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首页宏观正文

贾康:抓住资源税改革时机

作者:吴丽华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08-11-29 22:05:00

摘要:贾康:抓住资源税改革时机

贾康:抓住资源税改革时机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吴丽华 北京报道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前夕,本报记者获悉国务院邀请各个领域专家座谈,而财政部财科所所长贾康是与会者之一,11月26日,记者特别采访了贾康。
    《华夏时报》:今年的宏观调控转向如此之快,你如何看待这种变化?
    贾康:这次积极财政政策的再次启动,其内在逻辑与1998年相似,都是我们在主动向下调整计划“软着陆”过程中,突遇外部大冲击,这种叠加效果导致经济下滑过快,使得财政政策有必要转为扩张性,来作应对冲击。如果说有所区别的话,这一次外部冲击力度更大。不过,在主观方面,我们现在更有经验,金融系统更具抗风险能力,考虑的也更全面,也更有条件调动市场来呼应政策转型。
    《华夏时报》:两年时间投4万亿,如此大规模投资,怎样发挥积极财政政策的效率和作用呢?
    贾康:要运用支出政策,积极优化结构,区别对待,大力强化经济、社会的薄弱环节和增加有效供给,资金要投向更需要的领域,货币政策是整体调控,财政政策更多的是结构调控,优化结构。
    比如对与“三农”有关的基础设施;交通与能源的重点建设;贯彻区域发展战略的建设;改进民生的事项,包括基础教育、医疗保障、住房保障、社保体系;支持走创新型国家道路的项目,这些都是可借机加大投入力度的重点。
    这些投资可以改善企业预期,解除社会成员后顾之忧,消解“矛盾凸显期”的一些突出矛盾。长期看可贯彻科学发展观和促进社会和谐,这种结构性的优化、升级,也具有重大意义。
    《华夏时报》:在财政收入下滑的背景下,扩张性财政所需大量资金从何而来?
    贾康:我认为有必要大力增发长期建设国债,增加赤字规模。在这方面不论从名义指标来看,还是从实际公共部门负债的综合考量来看,我们都还有足够运用的安全空间。
    2007年,各项名义指标的赤字率很低,中国已是财政盈余状态;当然名义指标中2007年还是有赤字的,但是支出项目里有一部分拨到基金里去了,并不是都投到项目或购买设备,比如中央预算调节稳定基金,社保基金理事会掌握的基金,都得到了财政的充实。即使2009年大幅度提高赤字,也可以控制在安全区内。
    考虑到财政收入增长态势已有明显转变,要做好过几年紧日子的准备。
    《华夏时报》:财政政策转向积极后,采取了一系列减税政策,你怎样看接下来的财税改革?
    贾康:我认为,现在应该抓住时机,实行结构性的减税和税制改革,服务于长期的市场建设和机制转换。
    这方面是具有代表性的,减税首推增值税转型,可以更好地使企业积极承担市场投资主体角色;与增值税转型配套的,可考虑资源税的重大调整,虽然这会使初级产品价格上升,但有利于引导各方面更珍惜而不是粗放、挥霍地使用资源,并且更积极地开发节能降耗的工艺和技术,促进发展方式转变。
    现在PPI已掉头向下,可以减少一些关于资源税调整的顾虑,以这种调整实现减税(增值税转型)和增税(资源税改进)的组合,还可以提高财政的承受力,加大减、增双方力度的到位率。

 


华夏时报订阅电话
北京(010-59250200)  (010-59250001) 上海(021)52890785  深圳(0755)81197099
全国各地邮局均可订阅:邮局订阅电话:11185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