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基民投资的十大反思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08-12-26 21:40:00
德圣基金研究中心德圣研究团队
2008年即将过去,这一年里无论是全球,还是中国,无论是经济还是社会都发生了太多事情,太多的意外。在资本市场上,股市经历了前所未有的牛熊转换,而在前两年受到广泛追捧的基金行业也遭遇滑铁卢,广大基民受伤惨重。
从大的环境来说,2008年基金投资的尴尬难以避免,但无论是对基金公司还是基金投资者,都有足够多的教训值得反思。从2008年的投资成败中,我们可以总结出一些对投资者来说十分重要的经验和教训,为今后的投资提供参考。
反思一:
基金不是全能型选手
偏股型基金在2008年的投资总体上不尽如人意,截至12月5日,偏股型基金加权平均净值跌幅50.1%,同期上证指数跌幅61.63%,沪深300指数跌幅62.29%。
2008年持股比例较高是偏股基金净值损失较大的主因。固然有不少基金在2008年出现了投资策略失误,但即使策略基本正确,准确预判到2008年股市下跌,偏股基金也不可能充分避险。股票型基金因为60%的股票投资比例下限受到质疑,但即使放开投资比例限制,基金也无法快速调整仓位比例。因此,即使是优秀的基金,也不可能充分回避市场下跌的风险。
归结到一点,基金天生就不是全能型选手,而是优点缺点都界限分明。因此,投资者不应只是指责基金带来投资亏损,同样需要从自身反思是否主动、合理地管理了基金投资。
反思二:
究竟怎么看基金排名?
看排名选基金是许多基民在牛市时学到的简单法则。但在2008年,这一法则看似彻底失效了。我们再次看到许多基金业绩出现了大变脸,部分2007年的明星基金快速下滑到谷底;基金的业绩持续性受到很多质疑(见表)。
基金过去的业绩是其投资能力的最直接证明,因此看排名选基金有一定道理。但问题在于怎么看排名?首先是参考什么阶段的业绩排名。过于短期和过于长期的业绩排名参考作用都比较有限。而在市场环境可能发生较大变化的情况下,过去的业绩排名参考作用就会下降。其次是业绩排名的稳定性。绝大部分基金短期业绩排名的稳定性比较差,因此,应该重点评估基金在中期的业绩持续性,即半年或一年业绩持续性。
反思三:
应关注业绩背后的因素
当然,同样有基金在2007和2008年都取得了较好的业绩排名。单纯看排名很难对基金的未来表现做出判断,基金业绩背后的原因才是区分好基金和坏基金的关键,也就是要尽量去了解基金业绩为什么好,为什么不好,这样才能对基金未来业绩的可持续性做出判断。
首先应该区分基金的业绩是归结于投资能力、持股风格还是偶然性因素。其次,基金业绩背后也反映了基金公司团队的竞争力,这是投资者应该真正关注的持续竞争力。
反思四:
基金风格和专长各有不同
偏股基金有各自的投资风格,基金经理有各自的能力专长,在不同的市场环境下,基金业绩表现天然就会有巨大差别。有些基金经理善于选股和行业配置,但是不善于选时;有些基金善于把握大势,但对波段行情则很少参与。通常来说选股能力强的基金适应牛市环境,而选时能力强的基金适应熊市和震荡市。
而不同基金之间的风格差异在快速下跌的市场中体现得十分鲜明。基金擅长选股还是擅长选时导致了业绩的巨大分化。在2009年股市从下跌期转入相对震荡的预期下,选股和资产配置能力兼备的基金将会有较好表现,选股型基金业绩也将回升。
反思五:
公司竞争力比产品重要
对着眼于长期投资的基金投资者来说,选择一个治理优秀、团队能力突出、凝聚力强的基金公司,比单纯选择短期业绩强势的基金产品更为重要,因为这样的基金公司能够提供比较稳定的长期表现,适合于多数基民的投资需求。
基金公司的竞争力包括基金公司治理、高管、投研团队、投资理念、流程、投资评估机制、风险管理等几个核心要素。这些因素表现均衡、发展稳健的基金公司,更加值得长期信赖。
2008年,一些曾经表现突出的基金业绩大幅下滑,凸显出基金公司内部竞争力缺陷的事实。对于投资者来说,重要的不是指责基金现有的问题,而是找到未来能持续进步的基金公司。
反思六:
中小基金公司也有优秀基金
应该选择好的基金公司,这一投资理念被许多投资者接受。但一般投资者容易简单地选择那些大规模、知名度高的基金公司,这也存在着误解。
从2008年的表现来看,许多中小基金公司就超过了大基金公司。在各类型基金平均业绩排名中,大基金公司中只有华夏基金和博时基金入围前五。说明大公司未必就一定强于中小公司。
一般而言,大基金公司实力较强,团队配备更完整,平均来说竞争力强于中小基金公司。但基金公司大小并不简单等同于竞争力,原因就在于基金公司之间的定位和风格不同。事实上目前基金行业60家基金公司中,不少中小基金公司具备优秀的投资能力。
反思七:
投基也需要主动调整
被动持有是2008年多数基民的情况。在基金投资发生亏损后,长期投资理念让许多投资者放弃了主动调整。但实际上,基金的长期投资并非僵化持有,它和盲目的短线买卖一样都不可取。
主动并不是要频繁买卖基金,短线投资;而是要根据对资产配置大方向的判断,根据基金产品、基金公司的风格和特点,主动决定在适当的时机调整基金组合。这就是组合基金(FOF)投资理念,其核心是适度主动地管理基金投资,这一理念的要点主要有四方面:精选优质基金;对基金风格进行配置;适时调整基金组合;规避系统性风险。
反思八:
抓大放小投资首要原则
基金投资相比股票投资更应该抓大放小,也就是根据大趋势判断来决定基金组合策略,而不能因为股市小的阶段行情来改变基金的基本配置方向。原因在于基金投资资金成本和时间成本都很高,难以通过基金投资来把握短线投资机会。
2008年以来许多基金投资者犯的错误是,对大趋势认识不清醒,股市几次短暂的反弹应该是调整基金组合的时机,但不少基民被抢反弹的言论误导,导致越陷越深。抢反弹型的基金波段投资并非基金投资的主流。
反思九:
历史盈亏不应干扰决策
在2008年多数基金投资者出现的问题是被动持有,亏损不断放大。在股市反弹,出现基金组合调整时机时,大多数投资者因为账面浮亏而不愿调整,致使亏损一步步加深,最后积重难返。投资是面向未来,应根据未来预期作出决定,而不应被历史盈亏干扰。
反思十:
不应忽视低风险基金品种
低风险基金品种投资长期以来被投资者忽视。2008年以来出乎意料的市场转折说明,任何时候基金组合配置都不应该忽视低风险品种。投资者应在组合中配置低风险品种,适当时候和高风险品种进行灵活转换。
对于保守型和稳健型投资者,投资债券和保本基金不是为了追求多高的收益,而是用来平衡风险。因此,即使债券类基金收益率可能不高,但根据自身需求进行配置是十分重要的。而对于希望在低风险的前提下获取适当收益的投资者,保本基金是被长期忽视的最佳选择。
华夏时报订阅电话
北京(010-59250200) (010-59250001) 上海(021)52890785 深圳(0755)81197099
全国各地邮局均可订阅:邮局订阅电话:11185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