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首页证券正文

国储不足引发游资爆炒 期棉成交量创六年新高

作者:叶青

来源:

发布时间:2010-09-24 19:58:53

摘要:国储不足引发游资爆炒 期棉成交量创六年新高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叶青 北京报道

   “棉花现在的行情有点高不可测,连着两个涨停板,让善于摸顶的期货高手铩羽而归,更有甚者被强行平仓损失惨重,使空单提前出局,吸引多单入场。不过节日期间连续三天的跌势,可能让多头过早地感受到秋天的寒意,估计下周开盘后会有戏剧性的变化。”一位老期民向记者述说。
    9月21日,郑棉主力合约CF1105受NYBOT期棉强势涨幅及前一日涨停的影响,成交量创下上市6年来的新高。截至收盘,1105合约共成交158808手,终盘收于21685元/吨,涨了1085元,终盘持仓量增加3574手,收于326798手。
    9月21日,NYBOT期棉也上涨至15年来高点,收于每磅1美元上方。
    郑州交易所持仓数据显示,近一周以来,郑棉主力合约CF1105的持买仓与持卖仓相差3万多手,多头占有绝对的优势。其中,名列买仓前几位的为中粮期货、新湖期货、永安期货和格林期货,分别增仓4328手、1513手、3365手、2352手,平均增持3000多手。
期棉报复性上涨
    近两个月以来,棉花价格水涨船高,籽棉收购价格普遍涨到了4.50元/斤以上。棉价高企令各地棉农惜售情绪加重,棉农开始囤积棉花,期待以更高的价格出售。
    根据数据显示,截至9月20日,中储棉已经累计向市场投放棉花501086吨,实际成交500086吨,成交率99.8%,完成了投放计划的83%;所有已成交储备棉平均等级为3.82,平均长度28.3,加权均价18675元/吨,折328级成交价为19079元/吨。
    “目前,棉花价格飞涨的关键原因是中储棉储备不足,去年国内棉花产量的大幅下降,使国内棉花供需缺口打开。同时受全球经济回暖带动,人们的日常消费支出逐渐增加,不少消费者对服装类日常消费品进行“补给式”采买。当终端市场的需求趋旺遭遇上游原料减产,供与需的大幅失衡激发了原料价格高涨。”良运期货的姜大中接受记者采访时分析。
    他同时认为,8月份棉花工商业库存为180万吨,这是正常生产的常量。随着经济的回暖,需求必然大幅增加,这些库存难以维持市场需求。国储棉库存也基本清空,而新年度国内棉花产量难有明显恢复,意味着新年度国内棉花供需格局更加紧张,巨大的缺口需要大量的进口棉来弥补,进而使得国内棉连同ICE棉花价格同样疯狂上涨。
    中国海关总署的数据显示,1-8月累计进口棉花1952016吨,同比增长100.01%。其中,8月份进口数据显示,中国8月进口棉花240172吨,同比增长118.92%;从美国进口116858吨,进口金额为2.34亿美元。
“中国是目前全球最大的棉花进口国,主要进口来源多为巴基斯坦、美国、印度、澳大利亚等生产国。其中,由于印度棉花质量优于美国,大多数贸易商倾向于进口印度的棉花。但印度从今年4月开始频繁地限制棉花出口,导致美国棉花份额逐步增多。”从事棉花贸易的徐先生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说。
种植成本上升
    “棉花种植需要有特定的地方,虽然需要的条件没有小麦高,但棉花由于劳动力需求程度较高种植成本的上升,与小麦、玉米等农作物相比。即便棉花价格大涨,也未必会带来明显的面积扩张。”甘肃某中储棉直属库的内部人士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她认为,现在国内的种植成本在不断上升,对农民种棉积极性有所削弱,不过总体而言棉价上涨对棉农有利,南疆的收入多了,生活质量也有所提高;现在棉花收购价是9.3元/公斤,某些地方都快到10元/公斤。其中,人工费用涨至1.4-1.6元/公斤。
    “由于受播种初期低温天气的影响,南疆采摘普遍推迟,天气的原因导致北疆重要产棉区昌吉、乌苏县籽棉收购价格都达到9.3-9.6元/公斤。各地供销社棉花企业正积极筹措资金,做好棉花收购工作,做到农民交售随到随收,不向棉农打白条。”一位现货商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从前年开始,我和同村的老李一起到兵团拾棉花,刚开始还不太熟,看着不知道怎么下手去摘,经常达不到标准。去年就熟练多了,几乎没什么差错,现在越干越熟练,每天能拾百来公斤,今年再过去赚个5000元是没问题的。而且每次出行之前,我们都有与兵团签订的用工合同,这为我们提供了更好的保障,使我们能安心拾棉花。”一位河南籍拾棉工王先生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据记者了解,南方部分纺织企业因为招收不到足够的一线工人,开始逐渐减少订单,降低企业开工率;有些企业为招收新员工不惜提高工资标准,期望能够找到熟练的工人。其实,上述行为会增加企业的运营成本,妨碍下游纺织企业走出困境。
    “在棉价高企的情况下,农民、贸易商所承受的风险相对较小,风险最大的在于下游消费企业。因为下游的棉纱、服装价格并没有太明显的上涨,所以他们的利润空间在逐步缩小。对于原料价格的大幅上涨,棉纺织企业通常希望能够通过提价来缓解成本压力,但大多数纺织企业没有随意提价的能力。同时,由于原材料供应紧张,企业拿货需付完全款才能提货,企业面临的资金压力较大。”银河期货的张海源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
    一位从事NYBOT期棉交易的投资者认为,棉花价格从8月中旬之后的涨幅,大多都是投机基金买盘所推动的,国外的投资者认为三大棉花生产国是:中国、美国和印度。只要有一个产棉国遭受灾害性气候的影响,就会影响该国的棉花产量,进而推动期棉价格的进一步上涨,吸引更多的买盘进入。9月21日纽约期棉收市突破1美元大关,就是因为中国棉花采摘时间推迟及纺织厂需求反弹的背景下引发的。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