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倍利润一夜成真 中航精机重组给力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李叶 北京报道
有些热情在资本市场永远无法浇灭,比如上市公司的重组。最近,中航精机频频被各大券商推荐,并在二级市场连续涨停,托的就是“重组”的福气。
作为中航工业集团下的一家上市公司,中航精机在没有宣布重组事宜之前,市场对其的关注几乎可以用“冷淡”来形容。券商研究报告给出的评级不乏“中性”、“观望”。2010年9月3日,一份策划重要资产重组的停牌公告使得公司局面彻底扭转,各家券商报告开始力荐该股,其中“强烈推荐”的券商达到7家。
中航精机真的能够扭转自己在资本市场上的地位吗?如果公司重组后一切顺利,那么中航精机确实能彻底告别平淡的过去,但现在下结论似乎有点早。截至1月14日,二级市场上中航精机股价距离最高点已经跌了近10元。
7家公司10倍利润
对于中航精机的重组,市场早有所期,但投资者只猜中了“皮”,却没有猜中“囊”。
去年10月22日,因重大事项停牌一个多月的中航精机复牌后宣布了重组方案,称公司拟以14.53元的价格向中航工业、机电公司、盖克机电、中国华融定向发行约2.5亿股,购买包括四川泛华仪表、庆安公司、陕航电气、四川液压、郑飞公司、贵航电机、川西机器等7家公司100%股权,收购资产预估36.38亿元。
这一重组预案远远超出市场预期。“这7家公司2009年净利润约3.3亿元,而中航精机2009年的净利润仅3000万元,注入资产的净利润是中航精机现有资产利润规模的10倍。公司资产重组完成后,总股本约达到4.18亿元,这是公司业绩的跨越式增长。”招商证券航天军工行业分析师王轶铭分析。
重组公告公布后,中航精机在二级市场上连续9个交易日涨停。超预期的重组方案使得市场对公司的估值提升产生了极大的期待。长城证券机械军工行业分析师乔培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感慨:“这场资产注入规模实在是严重超出预期,公司现有资产2010年预计每股收益0.3元,而注入资产2009年每股收益为0.86元,即便保守估计2010年增长15%,那么公司2010年的每股收益也将达到1元。”
军品资产唱主角
从资产注入前后公司主营业务的变化来看,说中航精机是乌鸡变凤凰并不为过。之前,公司的主营业务为汽车座椅调角器,重组后则变成军品航天机电产品。
1月11日,有媒体报道四代机试飞了。据乔培涛介绍,此次注入中航精机的七家公司主要为军品资产,垄断性和收入稳定性远高于民品,此次注入的机载悬挂发射控制系统、航空发动机点火系统、航空航天机载设备系统、飞机电源系统、无人机发射系统等均属于航空机电系统,被广泛应用于国产现有各主力机型。
记者注意到,公司重组的7家公司中有6家为中航机电公司控股,这家公司在2010年7月刚刚成立,是中航工业集团的机电平台。此次重组完成后,中航精机的大股东将由中航救生研究所变为中航机电公司,但实际控制人依然是中航工业。
在大股东变身中航机电公司后,中航精机未来还继续存在着资产注入预期。王轶铭分析,因为在中航机电公司中,还有航宇公司、新乡公司、金城公司等很多资产没有实现证券化。作为资产运作平台,目前中航精机的市值约30 亿,而中航系其他资本平台市值均在100 亿以上。公司后续资产注入的预期依然强烈。经过前期的调整,公司的投资价值进一步显现。
此外,中航精机本次所注入的民品资产也算得上优良。其中郑飞公司旗下的中航电动汽车公司资本2亿元,贵航电机的稀土永磁无刷电机则沾上了时下最为热门的新能源概念。
即便如此超预期,中航精机公司层面依然保持低调,并没有对此次重组事宜作出过多回应。各家券商在看好公司未来发展前景的同时,也都提醒投资者:“由于是一次性注入7家公司的资产,审批部门较为繁杂,公司在未来整合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
公司档案
中航精机位于湖北省襄樊市,其前身是中国航空救生研究所嘉利分厂。2000年12月,股改后成为湖北中航救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上市,改名为湖北中航精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很难想象,中航精机在资产注入实现之前,主业离军工业务相去甚远,只是名字沾上“中航”二字而已。在本次资产重组之前,中航精机一直是一家专业研制、生产、销售轿车座椅调角器的企业。而今,中航精机如果能够顺利完成资产重组,其主营业务将会出现翻天覆地的变化,一举从座椅调角器变为航空机电系统产品,行业跨越度之大令人难以想象。不过,此次重组涉及7家公司,能否顺利完成还存在不确定性。(李叶)
幕后推手
华夏系完胜中航精机 9涨停后有盘整需求
连续9个交易日涨停,这在2010年跌宕起伏的行情中并不常见,但具备重组预期的中航精机做到了。
10月22日,因重组事宜而停牌约一个半月后,中航精机以涨停的姿态高调复牌,而且涨停延续了9个交易日。记者统计,该股复牌后,连续14个交易日飘红,股价由复牌时的14.88元上涨至11月9日的最高点44.89元,短短十几个交易日最高涨幅达到201.68%。
在这场涨停的盛宴中,华夏系成为最大赢家,最牛基金经理王亚伟管理的基金现身其中。记者翻阅公司中报注意到,截至2010年中期,王亚伟所掌管的华夏大盘持有该股343.18万股,并成为第五大流通股东,截至去年三季报,华夏大盘少量减持43万股,但依然持有300万股。此外,华夏平稳、华夏复兴基金全部都在三季度的前十大流通股之列。华夏系对于该股的力挺不言自明。
11月10日,由于连续累计过高的涨幅,中航精机开始进行回调。截至14日收盘,股价一直在33元附近,两个月以来股价下跌了约10元,这也引发了市场的热议。不少投资者担心,中航精机的重组行情恐怕也是资金的炒作,转瞬即逝。不过,这一观点被分析人士否定。
乔培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中航精机的上涨并非简单的资金炒作,而是有实质的重组内容。目前只是短线回调,按照有资产注入预期后军工股40倍的市盈率进行计算,该股的股价应该在40元附近,个人认为该股股价短期在35-40元附近比较合理。”此外,招商证券更是给出了55-60元的合理价格。
国金证券财富管理中心投资经理张国江则提醒投资者:“虽然该股短期在前期低点30.20元附近支撑强烈,但如果想要介入一定要关注成交量,如果成交量缩可适当介入,如果成交量放大,市场有杀跌的迹象,投资者则需要继续观望。” (李叶)
中国现役战斗机速览
歼-7
歼-7型战斗机仿制于苏联米格-21战斗机,于上世纪60年代开始生产,后不断改进 ,是中国空军和海军航空兵目前装备规模最大的战斗机之一。该机依靠本身所具有的飞行性能好、轻小灵活、低成本、高效率和使用维护简单等技术特点,在中国海、空军战斗机装备系统中一直占据着相当重要的位置。歼-7已于2006年停产。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