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金融正文

微企贷款超千亿 民生银行转身业绩蓝海

作者:金水

来源:

发布时间:2010-09-10 21:39:46

摘要:微企贷款超千亿 民生银行转身业绩蓝海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金水 北京报道

   “今年,我们的任务已经完成,微型企业贷款已经超千亿,贷款商户还没有达到10万户,目前只有8万多户。”说这话的是民生银行微型企业贷款——商贷通的负责人、民生银行零售业务部总经理助理周斌。
    9月8日,周斌告诉记者,银行都喜欢找大企业,傍大款,微型企业贷款是过去从来没有涉猎,民生银行推出商贷通不过16个月,很快就已经达到上千亿的贷款余额,基本上兑现了年初民生银行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承诺,并成为公司产品线中利率润最高的产品。
    第一创业证券银行业研究员陈曦告诉记者,民生银行的小微企业贷款大部分是针对个体工商户,与别的银行中小企业贷款不同,民生银行微型企业贷款业务增长非常明显,息差收入很高,其次就是兴业银行,其他银行中小企业贷款推进力度很小。今年上半年,民生银行净利息收入21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72亿元。
民生银行蓝海转型战略:
盯住微型企业
    “最近,我们董事长董文标就拜访了北京后海商会,拜访大企业不是新闻,拜访微型企业就是新闻。”周斌说,民生银行转型蓝海战略离不开一把手亲力亲为,今年微型企业贷款规模超千亿,蓝海战略取得初步成效。
    从微型企业银行到民营银行,从民营银行到高端银行,民生银行沿着企业成长的轨迹搭建了自己的一套金融服务战略。如今,民生银行试图向前端延伸,从盯住大企业“锦上添花”放贷款到为微型企业“雪中送炭”,并上升到公司三大战略之一。
    从去年开始,招商银行、民生银行和中信银行等上市公司纷纷推出中小企业贷款,争夺过去被忽略的领域,中小企业贷款业务迅速发展起来。
    目前,中国有5000多万家中小企业,占中国经济总量的60%,每年创造50%的税收,并提供了90%的就业岗位,82%的新产品出自中小企业;今年1到5月份规模以上的中小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达到17.2万亿元,同比增长35.2%;
    银行纷纷从为大企业“锦上添花”转向为小企业“雪中送炭”,大企业是银行争夺激烈的红海,中小企业成为银行选择转型的蓝海。截至2009年末,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余额达到14.4万亿元,一年新增3.4万亿元的规模。
    商业银行不愿给中小企业贷款主要原因就是中小企业贷款成本高,风险大,贷款规模小,成本收益不成比例。商业银行都推出了中小企业贷款的产品战略,民生银行是唯一瞄准微型企业的商业银行,这无形增加了银行贷款的成本和风险;大部分商业银行都是上市公司,需要业绩考核,微型企业贷款会不会影响到民生银行的利润呢?
商贷通爆发式
增长成业绩新亮点

    “满大街都是微型企业,上千万的客户,我们也不可能都贷款,首先就是要有自己的规划,从熟悉的行业做起,与老百姓衣食住行高度相关,能抵御经济周期的行业优先选择。”周斌说,“银行的人也不可能各个行业都懂,我们需要把有限的资源进行集中,争取成为某些行业的专家。”
    渠道制胜,终端为王,商贷通发展微型企业客户大部分锁定在消费行业的渠道和终端上。但是,同样资金规模的贷款,微型企业贷款成本远远超过大企业,如何有效降低成本成为竞争中制胜的关键,周斌采用的办法就是批量营销和标准化操作,与商会合作,通过批量营销和标准化的操作来降低成本。
    “商贷通要求每个客户贷款规模都不超过500万元,将银行经营的风险成本尽量降低,贷款的微型企业数量足够大、足够分散,这就是大数法则。”周斌告诉记者,“即使出现坏账最多也不过500万元,我们大部分客户都贷一两百万,贷款周期也不超过一年,70%的客户都有抵押,几乎没有风险。”
    民生银行采取另一个降低风险的策略就是收入覆盖风险的办法,适当提高微型企业的贷款利率,直接拉高了民生银行的息差收益,民生银行息差收益达到2.92%,远远高出同行业2.4%左右的平均水平,商贷通成为民生银行各个产品线利润率最高的产品线。
    实际上微型企业贷款的风险远远低于想象,市场增长空间很大,截至6月30日,商贷通的不良率仅仅为0.08%,微小企业贷款占零售贷款的比例达到42%,增长了94%。周斌说,今后民生银行微型企业贷款就像个人到银行网点办业务一样方便,手续简单,操作标准化,成本风险最低。
    今年上半年,民生银行利润总额116亿元,而商贷通贡献的利润不到20%。陈曦告诉记者,按照民生银行的规划,未来3年微小企业贷款将占整个贷款规模的50%,商贷通对民生银行业绩的贡献将持续出现爆发式的增长。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