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首页产业正文

王乃坤:营造和谐环境 推动残疾人事业发展

作者:佚名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08-11-29 19:13:00

摘要:王乃坤:营造和谐环境 推动残疾人事业发展

王乃坤:营造和谐环境 推动残疾人事业发展

 

     在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在和谐社会建设的潮流推动下,近年来,中国公益慈善事业得到迅速发展,“慈善”开始以一个重要的角色走入我们的社会和生活。慈善在和谐社会进程中所具有的重要作用已经形成全社会的共识。
    在当代中国,慈善事业并非只是扶贫济困的经济调节,也不仅仅是社会发展的拾遗补阙,慈善事业承载着一个国家的历史责任和社会责任,衡量着一个民族的胸襟气度和精神认同,维系着一个社会的情感脉动和人间道义,救济着一个时代的道德危机和心灵困境,见证着一种价值的不屈呐喊和不懈坚持。
    中国残疾人事业的发展首先得益于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支持,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几代领导人十分关心残疾人事业。特别是改革开放,在以小平同志为代表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亲切关怀下,中国残疾人事业进入新的发展时期——1984年3月,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成立,标志着我国社会福利事业的新发展,中国残疾人事业进入了新阶段。
    党的十六大以来,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关心下,中国残疾人事业深入贯彻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走过了非凡历程,残疾人的生活、康复、教育、就业、社会保障、维权等民生问题快速得到改善。残疾人事业的法律法规政策体系初步建立。
    在残奥会举办期间,无论是赛场内外还是北京街头小巷,处处都是人道主义的关怀:宾馆饭店、公交出租,都有专门为残疾人朋友们考虑的无障碍设施;现场观众不分国籍为残疾人运动员加油助威,随处可见的主动向残疾人朋友伸出援助之手……
    北京残奥会的举办就像一个助推器,在社会上形成一种人人关爱残疾人的良好氛围,促进社会的和谐与美好,也将“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的精髓灌输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慈善这一根植于中华民族血脉的天然基因,是我们在无数深重苦难中绵延不绝的精魂。5·12汶川地震发生后,短短一个月国内各类社会捐助款物达450多亿元,是新中国有史以来最大规模、最有力度的慈善捐助。
    在慈善事业发展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更多更多的人,更大更大的爱心力量参与到公益事业之中,用我们的友爱力量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我们相信2008华夏公益慈善论坛对重振荣辱与共的民族精神,续谱携手同进的时代文化,再塑守望相助的社会情感将会产生积极的作用,为中国的残疾人事业及慈善事业可持续发展将会贡献着一份温暖而强大的力量。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