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首页证券正文

5次减持昊华能源直投吸金 中信证券业绩居魁首

作者:李叶

来源:

发布时间:2011-09-02 14:26:09

摘要:一直处于股权转让风波中的中信证券再次证明了自己老大的实力。截至上周,两市上市券商中期业绩发布完毕,中信证券再次以业绩净利润29.73亿元夺得“冠军”之名。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李叶 北京报道

    一直处于股权转让风波中的中信证券再次证明了自己老大的实力。截至上周,两市上市券商中期业绩发布完毕,中信证券再次以业绩净利润29.73亿元夺得“冠军”之名。
    事实上,中信证券早在8月19日就已经披露了其中期业绩报道,彼时,由于券商股的中期业绩报道还未全面出炉,市场曾经对中信证券能否夺魁表示过担忧。因为毕竟券商是靠天吃饭,而很长一段时间以来,股市的“天气”情况都不太乐观。
    即便如此,中信证券还是占据了冠军台。分析人士告诉记者,上半年减持昊华能源等业务使得中信证券受益颇丰,长期盈利有保障。此外,未来公司在港股上市基本已是箭在弦上。
5次减持昊华能源
    中信证券的成绩单确实喜人。
    中信证券的半年报显示,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5.08亿元,同比减少5.0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9.73亿元,同比增加了13.12%,基本每股收益0.30元。剔除中信建投证券的影响,营业收入同比增加了41.50%,净利润同比大幅增加了85.70%。
    提起中信证券上半年的拉风业绩,几乎所有的分析人士都将此结果归功于对昊华能源的减持。“上半年直投部分贡献的收益蛮高的,主要是昊华能源变现吧,上半年行情对于券商而言都是一样的,但中信证券因减持昊华能源而显得不同,仅此一项就为公司业绩增色不少。”中原证券券商行业分析师谢佩洁在谈及此话题时,如是向记者解释。
    记者在查阅半年报的过程中,在上半年公司的业绩构成中注意到昊华能源减持的贡献。今年3月31日、4月7日、4月11日、5月26日和5月31日,中信证券的直投公司金石投资先后5次通过竞价交易系统和大宗交易平台共减持了2244.64万股昊华能源,成交金额达到11.68亿元。
    此前,昊华能源向中信证券的直投公司金石投资以每股6.3元的价格,增发2400万股新股,金石投资以现金方式出资1.512亿元,持有限售股锁定期为1年,2011年3月31日,当第一笔减持发生时,也就是金石投资持股刚刚解禁的日子。
    此外,中报数据还显示,上半年中信证券的证券投资收益达23.4亿元,同比增424%。除减持昊华能源外,衍生品收益6亿元,是去年同期的5倍。“直投和衍生品推动了自营增长,是公司业绩同比显著增长的关键原因,减持昊华能源、释放其他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浮盈、衍生品收益丰厚是投资收益增长的主要因素。”国泰君安证券分析师梁静如是分析。
行情制约经纪业务
    由于上半年整个A股的大势都不乐观,这也使得券商的经纪业务面临巨大考验。即便中信证券上半年业绩夺冠,但经纪业务表现却并不乐观。2011年上半年,公司经纪业务同比大幅下滑了4.80%,实现净收入20.42亿元,主要原因就是佣金率下滑所致。
    二级市场上,中信证券的走势也没有其业绩那么风光。由于市场不景气,券商股作为靠天吃饭的代表表现低迷,中信证券也一样,虽然偶有护盘行情,但却难以持续。
    记者注意到,中信证券二级市场的走势虽然跌宕起伏,却并没有大规模的上攻行情。股价在今年3月9日触及年内高点,为15.56元,而年内的低点出现在8月9日,股价触及11.10元的阶段性新低。此后,该股虽有匍匐上涨的劲头,但无奈阴多阳少,上攻乏力。
    大多数分析人士普遍认为,中信证券已经明显被低估。“作为行业的龙头,其资本实力、盈利能力均位居行业首位,创新业务发展也远远领先于其它券商,而公司目前也正在推进发行H股的事宜,未来将在国际板、中国香港离岸人民币业务等跨境新业务中获得先发优势,将有助于提升公司长期的盈利能力。”谢佩洁如是说。
    梁静则表示,发行H股、融资融券常规化和转融通都是公司股价的催化剂。在暂不考虑发H股和华夏基金转让的情况下,调整2011-2013年净利润至63亿元、71亿元和81亿元,值得增持。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