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调控致炒棉游资溃败 棉企得以喘息
来源:
发布时间:2010-11-19 19:54:09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叶青 北京报道
经历数日的政策调控及美棉跌停,郑交所期棉主力合约结束3个月牛市格局,首次深幅调整。截至11月11日,郑州期棉各合约在开盘10分钟后,经历多空方激烈争夺,最终空方以压倒性的优势,直接将期价封于跌停,并且全天再无反弹。此刻也意味着一度被市场视为本年度最优秀的投资品种——棉花,暂时陷入调整状态。
截至11月17日,由于中国政府表示将抑制过度投机行为的消息,导致部分投资者纷纷平掉手中的筹码。ICE棉花期货收盘创三周来新低,ICE 3月期棉合约收低5.05美分,报每磅1.2415美元。郑棉主力合约1105,受ICE棉花隔夜跌停的影响,开盘27090点,收盘报27090点,下跌5.01%,交易量减少1204128手, 持仓量略有增加202920手,跌停报收。主力合约1105合约,以跌停价开盘,封板至10:00后,价格开始反弹至28080价位,但由于期间空头做空动能强劲,价格冲高后持续回落至日内最低点27170价位,直至收市仍住处于封板状态。
11月11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10月份宏观数据显示,CPI同比涨4.4%,而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以及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幅都较9月份有所减少,预计四季度经济增速可能回落。另外,央行10日晚宣布从11月16日起调高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迈科期货刘毅认为,在央行年内第五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之后。新公布的CPI数据又创近25个月来新高,通胀压力加大,市场加息预期再度成为讨论的焦点。近两日,为规避来自政策面的风险,郑棉、撮合呈现出调整格局。受此影响,现货市场观望气氛转浓,国内棉价涨势有所放缓。
棉价高涨 纺织加工业订单却没增长
今年以来,棉花价格不断上涨。受美国期棉的带动屡创新高,郑棉指数也从9月初的17709元/吨,到目前为止已经上冲至29980元/吨,涨幅近63%。棉花价格急剧上涨不仅引起政府的高度关注,同时也使纺织类企业陷入困境。
“由于目前生产所需的用料都是以2万/吨的成本进的货,棉价的高涨对于我们目前的生产还未造成直接的影响。不过等这批库存消耗完之后,我们就不得不去面对3万/吨的高价棉了。虽然棉价已经达到3万/吨的高价,为了延续工厂的运作,一旦下游有订单,我们还是会进货。”宁晋县天瑞纺织有限公司黄先生接受《华夏时报》记者的采访时表示。
据黄先生介绍,今年的市场很难做,原料价格不断暴涨,但下游织布、服装厂的订单却没增加,加工厂也不能随意提价,怕下游企业承受不了减少采购量,特别是服装方面的订单量没有上升的迹象。同时,还要面临人工成本的上涨,与春节前相比较人工费上涨30%,而且当地还进行拉闸限电,每月只能开工15天,其他时间处于停工状态,即使是停工但各项成本照样增加,使企业生产阻碍不断。
东海期货王旭认为,由于棉花是纺织品服装产业的基础原材料,从皮棉到终端产品的制造拥有一套很长的产业链。而棉花价格的飙升,势必对整个产业链的各个环节都将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
正因为如此,湖州古尔圣纺织品有限公司正面临着“骑虎难下”的局面。刚刚结束的广交会,让李先生懊恼不已,兴冲冲的去参加展会,想通过展会能有好的收获,可没想到直至展会结束都没有收到订单。究其原因就是原材料价格的大幅上涨导致生产成本上升,与去年同期相比上涨了八成多,高质量的棉纱已涨到48000元/吨。因此,加工厂报价也随之提高,不过来洽谈客户的心理价位却不会相应的提高,以致于参会期间没有一笔订单能够成交。同时,现在也不会大量买进纱线,只能根据订单的量来决定进货的量。
不过相对于中小纺织企业的困境,位于高端品牌的成衣服装公司却未受原料上涨的影响。根据杭州江南布衣服饰有限公司的介绍,对于所生产出来的成衣价格基本维持现状,价格不做调整,其原因是公司成衣的品牌附加值较高。所以,即使原材料有所上涨,并不会对产品销售造成影响。而相对于销售学生类服装的企业,由于其自身品牌附加值低,就要面临大幅提价的可能。诸如一件原来单价100/件的服装,由于原材料涨价,可能就直接导致价格要上升至200/件。因此,就会出现品牌越大,影响越小的局面。
聚酯短纤未能成为纺织企业救命稻草
永安期货能源化工分析师庞春艳认为,PTA的连续涨停与前期棉花价格高位攀升,造成PTA 的价差迅速扩大有关。由于棉花是纺织服装业的重要原料之一,棉花价格快速上升利好其相关产品——聚酯短纤。短纤是纺织过程中与棉花混在一起纺织,而纺织中二者的配比是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进行调节。如果棉价上涨过快,势必导致纺织中直纺涤短的用量增加。同时,PTA 作为短纤的合成原料,短纤的畅销提振PTA 的需求,其价格也势必受到短纤的提振而走强。也就是说,棉花的价格上涨间接提振了PTA 的价格,尤其当棉花价格上涨过快时,对PTA 的提振作用显得尤为明显。
正当纺织企业着手用短纤作为棉花替代物进行生产时,PTA期现货价格持续飙升使江浙一带的纺织企业生产几乎处于停滞状态。浙江前程石化股份有限公司廖朝波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正因为这10天原材料的涨价导致江浙一带的纺织、箱包、面料出口加工型企业,于9、10月签订的订单面临着与外商重新签订的窘境。本以为可以借助短纤作为棉花的替代原料减少生产成本,但没想到短短几天时间,价格由之前8000/吨上升至13810元/吨。因此,只有在原有订单出厂价格基础上上涨20%,才能使这些企业继续运作,但是外商对此不愿进行重新签订。
同时,廖朝波也认为,虽然PTA涨价对于下游纺织企业极为不利,相对于生产加工PTA的企业来说,现在的状况非常好的。目前,从聚酯环节的利润水平来看,其加工毛利目前处于2000-2200元/ 吨左右,与历史毛利水平相比,处于较高位置。因此,从工厂利润方面来考虑,聚酯装置开工率短期内也将有望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不过相对于未涨价前的原材料价格在销量上会有所影响,由于下游出口企业面临出口难的问题,势必会使PTA加工企业的销量造成影响。
对于下游纺织业产成品即将面临滞销的困境是否会影响PTA需求,记者采访国泰君安期货倪建楠,他对此问题有不同的观点,他认为上游和终端之间的价格传递有一个时间差。纺织服装出口淡旺季一般较上游聚酯纤维环节延滞2~3个月。终端纺织服装因为原材料成本上涨过快因素影响出口,对于中间环节布匹的采购会偏向谨慎。不过由于聚酯纤维环节利润高,库存低的特点,在销售以及原料采购方面暂时还不存在较明显的压力。而下游采购逐渐转弱,聚酯纤维库存逐渐回升需要时间等待,库存水平走高,下游需求弱化,对于PTA需求支撑才会走弱。因此,暂时并不会造成影响。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