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券卖空保险股玄机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胡金华 上海报道
保险股俨然成为A股市场上的“香饽饽”。
7月底,当上证综指不断触碰2132点“钻石底”的时候,细心的投资者发现,四只保险股中国平安、中国太保、中国人寿、新华保险正不断被机构投资者追捧。尤其二季度,保险业利好消息接连出现:保费增速在二季度末很可能达到谷底,央行两次降息令保险产品吸引力上升,保险资金的投资新政正在不断推出。
基金二季度业绩报告的发布令增持股票浮出水面,7月25日,本报记者统计数据发现,至6月底,中国平安成为二季度最受基金热捧的股票,增持的基金数达到298只,增持金额达到158.78亿元,一举超过贵州茅台成为被基金持股最多的股票。与此同时,保险板块中除了新华保险之外,中国太保也被114只基金持有,增持资金为19.38亿元,中国人寿也有42只基金增持,资金量为4.92亿,在二季度基金增持排行榜上,中国平安和中国太保分列第一和第十。
不过,就在多保险股的声音日益高涨的时候,上海证券交易所的融券交易记录却显示,进入7月份以来,尤其是7月11日-24日的10个交易日中,资本市场对中国平安、中国人寿和中国太保三大保险股的融券卖出量增加123万股至810万股,空头资金已经开始慢慢对保险股实施步步为营的做空计划,而保险股的短期追涨风险也开始凸显。
券商唱多基金做多
在二季度银行股不停被基金抛售的时候,金融股中的保险板块成为基金最受青睐的股票,而似乎为了配合基金的增持行为,券商也在集体唱多保险股,成为各家首推的股票。
中国平安成为不二之选。根据同花顺IFIND数据统计,截至今年6月30日,在近一个月内有33家券商对中国平安做出“买入”评级,另有16家机构给予增持,无负面评级。即使进入7月中旬,仍有不少券商看好保险股,认为保险股未来还有增长空间,同时保险股成为所有板块中安全边际较高的领域。
与此相佐证的是,记者统计得出,今年二季度,上证综指下跌幅度达到5%,而同期中国平安股价则在三个月中涨幅达到29.63%,股价从36.1元一路上涨到最高46.85元,中国太保同期股价从18.76元上涨到23.8元,涨幅26.86%,中国人寿股价从16.06元一路上涨到20.36元,涨幅28.44%,三大股的表现在二季度不可谓不惊艳。
“我觉得保险股能够被基金券商看中,主要在于机构已经对保险业上半年的业绩有了充分的预期,而且在上半年,保险业的再融资计划也都纷纷落地,到三季度就开始实施,比如中国平安的次级债和A股可转债计划,中国人寿的次级债计划,同时,得益于前期税延型保险即将推出,央行的降息以及目前各项投资新政的推出,在利好利弊中,风险被释放,而未来保险业的成长有望恢复。”7月25日,京华山一国际(香港)保险研究员夏平分析指出。
夏平表示,13项保险投资新政超预期落地,首批4项新政已经陆续出炉,上海个人税收递延型养老保险试点、养老以及医疗保险创新政策也将在下半年陆续落地,政策的逐步兑现,是保险股业绩及股价的重要推动因素。
海通证券此前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称,从保费、资产以及偿付能力方面来看,保险行业环比表现均呈现缓中向好的趋势。第二季度保费环比改善趋势明显,较一季度末提升约1个百分点;在持续降息带动下,净资产较年初增长21.2%;行业偿付能力达标的保险公司占到94.6%,市场运行缓中趋稳、稳中向好。
融券卖空有玄机
保险股二季度受热捧已是不争的事实,但是“花无百日红”,保险股能否延续之前的独立行情,市场情绪则出现了微妙的变化。
记者了解到,广发证券此前发布报告预测,中国平安2012-2014年每股收益分别为3.3元、3.76元和4.21元,目标价48.51元,给予买入评级,重点推荐中国平安。而就在7月23日,中国平安的股价已经达到46.83元,与广发证券的预测仅有一步之遥。
不过,已经有机构悄悄做空保险股。据《华夏时报》记者了解,在7月18-24日,上海证券交易所数据显示,5个交易日中,3只融资融券标的保险股中国平安、中国太保、中国人寿融券卖出量增加70万股至810万股,仅在7月24日当日,3只保险股共被融资买入5293万元,被融券卖出131万股,融券卖出金额为3737万元。而在前一个交易区间内,融券卖出量则增加53万股至740万股,与此同时,3只保险股票在连续两个区间交易日内共被融资买入3.62亿元和3.63亿元,总体并无明显变化。
“当市场还在持续不断对保险股唱多的时候,投资者就要小心了,毕竟在前期基金和其它机构投资者已经积累了较多的获利盘,而从融资融券标的交易来看,融券业务的螺旋式放量,显示保险股空头已经在持续不断卖出,看空情绪在机构投资者已经弥漫。”7月26日,上海一位融资融券操作人士李浩然告诉本报。
他也提醒投资者,对于现在的散户投资者,保险股目前并不适宜追高,而下一次的机会则等到三大保险股的中报在8月下旬发布之后,或可以逢低介入,而且预计到那时候,大盘也才会有触底回升的态势,现在并不急于布局。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