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掀起小贷公司“催生潮”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胡金华 上海报道
今年5月央行银监会发布的一纸小额贷款公司试点意见,竟然在中国经济最发达的长三角地区,掀起一场规模浩大的小额贷款公司“催生潮”。而其中隐现的,却是巨量民营资本准备借助小贷公司这个“草根金融”工具,转型村镇银行,向金融市场进军的战略意图。
12月18日,本报从江苏省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下称江苏金融办)获悉,作为全国经济实力最强的省份之一,江苏准备在年底之前成立15家小额贷款公司,明年则在全省设立100家小额贷款公司。而浙江已经有意在今明两年推出超过150家小额贷款公司,上海则将小额信贷公司的试点范围从10个郊区扩大到9个中心城区,预计明年会有57家小贷公司诞生。
“长三角地区民营资本对小额贷款公司如此热衷,并不意外,在监管层对典当、拍卖等非金融机构牌照严格控制的时候,小额贷款公司牌照无疑给数以千亿的民营资金提供了进军金融领域的门路。”12月19日,长期研究中国农村金融市场的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副所长杜晓山接受本报采访时如是分析,作为全国经济发展龙头,长三角大规模试点小额贷款公司无疑会使该区域金融要素市场变得更加丰富和多样化。
长三角小贷公司“大跃进”
记者得到的一份江苏省推出小额贷款公司试点方案显示,江苏准备在明年全省每个县(市、区)批准设立一家小额贷款公司,在苏南地区,注册资本底线是5000万元;苏中地区3000万元;苏北地区1000万元,上不封顶,发起人为8个左右,主要为当地民营资本。今年7月,在江苏的镇江和泰州,已经有两家小额贷款公司问世,注册资金都达到6000万元。
而上海金融服务办公室副主任范永进在12月8日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除上海已经决定在原有10个郊区(县)进行小额贷款公司试点外,把9个中心城区也纳入小额贷款公司试点中,按每个区设立3家小额贷款公司名额,预计到明年会出现57家小额贷款公司。
同时,本报记者亦从浙江省政府方面获悉,浙江有意在今明两年推出超过150家小额贷款公司。
随着小额贷款公司试点工作如火如荼地推进,一些市场研究人士也开始把这场试点潮比喻为长三角小贷公司的“大跃进”。
12月17日,一家已经开业的上海小额贷款公司总经理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现在上海的小额贷款公司简直就是在进行一场开业比赛,平均一周就有2-3家小额贷款公司开业,不到一年,小额贷款公司业务将覆盖整个上海。
据了解,现在上海已经批复18家小额贷款公司,9个中心城区也在积极推进小额贷款公司审批工作,预计明年上海会有57家小额贷款公司问世。
与上海相比,江浙的“胃口”显然更大。
据本报记者了解,浙江将在明年1月份逐步加大小额贷款公司在全省的推广力度,仅在温州地区的小额贷款公司的数量就已经达到16个,若以每个县(市、区)设立一家小额贷款公司的原则,浙江明年的小额贷款公司数量将超过150家,而在准入门槛上,浙江要比江苏和上海都高,其中,设立为有限责任公司的,不得低于5000万元(欠发达县域不低于2000万元);设立为股份有限公司的,不得低于8000万元(欠发达县域不低于3000万元);试点期间,注册资本的上限为2亿元(欠发达县域为1亿元)。
据记者粗略统计,根据三地准备推出的小额贷款公司总量,明年长三角的小额贷款公司将达到300家,以每家小贷公司注册资本5000万计算,可以让150亿民营资本得以“收编”。
“土”老板的村镇银行梦
12月8日,上海青浦明诚小额贷款公司开业,在开业仪式上,公司董事长于德明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小额贷款公司的最终目标是成为村镇银行。“第一步是做实,首年不一定要赚钱;其次是做强,第二年开始赢利;最后才是做大,希望能够转型村镇银行。”
接受本报记者采访的多家上海小额贷款公司高层亦持相同观点,转型村镇银行已经成了民营资本发起成立小额贷款公司的终极目标。无论是宝山宝莲小额贷款公司总经理李跃如,还是宝山神农小额贷款公司董事长郑雷飞、松江龙欣小额贷款公司总经理陈欣欣,升格为村镇银行是他们最大的梦想。
但是,尽管有此愿望,上海市金融办给出的答案却不是小贷老板们想得那样快。12月16日,上海金融办一位领导表示,小额贷款公司现在只能在自己的区域内经营业务,要跨区域经营得经过相当长的时间,升格成为村镇银行则更需政策放行。而上海金融办此前出台文件称,争取年内设立一两家村镇银行,也不会是现在所批的小额贷款公司升级,主要还是由银行和民营资本集体参股,银行作为主发起人,民营资本的参股比例不能超过10%。该位领导也解释,年内在上海成立村镇银行已经不可能,最起码要等到明年。
“只要风险控制得好,小额贷款公司想要盈利还是不困难的,但是想要成为村镇银行,起码还得要经过五年时间,银监会在放行村镇银行的政策上一直都很谨慎。”杜晓山分析称。
寻求保险化风险
为了让已经落地的小额贷款公司能够控制放贷风险,本报在12月9日也了解到,作为主推上海小额贷款公司的上海金融办,和上海保监局牵头召开了一场风险管理与保险研讨会,已获批复的18家小额贷款公司,以及中国人保上海分公司、太平洋人寿保险公司均参加了这次研讨会。
“上海小额贷款公司的审批速度越来越快,随着小额贷款公司各项业务的全面展开,贷款风险也在渐渐显露,我们正在寻求帮助小贷公司化解风险的解决之道。”金融办一位领导告诉记者。
12月12日,人保财险上海分公司责任险部总经理吴晓红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现在小额贷款公司面临的主要风险有客户风险、内部风险和经营环境风险,其中客户风险是小额贷款公司面临的最大风险。
据介绍,小额贷款公司可以通过投保中小企业贷款保证保险来规避小额贷款的资金风险,其中借款人即中小企业为投保人,小额贷款公司为被保险人。目前上海已经有多家财产险公司和寿险公司希望参与到小额贷款的保险业务中来,人保财险正在设计专门针对小额贷款的保险产品系列,并择机推向市场。
本报也从相关渠道获悉,在上海,上海金融主管部门在小额贷款公司成立之后,还准备专门设立一个上海市小额贷款公司行业协会,以对开设的小额贷款公司进行行业性指导。
华夏时报订阅电话
北京(010-59250200) (010-59250001) 上海(021)52890785 深圳(0755)81197099
全国各地邮局均可订阅:邮局订阅电话:11185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