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首页证券正文

证监会落实经济会议精神

作者:王兆寰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08-12-13 21:44:00

摘要:证监会落实经济会议精神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王兆寰 北京报道

    令市场期待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已落下大幕,坊间期待的利好政策更是令市场“左盼右等”。
    11日晚间,证监会对外发布消息称,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支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积极推动市场并购重组,加快多层次市场体系建设,加大对中小企业发展支持力度。
    《华夏时报》记者注意到,相对于4万亿刺激内需政策出台时的反应,作为市场第一家长的证监会此次可谓及时迅速。而将“推动并购重组”列入今后工作重点的首项,着实值得思考。


政策转“实”
    刚刚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明年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其中,“保持资本市场和房地产市场稳定健康发展”的论调更是引发了投资者们的关注。
    会议到底有没有具体利好政策?只是说说而已?
    国都证券策略分析师张翔直言:这是最高级别的经济会议,只是定调,具体的政策不会讨论,随后各相关部门会据此落实精神,政策会陆续推出。
    而就在银监会出台《商业银行并购贷款风险管理指引》后不久,证监会便将“积极推动市场并购重组”列入今后工作重点,而非此前业界预期的制度利好。
    “这可以视为政策的一种导向,在IPO暂缓,融资融券等制度建设推动减缓的情况下,通过支持企业并购重组做大做强,局部性为市场增加亮点或许更为实在些。”多位市场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是说,“借壳上市、资产注入整体上市不排除会加速的可能。”
    安信证券分析师任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融资融券的脚步确实慢了一些,监管层考虑的方面很多。
    记者在致电证监会相关人士时,该人士表示,处理好“创新与监管”的关系是目前他们工作面临的重大课题。
    另据一位接近监管层的人士向记者透露,《证券公司业务范围审批暂行规定》自12月1日起实施,的确是意味着证券公司申报融资融券业务的通道已经打开,但融资融券试点的正式启动尚需要对2006年试点管理办法进行修订,重新明确试点券商的资质条件。
    “只有在此基础上,券商才可进行申报,监管层确定试点公司,最后正式启动融资融券业务。由此看来。融资融券并不会很快推出。”上述人士如是说。
    而在长江证券分析师刘俊看来,近期商业银行并购贷款放行的意义和产生的影响不亚于融资融券。商业银行可以发放有别于传统贷款的并购贷款,这为上市公司并购、海外收购、MBO等并购活动打开了广阔的空间,为资本市场的活跃增添了持续动力,长远影响不可低估。
    中原证券研发中心经理刘舒则认为,在经济增速放缓,企业生存有较大的压力下,并购重组政策推进可谓实质性利好消息。他坦言:一方面,通过整合资源,实力强的公司可以借壳上市,获得更大发展。另一方面,在资本市场相对薄弱,重组题材可以引发投资者想象空间,带动相关热点。


年关重组“掀热潮”
    统计数据显示,随着年关的到来,近一个月内,发布重组相关公告的上市公司多达92家。
    目前,仅已停牌的就有长江电力、唐钢股份、东方航空、国投电力、国投新集等央企十几家公司。
    而继鲁能泰山宣称可能易主后,电力行业重组并购亦在近期掀起小高潮。11日,国电电力也发布公告称,通过增资扩股的方式,获得宁夏英力特电力集团51%股权;华能国际公告称,将购江苏电力持有的淮阴电厂10%的股权。
   “虽然资产重组形式多种多样,但并购整合央企似乎更有看头。”中信建投策略分析师如是说。而12月9日,银监会公布的《商业银行并购贷款风险管理指引》更是为很多实力较强公司的资本运作、并购重组奠定了较好基础。
    有分析师人士乐观预期,作为最为受益并购贷款业务开闸的一员,大集团的战略整合将面临更加宽松的融资环境和整合效率,而相关公司更将加速上演乌鸦凤凰的华丽变身,其股价和估值享有更大幅度的资本溢价亦理所当然。
    临近年关,ST板块日趋活跃,由此借助重组扭转经营困境从而实现“保牌摘帽”,市场表现异常抢眼。
    11日,沪指下跌调整,ST股却几乎全线飘红,涨幅超过4%的达40余只,28只涨停,其中*ST夏新、ST东盛、*ST潜药、ST中房等十来只ST股,因连续3天涨停而停牌1小时,开盘后又直奔涨停。
    “尽管并购重组想象空间巨大,对于投资者把握起来难度较大。因为重组的方向和时机具有不确定性。”刘舒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谨慎地说,“一些同系并购,整体上市等题材不排除有内幕交易。”
    “并购可以使企业做大,但是能否真正做强还不好说。并购重组是市场长期的热点,整体资本市场的走强仍需依赖宏观经济环境和基础制度的完善。”刘舒如是说。
    更有人士认为,从风险的角度来看,ST板块、重组板块作为壳资源的“大本营”,实际上有的公司已经处于非常严峻的经营困境,很难得到并购贷款支持,这样的公司只是短期游资的炒作题材。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