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评论正文

蒸青闲笔

作者:车前子

来源:

发布时间:2012-05-11 21:25:30

摘要:蒸青闲笔

车前子(诗人、文化专栏作家)

   蒸青是茶叶的加工方法,从唐代传到明代,大概是蒸的时间过长,给蒸黄了,于是明代人就自觉地站立起来共同扫黄。蒸青在明代式微的原因,是茶叶的另一加工工艺炒青起来了,于是明代人就自觉地站立起来共同炒作。蒸青,珍禽呀。现在要喝到蒸青茶,不容易。蒸青中的名品“恩施玉露”,我肯定没喝过。
    为什么说肯定没喝过?昨天我说没喝过白茶,今天我搜索旧作,发现我喝过白毫银针,当时没有像现在这么用心,也就一笔带过了。我没发现我有喝过“恩施玉露”的迹象。我突然发现用心的美满,喝茶给我的启示——这是在尘世努力与积极的享受。还是要用心,哪怕刻意,像我这样个性的人就是不能太随意了,否则健忘。蒸青茶的名品“恩施玉露”我没喝过,蒸青茶我是喝过的。我喝过“新林玉露”,它就是用蒸青法制作的。去年我喝了,没什么记忆,正因为没用心的缘故吧。去年我喝剩的半盒“新林玉露”,一直存放在书架上,它的外包装很有东洋风,仿佛浮世绘的局部,正好用做川端康成和三岛由纪夫他们文集的陪伴。
    下午我拿出来喝了:它的茶味,会绕过舌尖、舌心,快速地通过舌头两侧,往舌根压去——舌根那里沉甸甸的。也就是说苦。凡是好茶,它的味道决不会一味。它是很丰富的,一口好茶在舌头上会无穷无尽变化:一会儿世代书香,一会儿变迹埋名,一会儿把素持斋,一会儿错彩镂金,一会儿方面大耳,一会儿忘象得意,一会儿穿红着绿,一会儿格高意远,一会儿汉宫威仪,一会儿不耻下问,一会儿话中有话,一会儿黄卷青灯,一会儿款语温言……或沧海桑田,或洁身自爱,或哀莫大于心死。说到底,茶的味道又是雅俗共赏的。
    “新林玉露”作为茶,它有点一味苦了(尽管苦而不涩已属难得)。这,这或许就是蒸青茶的特点吧,我也拿不准。拿不准的还有我没对它收藏。茶是要收藏的。平日里有人说我好古,蒸青茶让我觉得颇有高古之风,但不免质直。“文似看山不喜平”,喝茶何尝不是如此呢?
    下午,我喝了河南蒸青,又喝了安溪铁观音和滇红。
    “只有你知道,茂陵多病,幽树多花。你知道楼头——萧萧,喝铁观音,萧萧风铃声,萧萧枫林深。”
    “吃晚饭前,我看了看红茶叶底,仿佛雷诺阿的油画作品;我摸了摸,质感一如丝绸。我不多的喝茶经验告诉我,叶底色彩丰富的,茶味必然厚;叶底质感柔滑的,回甘也好。”
    这也是奇迹吧,即使我喝了铁观音和红茶,蒸青茶的味道还是不时地在舌根上跳一下,说:“我在这里!”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