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料涨价增收不增利 蓝帆股份誓言二季度止跌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张学光 北京报道
-49.76%,蓝帆股份2010年主营利润的下滑幅度,距离《证券发行上市保荐业务管理办法》第七十二条当中规定的50%红线,不到半步之遥。
然而就在公司发布2010年报之后还不到一个月,刚刚发布的今年一季报再次让市场大跌眼镜,公司一季度的主营利润下滑幅度竟然达到了80.56%。就在4月26日一季报发布的当天,二级市场上的投资者也给出了一个鲜明的态度——跳空以跌停开盘,这在公司上市以来还是第一次。
原材料成本上涨和人民币升值,已经成为公司盈利的两个最大利空因素,为此,蓝帆股份方面已经在一季度对产品价格进行了调整,按照公司的预计,目前主营利润下滑的态势将会在二季度出现扭转。
上市一年股价跌去一半
蓝帆股份生产PVC手套,主要原材料为PVC糊树脂和增塑剂,这两种原材料的成本占到生产成本的60%以上,因此,两种原材料的价格也最为直接地影响着公司的产品利润率。
据化工行业的一份统计数据显示,从2007年开始,国内PVC价格经历了一轮先冲高回落,此后逐步走高的行情。2007年,PVC的价格在6500元-8000元/吨之间,而到了2008年,价格一路上冲到9000元/吨附近之后开始直线下滑,最低跌至5000元/吨附近,从2010年开始,价格企稳回升,到年底时价格再次回升到7500元/吨以上。
而与PVC价格走势相对应的,则是蓝帆股份的产品利润率的大幅波动,2007年至2010年四年间,公司主营利润率分别为8.33%、13.21%、16.8%和6.48%。
数据显示,整个2010年,公司总共生产了50.8亿只PVC手套,同比增长了26.12%,而在销售收入上达到了6.22亿元,同比增长了30.11%,显然,收入的增幅高于销量意味着公司在此期间进行了产品价格的调整。按照公司公布的财务数据,2010年公司每只PVC手套的平均价格约为0.122元,较2009年时每只0.113元的价格上涨了约8%。不过,这仅有的不到8%的价格涨幅,远远赶不上公司去年在主营成本上高达近44%的涨幅。
由于主营业务利润率下滑,使得公司尽管在去年主营业务收入上增长30%以上,可仍旧不得不面临一个增收不增利的窘境。而盈利水平的持续下滑,使得机构和投资者纷纷看空公司的前景,与各家券商研究员一致性的“中性”评级相对应。截至6月9日,公司股价已经较上市收盘价首日跌去了近53%,较公司35元/股的发行价,也已经跌去23%。
国内销售连续翻番
尽管公司因原材料成本上涨以及人民币升值导致利润越来越薄,然而仍旧没有影响到蓝帆股份在产量提升上的步伐。
目前,在国内PVC手套的生产上,蓝帆股份产量位居第二,位居第一位的则是来自河北省石家庄市的鸿锐集团。鸿锐集团的宣传资料显示,该公司目前PVC手套的年产量约为130亿只,远远高于蓝帆股份50亿只的生产规模。
不过有行业研究员预测,如果按照蓝帆股份现有的产能扩张速度,公司在3年内将达到年产120亿-150亿只的生产规模。“对于蓝帆股份这样的轻资产公司,产能扩张并不是看点,销售渠道的建立才是关键。”宏源证券化工行业研究员张延明认为。
盈利能力不断下降,产能扩张步伐却没有停下,而公司的主要销售市场美国的需求目前又相对平稳,因此,唯一能够解释公司此举的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公司在国内市场上销售量的爆发式增长。显然,对于几近翻番的产能扩张,无论是占到公司销售60%的美国市场,还是其它国外市场,都无法在短时间内完成消化,而能够消化这些产能的唯有国内市场。
