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热恋

作者:沈山

来源:

发布时间:2012-02-10 20:51:44

摘要:全国热恋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沈山 北京报道

   由《全城热恋》直接升级到《全球热恋》,中间似乎缺少了某个环节,一部全国热映的《北京爱情故事》恰好填补了这个空白,让我们在情人节的前夕,有可能展开一场关于“全国热恋”的遐想。
    然而,这是一个物欲横流的时代,在精神家园日益萎缩的背景下,留给爱情的空间所剩无几,一切关于“全国热恋”的遐想,似乎都演变成了一场对财富无休止的角逐。
    我们何处安放我们曾经浪漫的情怀?
房子
爱情的底价?
    新浪网乐居频道最近发起了一场“全国城市年轻人婚房观”大调查。有趣的是,因在《北京爱情故事》中成功自编、自导、自演而急速蹿红的青年演员陈思成,也以微博的形式参与了讨论。
    作为一个公众人物,陈思成的参与,无疑让调查引起了更热烈的反响。短短两天内,就有多达5000余名网友,就调查中涉及的“你能接受无房裸婚吗”、“结婚不买房,就是耍流氓”等问题,发表了看法和意见。
    从调查结果来看,网民对上述问题的支持与反对可谓各半,差距非常微弱,这就更加确切地表明了当前年轻人对这一问题的迷茫和困惑——没有物质基础的爱情和婚姻,在我们这个时代还会成为可能吗?
    调查中,陈思成对这些问题的回答尤为耐人寻味。他在微博中写道:石小猛的理想是正确的,但是他实现的路径是错误的。
    石小猛是电视剧《北京爱情故事》中的主角之一,该剧以房子与爱情的冲突为主要线索展开全部情节,剧中石小猛正是因为一套房子而放弃了自己的爱情,这样的人生窘境在当下的现实生活中决不罕见,对爱情和房子的纠结,可谓当下绝大多数年轻人对现实生活的体悟。
    如果可以选择,相信更多人优先角逐的不是爱情,而是房子。
    房子,正成为这个时代爱情的底价,房子也正成为我们这个社会所有人的面子工程,没有房子,一切免谈,而爱情也在这样一个明码标价的过程中彻底沦为商品。
    “为了房子放弃爱情是可耻的,但没有房子去谈恋爱也是不道德的,面包才是爱情的基础。”一位网友如是说。
    现实诚然如此,但问题是,在这样一个物价飞涨的年代,拥有一套房子的梦想,对很多年轻人来说是如此的遥不可及,于是一切关于爱情和婚姻的梦想也变得如此遥远。一个爱情和婚姻都变得如此昂贵与奢侈的社会,蜗居其中的大众,其精神生活的逼仄与艰难可想而知。
    据百合婚恋网的一项调查,60%-70%的问题婚姻和恋爱,根源都是房子,房子是导致恋人分手或夫妻离婚的第一主因。
 “买房就跟吃饭一样,是人要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要求房子的婚姻是符合社会现实的。”百合网婚恋咨询专家周小鹏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但是物极必反,过度追求房子,肯定会伤害爱情。”
 让房子背负我们社会的价值是无力的,让爱情背负房子的前提也是荒谬的。或许这个世界没有那么可怕,也没有那么复杂,我们当让生命的本真最终回归自己的精神家园。
老夫少妻
中下阶层被挤压的婚恋资源
 前不久网络上流传这么一个段子:一个男人,18岁的时候,想找一个18岁的少女谈恋爱;28岁的时候,还是想找一个18岁的少女;到了38岁,想找的还是一个18岁的少女……
 这个段子可谓是对中国传统男性恶趣味的一个辛辣讽刺,而最近在美国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竞争中失手的金里奇,其跌宕起伏的婚史,可谓是对这个段子一个完美的演绎。
 金里奇大概是美国政坛上最为著名的“二奶专家”。1962年,年仅19岁的金里奇迎娶了自己高中的几何老师、26岁的Jackie Battley。1981年,他在婚外和一位叫Marianne的女人偷情,随后与当时正身患癌症的糟糠之妻离婚。金里奇私下里对朋友表示,自己的第一任妻子太老,太不漂亮,将来作为第一夫人拿不出手。
 Marianne比金里奇年轻9岁,想必是符合金里奇的要求了,谁知从1993年开始,他又和比自己年轻23岁的国会助理发生暧昧,并最终结束了自己的第二次婚姻,跟这位比自己女儿还小的国会助理再结连理。
 这段并不光彩的婚史,最终也成为金里奇在共和党内总统候选人竞争中败北的原因之一。金里奇是遭了报应,但老夫少妻的婚姻模式并未在美国社会消失,反而有愈演愈烈之势,所以学者薛涌在自己的博文中慨叹“美国‘二奶政治’中沉默的大多数”。
 看来,“老夫少妻”不仅仅是中国富人或精英阶层的特权,它还是全球富豪或权贵阶层共同的古老梦想。
 只要这个世界还存在性别不公,还存在贫富鸿沟,老夫少妻乃至二奶当道的婚姻文化就不会消亡。而这似乎更是中国社会不可承受之重。
 据统计,目前中国男女生育比例严重失衡,到2020年,中国处于婚龄的男性人数将比女性多出2400万,届时中国适龄男性将面临“娶妻难”。
 本来女性数量偏少,再加之富豪及精英阶层“能者多劳”,娶少妻,觅二奶,养三房,中国中下阶层的婚恋资源进一步遭到挤压,留给我们这个族群、我们这个社会的浪漫情怀已显得如此稀少、昂贵,所谓爱情,所谓全国热恋,更像是一种虚假的精神幻觉。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