质化的问题,也使分类评级的作用体现在业务开展层面,有助于整个期货行业的规范运行和发展。第一批通过试点的18家期货公司将在一个新的舞台上展开团队搭建和优势角逐。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