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农产品市场 关注中国三月旱情
来源:
发布时间:2011-03-04 21:52:41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金水 叶青 北京报道
中国气象局3月份例行新闻发布会放出一个好消息和一个坏消息:好消息是经过2月份三次人工增雨作业,北方冬小麦旱区降水量大,土壤墒情改善,农业旱情大部分缓解。坏消息就是3月份北方冬麦区以晴到多云天气为主,气温比常年偏高一到两度,干旱将持续。
在旱情缓解和国家连续抛储之后,国内强麦期货主力合约出现减仓下行,从近30万手已经下降到16万手,多头主力已经离场。但是,中国北方冬小麦3月份干旱天气和美国小麦区的气象干旱继续影响全球大宗农产品市场,3月3日,美国CBOT小麦期货价格再次上涨1.73%,重新回到上升通道,库存更紧缺的玉米大涨2.08%,全球农产品期货继续上涨。
干旱在继续
中国气象局应急减灾与公共服务司司长陈振林告诉《华夏时报》记者,气象部门和农业部门组织专人前往冬小麦旱区考察发现,经过前一段时间的降雪,土壤墒情恢复到正常状态;但是,3月份冬小麦处在返青生长的关键时期,降水量仍然偏少,气温回升较快,抗旱形势仍然不容乐观,旱区需要继续加强农业灌溉和田间管理工作。
陈司长透露,从2010年10月1日到2011年2月28日,北方冬麦区降水量比常年同期偏少三到八成,其中华北南部、黄淮等地偏少六到八成以上。华北和黄淮区域平均降水量为61.7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少五成左右,为1970年以来的最少记录,大部分地区处于中到重度气象干旱,是本世纪以来最严重的干旱。
记者了解到,旱区的气象部门派出2000人次进行旱情、墒情、苗情和灾情监测分析,气象部门针对每次雨雪天气过程都开展了降水前后旱情影响的预估和评估,并联合农业部门进行1500多次气象干旱的专题会商和田间调查。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人工影响天气中心研究员王广河告诉记者,2月份以来,连续人工增雨作业增加降水量达到16%,3月份只要条件具备还将进一步增加作业。
由于旱区受旱时间长,降水未能产生有效径流,大部分旱区人畜饮水困难仍在持续。尽管目前大部分冬麦区旱情已明显缓解,但此次降水分布不均,农业部有关人士预计,若后期无大范围有效降水,小麦主产区的抗旱形势仍将十分严峻。
山东农户廖大爷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虽说现在旱情经过雨雪及灌溉受灾面积已经有所缩小,但干旱对小麦还是会造成一定幅度的减产,对平原地区的农作物不会有太多的影响,但山地或者丘陵地带没有灌溉条件的作物只能靠天吃饭了。
多头跃跃欲试
“2月份连续三场大雪减弱了热钱炒作干旱天气的热情,强麦期价从3110元/吨开始下跌,累计跌幅已达100元/吨以上。不过3月是麦苗返青期,如果3月上旬仍然维持去年干燥天气,对于小麦的生长便会产生实质的影响。市场的多头又会跃跃欲试,做多强麦。”期货投资者王先生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布瑞克农业咨询公司粮食分析师许违波认为,3月份才是小麦的主要用水期,这个月份的有效降水和灌溉才会对小麦的生长构成比较大的影响;现在河南大部分小麦已经处于返青期,正是小麦生长的关键时期;同时,根据以往经验,北部麦区在3月中下旬返青浇水,南部麦区在3月上中旬浇灌,要是降水仍不足,那肯定会影响产量。
北京中期农作物分析师杨莉娜认为,平均每生产1kg小麦约需水1-1.2kg;从播种后到拔节前,小麦耗水量占全生育期耗水量的35%-40%,而拔节到抽穗时期是小麦生长的临界期,缺水会造成减产,在25-30天时间内耗水量占总耗水量的20%-25%,每亩日耗水量约2.2-3.4立方米;抽穗到发育成熟约35-40天,耗水量占总耗水量的26%-42%,特别是抽穗时期,日耗水量可达4立方米,后期缺水也容易直接引发减产。
天气一直是全球农产品市场炒作的一个主题,尤其是3月份中国气象干旱的持续可能成为全球市场炒作的一个话题。一位粮食专家预计,在中国北方和美国小麦区旱情持续的情况下,美联储还没有宣布推出刺激政策,美元将继续贬值,中国农业种植成本在迅速上升,大宗农产品尤其是小麦的价格仍然会出现大幅度上涨。
去年全球小麦价格已经上涨了80%,但中国小麦价格一直比较稳定,国家手里有大量储备调节粮食价格,小麦基本能够实现自给。上述专家认为,美国是农产品出口大国,他们对农产品的操纵能力非常强大,农产品越来越显示强大的金融属性,成为全球避险抵御通胀的一个投资品种,中国面临输入性通胀压力,农产品价格仍然会受到全球市场波动的影响。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