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托股指期货产品业绩平淡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常银玲 上海报道
近日有消息传出,华润信托、平安信托和中海信托近期有望获批股指期货交易业务资格。华宝信托作为首家获得股指期货牌照的信托公司,目前已发行两只股指期货产品,但是这两只产品目前收益却比较惨淡。在此情况下,即将获批的三家信托公司能否打破市场冰点,吸引更多的阳光私募参与进来?
《华夏时报》在采访中发现,不论是信托公司还是阳光私募对于股指期货大多持观望态度。
在人才储备相对匮乏以及整个股指期货产品业绩不理想的情况下,华润信托已然做了大胆尝试,发动的春蕾计划正在将优秀的量化团队引荐到信托平台,这是否是信托股指期货做大的突破口?
多为观望 信托股指期货艰难前进
根据规定,目前信托公司可以从事以套期保值、套利和投资为目的的股指期货交易。
资料显示,华润信托、平安信托、中海信托这三家信托公司各有阳光私募基金177、169和58只,在信托公司中排名第3、4和11位。如果这三家信托能顺利获批,理论上已经在这三家信托公司平台上发行的阳光私募产品都可以开展套利业务。
好买基金研究总监乐嘉庆表示:“即使这三家信托公司放开对整个行业不会产生较大的影响。目前,阳光私募通过信托公司参与股指期货的很少,这里面有很多原因,可能是品种少,也有可能限制严或者是缺乏专业的团队。”
《信托公司参与股指期货交易业务指引》规定信托公司集合信托计划参与套期保值交易时,在任何交易日日终持有的卖出股指期货合约价值总额不得超过集合信托计划持有的权益类证券总市值的20%。
从容投资董事长吕俊表示:“目前只放开20%,对冲意义有限,所以我们暂时不考虑做股指期货。而且信托证券投资账户目前还没有放开,按照这个限制,能开展套利业务的只能是存量的部分产品,这就限制了对冲产品规模,因此目前阳光私募参能够参与的程度并不高。同时,存量产品要参与股指期货,可能还需要契约上做相应修改,尤其是投资范围的限定。限制多,规模又做不起来,对一些阳光私募吸引力并不是太大。”
而西南财大信托与理财研究所赵扬则分析了信托股指期货业务拓展艰难的另一个原因:信托公司主要以发行稳健型产品为主,股指期货相较来说属于高风险的产品,因为存在杠杆,一旦判断错误,损失较大,所以不少信托公司和阳光私募都较为谨慎。
安信信托董秘武建国也如此认为:“短期内我们不会考虑做股指期货业务,我们主要以稳健型产品为主。从公司的发展规模和所处阶段,以及股指期货市场上的表现多方面考虑,我们认为公司暂不适合做这一块业务。”
而从另一方面说,信托股指期货没有大规模做起来的缘故跟信托公司对阳光私募的高门槛要求也有关系。
上海呈瑞投资董事长芮坤透露:“信托公司对于放开阳光私募股指期货业务比较谨慎,我们很想做这一块业务但是因为没达到条件,所以不能参与。”
业绩平淡 突围能否成功?
公开数据显示,第一批试点的两只信托股指期货产品励石一号和华宝-海集方1期,今年以来的收益率约为2.76%和0.49%。
东吴期货相关人士认为:“信托公司做股指期货相较于基金公司来说,难度相对大不少。因为基金公司主要替自己做,投资者基本是散户。但是信托却不一样,以机构投资者为主,需要很多人坐下来谈,在多次商议中做决定,处于摸着石头过河阶段。”
新湖期货总经理刘翼然分析:“这两只信托股指期货产品的影响力不是太大主要是因为业绩问题。一般来说,对冲基金获的10%的收益是平均水准。为什么这两只产品业绩不好,我认为主要还是因为选股问题,而选股则跟团队的操作能力息息相关。这两只产品的投资顾问是励石投资和富晶资产,这两家公司均属于比较大的私募公司,但是量化团队的能力还是相对薄弱,这不是特殊现象而是整个股指期货市场普遍存在的问题,包括公募基金等。”
而这些问题,信托公司已经意识到,并做了大胆的尝试。
刘翼然透露:“华润信托因为意识到了操作团队的重要性与关键性,所以他们做了大胆尝试,发动了春蕾计划。华润信托和几家期货公司合作,并把期货公司比较好的量化团队引荐到信托平台上。如果量化团队做得比较好,华润信托就会帮他们发产品。这是一个尝试,也许会是信托股指期货的突破口。”
同时,信托业资深人士也表示:“如果研发团队能力够强,并且可以设计出比较好的产品,信托估值期货发展起来也许只是缺乏一个契机。”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