“今年公司会继续加大在国内市场上的开拓力度,预计今年在国内市场上的销售额能够达到8000万-1亿元,占整个主营收入的比重也将进一步提高。”蓝帆股份董事会秘书韩邦友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事实也正是如此,近两年来,公司在国内市场的销售增长速度几乎是连续翻番。蓝帆股份的销售数据显示,公司去年在国内的销售额达到了3468万元,同比增长了143.66%,占主营收入的比重也从2009年的2.98%增加到5.58%。而如果按照韩邦友的预计,今年公司在国内市场的销售收入达到8000万-1亿元的水平,相对于公司此前提出的今年主营收入9.6亿元的目标,则今年公司国内销售收入将占到总体收入的10%左右。
“产品在国内销售的利润率要更高一些,尽管这个数据可能要等到公司的正式财务报告出来才能确认,但是可以预计能高出不少。”韩邦友表示。
能否盈利要看油价脸色
从2010年4月2日蓝帆股份上市之后,各家券商研究机构对于公司的关注度日渐低落,在记者搜集到的9份券商研究报告当中,除中信证券之外,其它8家机构在报告中均只给出了中性评级。
对于公司目前的经营现状,各家研究员多数认为,盈利的瓶颈在于原材料价格,正是原材料价格的不断上涨,使得公司产品的毛利率水平始终只能维持在一个相对较低的水平上。
至于未来如何突破盈利的瓶颈,公司方面目前能做到的是通过短期提价来提升产品利润率。对于这种治标不治本的方法,各家券商研究员的观点出现了分歧。国泰君安研究员在报告中认为,公司未来盈利的预期还是要寄托于原材料成本的下降上,“公司的投资机会将寄希望于油价大跌带动PVC 糊树脂价格大幅下跌推动的毛利率上升。”而宏源证券研究员则认为,下游销售渠道的拓展特别是国内销售市场的开发,才是公司提升产品利润率以及消化产能扩张的最有效途径。
然而,基于公司在下游销售渠道建设上目前仍旧没有出现超预期的进展,因此,对于公司今年业绩的改善,更大的程度上仍旧要指望国际油价回落。
对于石化原材料价格未来的走势,国泰君安研究员魏涛认为,现阶段受到去库存因素的影响,PVC、磷化工价格走低,预计在今年三季度石油价格企稳需求回升后,PVC价格将会出现反弹。如此看来,蓝帆股份本年度的业绩估计很难有大的起色。
Q&A
Q=华夏理财
A=蓝帆股份董事会秘书 韩邦友
Q:公司在今年一季度的时候进行过一次产品价格的上调,那么这个调整的幅度有多大呢?
A:这个调整的幅度我现在还不方便透露,具体的数据会在随后的二季报当中披露,但是可以说,这个调整的幅度肯定是可以见到效果的。
Q:公司目前为消化产能的扩张正在进行市场的拓展,那么在这个时候进行产品价格的调整,会不会对市场的拓展造成影响呢?
A:这二者之间的影响肯定是会有的。我们从去年就开始为消化产能扩张进行了市场拓展,在整个市场拓展完成之后我们才开始进行产品价格的调整,这样的话也会进一步减少调价对于市场扩展的影响,同时,出于对市场拓展的考虑,我们也不会太频繁或者是大幅度地进行产品价格的调整。
Q:据了解,从去年9月份的济南订货会开始,公司正在加大力度进行国内市场的开发,最近一段时间公司在这方面有什么新的动作吗?
A:在5月份的时候我们刚刚在上海成立了一家子公司,这家公司将主要负责公司产品在国内的销售,其实我们很早以前就在上海设立了派出机构,只不过这一次是把它升级为子公司。
Q:公司现在的募投项目进展如何?
A:可以说是很顺利的,其中新建设的26条生产线目前前期的厂房建设已经接近完工了,随后马上要进行设备安装,如果一切顺利的话,到年底左右就可以进行设备调试了。另外,还有33条设备生产线的技术改造工作,目前也已经完成了近60%。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