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家上市券商占行业盈利半边天
17家上市券商占行业盈利半边天
“投资”接替“投行”撑起业绩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张学光 北京报道
在109家证券公司当中,目前在A股上市的只有17家公司,然而,就是这17家公司,却在今年上半年贡献了整个行业超过半数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
不过,这也并不意味着这17家上市公司的日子过得有多滋润。
特别是那些经纪业务占比较高的公司,多半都出现了增产不增收的情况,净利润的下滑幅度远远高出主营收入的下滑幅度,受累于宏观市场的影响较为明显。曾经一度为证券公司贡献半数盈利的经纪业务,如今却成为了各家证券公司在业绩上最大的拖累。
上市券商成行业顶梁柱
按照此前中国证券行业协会对证券公司在2011年上半年经营情况进行的初步统计,109家证券公司上半年总共实现营业收入751.02亿元,累计实现净利润260.54亿元。较去年同期,营业收入只微涨了2.7%,可是净利润却下滑了11.1%。同时,去年还有98家公司实现盈利,可是今年只有94家公司实现了盈利。
相对于行业,目前在A股上市的17家券商当中,在上半年全部实现了盈利。同时,在整个行业的751.02亿元营业收入当中,这17家公司就贡献了352.08亿元,接近了整个行业收入的一半;而在整个行业上半年赚取的260.54亿元净利润当中,17家公司贡献了136.93亿元,贡献度也超过了一半。
不过,受累于整个行业的业绩下滑,17家上市公司同样未能幸免。在17家公司当中,有9家公司出现了营业收入的同比下滑,8家公司出现了净利润的同比下滑。其中,营业收入下滑最为明显的是国金证券,同比下滑了13.6%。
记者注意到,在券商行业占比较大的中信证券和海通证券,上半年的业绩均相对稳定,与之相对,体量较小的券商太平洋证券却出现了业绩的大幅波动,上半年净利润增长了139.5%。这也体现出作为行业中小券商在盈利上的高弹性和不稳定性,特别是太平洋证券,上市几年来在收入和盈利上始终是暴增暴跌。
在整个上市的17家券商当中,行业内最赚钱的则是中信证券和海通证券,上半年的净利润分别是29.73亿元、22.35亿元。此外,招商证券、广发证券、华泰证券和光大证券的净利润也分别达到了10亿元以上。作为行业内的主流券商,这6家券商在上半年赚的钱就超过了100亿元,占到了整个券商行业的四成。
经纪业务成业绩拖累
相对于银行、保险和信托等行业,券商行业上半年仅有的751亿元收入也显示出其孱弱的地位,而在盈利模式上的“靠天吃饭”,仍旧是当前券商行业难以摆脱的困境。
然而,低迷的市场已经让靠天吃饭的券商行业连续遭遇了两年的饥荒,经纪业务和佣金率的下滑已经成为券商盈利的最大拖累。今年上半年,这种窘境仍旧没有明显的缓解,在券商的各项主营业务当中,109家券商总共在经纪业务上收入了409.95亿元,较去年同期的482.75亿元少收入了近73亿元。
而在17家上市券商当中,经纪业务成为公司业绩增长的最大拖累。
根据记者通过Wind统计的数据显示,在17家上市券商中,经纪业务占营业收入的比重平均为49.28%,其中占比最高的是东北证券,达到了72.5%。此外,方正证券、长江证券、山西证券、国海证券和华泰证券的比重也超过和接近60%,在这6家券商当中,除刚刚上市的方正证券之外,其他5家券商的净利润均出现同比大幅下滑。
这其中,由于东北证券在营业利润上过多依靠经纪业务收入,而根据公司所公布的数据,目前公司的佣金率只有0.12%左右,就在经纪业务不振的同时,承销保荐业务也同比大幅下滑,二者相加,使得公司即使是营业增长,也根本难以支撑净利润的下滑。
不过在行业分析师看来,东北证券目前的佣金率仍旧高于同行业的平均水平,因此,未来仍然有下调的空间,因此,“经纪业务仍有压力,保荐业务青黄不接”的共识使得多家研究机构调低了东北证券的评级。然而有趣的是,作为买方机构却做出与卖方分析相反的判断,在整个二季度,基金对于东北证券的持股数从771万股增加到1602万股。
“投资”接力“投行”
“佣金下滑是行业竞争现状,谁都摆脱不了,作为我们只能想办法挖掘新增业务,2010年幸亏有投行业务的增长,能够给公司贡献不少收入。”2010年8月,记者在深圳采访时,一位券商行业高管在和记者谈到当年的业绩时说道。
今年8月份,当记者再次在深圳见到这位高管时,整个投行市场已经没有了去年这个时候的兴盛和火爆。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券商在证券承销保荐及财务顾问业务上的净收入为132.77亿元,只比去年同期多收入了16亿元,显然无法弥补券商在经纪业务上同期少收入的73亿元。
相对于投行业务,券商今年在投资收益上异军突起。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109家券商的投资收益为68.97亿元,而去年同期,券商在这一业务上的收入只有3.96亿元,同比暴增了17倍。
而在17家上市公司当中,投资收益同样成为公司实现业绩增长的砥柱。其中,中信证券上半年在营业收入上同比下滑了5%,可是,在净利润上却增长了13.1%,原因就在于上半年投资收益的同比大幅提升,数据显示,中信证券上半年实现自营收入26.67亿元,同比增长了7.5倍。
“自2010年下半年起,中信证券的直投业务开始进入收获期,今年上半年减持昊华能源净收入超过11亿元。”国泰君安金融行业分析师梁静认为,中信证券上半年的盈利得益于其在直投、资产管理、代销基金等在内的创新业务上,净收入规模应超过30亿元,业绩贡献度超过了经纪业务,公司盈利结构已经发生改变。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